李婉婷 孙禾 张金铭 李鑫鑫

摘 要:山东省民风淳朴,山东人民爽朗大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较强。山东省的大学生基本没有当面被诈骗的经历,而那些有过受骗经历的大学生大都是在校遭受网络诈骗。因此,对山东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诈骗认知与防范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网络诈骗,山东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受骗,特别是女生由于心软等原因经常被网络诈骗犯的阴谋手段所蒙蔽。网络诈骗不仅损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考量,防范、打击网络诈骗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诈骗;认知;防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149-05

一、背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网络为人们构建了一个便捷、快速的全新虚拟世界。网络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关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高效,为生活打开了方便之门,也让人们能够迅速地掌握实时消息。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还使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潜藏的危机所笼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犯罪。网络诈骗作为最典型的网络犯罪,具备犯罪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诈骗形式多样、隐蔽性强,且无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让人们特别是广大在校大学生深受其害且防不胜防。

一些不法分子看中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思想单纯,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等特点,将目光转移到大学生身上,向在校大学生伸出了犯罪的黑手。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不仅给众多大学生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精神伤害,严重地侵犯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上关于高校大学生受网络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网络上有关临沂一位女大学生因网络诈骗遭受损失而自杀的消息更是令人触目惊心。网络诈骗犯依靠网络变号器给这位女大学生打去诈骗电话,骗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因此并未引起该女生的怀疑,女生便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操作最终被骗去了9 000元的学费,该女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并不允许她这样拿父母的血汗钱买教训,为此女孩陷入深深的自责,最终选择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诸如此类的新闻,我们也时常能从网上看到,这一切都说明高校和政府打击网络诈骗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高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对网络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的薄弱以及网络诈骗犯的狡诈、作案手段的多变性,使得高校诈骗犯屡屡得逞。因此,开展针对高校网络诈骗的研究活动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对网络诈骗认知和提高其防范意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报告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解山东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受骗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份与之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以山东某高校的不同年级的男女生对网络诈骗类型的了解、遇到网络诈骗后的反应以及受骗后采取的措施为中心展开。

调查小组制定了调查问卷后,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QQ群等渠道以及在山东某高校的餐厅和图书馆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了“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6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程度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三、报告分析

在对山东某高校的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网络诈骗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网络诈骗发生的原因、网络诈骗的类型、是否有被骗的经历,以及遇到诈骗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能力,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有21.8%的大学生没有被网络诈骗的经历,而72.34%的大学生却遭遇过网络诈骗(见图1和图2),这充分说明网络诈骗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严重的社会危害。从深层次方面而言,之所以会有这幺多大学生经历过网络诈骗,首先是因为网络诈骗犯看中当代大学生思想单纯、分辨真假能力差、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社会经验少等特点,容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诈骗。其次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阴暗面认识不足,心智较不成熟,易于感情用事,轻易相信他人,对他人疏于防范,这就屡屡让网络诈骗犯的阴谋得逞,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

对于网络诈骗的类型,我们发现仅有27.66%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还有70.21%的大学生却表示并不了解,甚至还有2.13%的大学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见图3)。在当今社会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大学生却对网络诈骗类型知之甚少,这也是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的原因之一。因为互联网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网络诈骗分子就是利用网络难以迅速证实信息真实性的特点,借助网络技术制造出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让人难以分辨。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关部门对网络诈骗类型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网络诈骗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要减少大学生被骗的几率,这就需要专业部门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教育。

对于遇到网络诈骗的解决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2.77%的大学生会自认倒霉,有74.47%的大学生会寻求朋友、老师或警察的帮助,有10.64%的大学生会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并揭露网络诈骗犯的诈骗行为,有2.13%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如何去做(见图4)。这说明在经历网络诈骗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会选择寻求朋友、教师以及警察的帮助,但老师和朋友毕竟缺乏专业知识,能力有限,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因此警察就成为大学生的首要求助对象。但作为大学生的首要求助对象,公安机关却时常因为网络技术不够过硬,以及大学生受诈骗的金额较小对此不太在意等原因造成大学生不能够挽回其损失。对此,公安机关应该提高网络技术加强网络追踪手段,调整心态努力帮助大学生弥补财产损失,电信部门应该抓紧对网络诈骗的研究和查处,从严惩处,并做好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督查,并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让网络诈骗受害者有法可依,保障自身权益。

对于网络诈骗的教育,有68%的学生表示接受过网络安全教育,但仍有32%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接受过网络安全教育,从来没有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为0(见图5)。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更是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各个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程度与高校对学生进行的网络安全教育的频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学校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频率越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也就越强。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学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以及防网络诈骗能力,普及网络诈骗犯的惯用手段,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少学生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学生经常遇到网络诈骗,还与部分大学生的贪利心理以及侥幸心理有关(见图6)。如今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考研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以及没有收入来源资金不足的压力,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大学生的种种压力在一些小角落里张贴如“加QQ四六级包过”“提供考研考试答案”“全国代购化妆品苹果手机全部半折”等字样的虚假广告来诱惑大学生使其上当受骗。在种种压力的诱惑之下,大学生存着侥幸心理,希望通过非法手段达到目的,最终造成自身的钱财损失。而大学生资金不足的短板也使一部分虚荣心过盛的大学生相信代购广告,损失了大量钱财却到手一堆假货。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对诈骗行为不知情不了解,对网络交易经验不足,也容易上当受骗。如嫌疑人盗用他人QQ号,谎称其朋友急需用钱,受害者因防范意识不足,轻易相信嫌疑人,最终上当受骗。因此在进行金钱交易时,我们应对QQ号使用者的身份进行核实,确认其身份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极易受到诈骗。

