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境遇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所带来的挑战。分析当前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遇;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背景当中,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众化相比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任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和挑战,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矛盾观点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大众化的必然之路。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个时代的群众需求和层次也会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不断适应,调整才能不断的掌握群众”。[1]在当前全球化潮流驱使下,和平和发展成为主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也具有了自身的机遇。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1 全球化进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契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加强了中西文化相互促进,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依存度增大,我国和他国的密切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共识增多,我们要善于捕捉机会利用优势弥补自己缺陷。文化间的交流便于我们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误区,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交流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自身的价值理念传向世界;文化交流为我国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功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我们借鉴吸收全人类的文化智慧。

经济全球化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弊端凸显,矛盾突出,这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会。西方的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危机,反政府武装袭击,示威游行,恐怖主义给人民生存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谓的高额福利制度没有解决民众的生活保障,反而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让民众丧失劳动积极性。究其原因,马克思做过经典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其影响会波及到世界各地。在众多世界重大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只从自身角度出发,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他国内政,挑起矛盾,无视全世界人民要求民主,渴望和平的心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

民开始把视野对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1.2 网络新媒体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便利

科学技术的革新,网络媒体的普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利于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推进提供手段和技术。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媒体与日俱增。电脑阅读,手机信息,数字化报刊,网络化新闻对传播文化意识,有着比传统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代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覆盖范围广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型手段