对于如何预防网络诈骗,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预防网络诈骗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自己提高警惕性,注意个人信息安全(见图7)。为有效预防大学生受网络诈骗,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宣传引导,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打击网络诈骗分子,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多方共同努力,减少网络诈骗案的发生。

四、诈骗与反诈骗实例分析

案例(一):

小桐(化名),女,18岁,山东某高校的大一新生。今年9月份,小桐收到好朋友小梦发来的QQ信息,小梦称自己的朋友小美在医院急需用钱,但她的微信暂时无法使用,希望小桐用微信帮忙转账,随后向小桐索要了银行账号,声称给小桐汇款1 000元并给小桐发来一张汇款截图,让小桐马上用微信转账给小美。小桐对好朋友深信不疑,但因个人微信中资金有限无法一次性向对方转完1 000元全款,便先向小美转账500元,但小美似乎并不满意,一直催促小桐赶紧将剩余的钱转给她。谈话过程中,小桐发现自己一直没收到汇款信息提示,且小美话中多有矛盾,小桐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小桐发现被骗,马上报警,但最终由于金额较小不得不选择放弃追回损失。

从小桐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嫌疑人一般采用盗取他人QQ、微信等方式,冒充受害者的好友,谎称发生紧急情况急需用钱,利用大学生的怜悯之心或好友的亲近之感,进行网络诈骗。当遇到网络诈骗时,受害者一定不要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蒙蔽,应理智地分析问题,应该多听、多看、多思、多商量。因为自身的心理弱点而上当受骗,都应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行骗者的破绽,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个人财产损失。

网络诈骗案件往往得手容易却打击困难。在实际处理案件的过程中,由于打击效果不佳,并没有形成威慑力,也是导致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因其具备流窜性、隐蔽性、智能性强等特点,警察调查取证困难重重,除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还需要异地协作,壁垒较多。另外,网络诈骗犯利用技术隐藏信息,因此难以确定其真实身份。此外,网络犯罪分子大多是公司化运作,团伙众多,分工明确,并且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和能力,并且犯罪团伙的主要分子大多隐身境外、远程遥控指挥。针对以上几点,公安机关主观上产生了畏难、烦躁的情绪,如接到群众的报案电话,一些警察只是简单地做份材料就完事了,客观上形成了“防不胜防,打不胜打”的被动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助长了网络诈骗之风。

案例(二):

小糖(化名),女,同小桐(化名)一样是一名大一新生。小糖的父亲由于不会使用微信转账,便让国庆放假在家休息的小糖帮他转账2 800元给别人。小糖最初并未起疑,但经过询问后却疑心渐起,小糖发现父亲收到短信,对方声称是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且因为小糖的父亲即将交新一年的车险而对方又宣传得极好,不仅比别处的车险便宜而且还会帮忙进行审车等,这些好处让没有防范意识的小糖父亲,轻易相信了对方。小糖觉得事情没有那幺简单,在询问了对方的电话号及微信号后,向对方详细询问了父亲的车险的保单号及交费明细,对方并没有及时回复,过后却发过来了办理的截图,但小糖在人保车险的官网上并没有查到爸爸保险的相关信息,最后小糖拨通了人保车险的客服电话,对方称并没有为其爸爸办理车险。

事后由于小糖一直没有给对方转账,于是对方就拉黑了小糖的微信,这时小糖的爸爸才幡然醒悟,原来对方是骗子。小糖通过这个机会对爸妈进行了网络诈骗系统的教育,小糖的父亲表示这次多亏了女儿的机智,才避免了2 800元的损失,以后一定多留意,多学习,避免轻易上当。

对比两个例子,我们很轻易地就能看出,防范意识强能够有效避免因受诈骗而造成的财产损失。诈骗案例(二)中,如果不是小糖的防范意识强,可能小糖的父亲就要同小桐一样经历财产损失的惨案了。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同时也有助于其帮助父母普及防网络诈骗知识,且对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建议与结论

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诈骗活动,威胁大学生财产安全,影响其健康成长,同时更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完善法律,增强执法能力,加强法律对网络犯罪的制约,减少网络犯罪的频率;学校等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认知能力,减少学生财产损失。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形成打击合力,构建安全、绿色、和谐的网络世界。

教育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骗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骗术,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青年大学生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自己的侥幸心理和贪小便宜心理,或者一时间的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侵害和损失。学校方面也应该针对网络诈骗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以讲座、会议、宣传片以及开设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防诈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政府应强化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打击网络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不法分子决不姑息。社会各界应携手加强网络监督,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远离网络诈骗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和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  卓晓宁.浅析网络诈骗犯罪[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5).

[2]  王明霞.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防控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3).

[3]  李涛.网络诈骗犯罪及侦查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百 合]

收稿日期:2020-03-06

作者简介:李婉婷(2000-),女,福建平潭人,学生,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孙禾(2000-),女,山东潍坊人,学生,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张金铭(1999-),女,山东昌乐人,学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鑫鑫(1999-),女,山东禹城人,学生,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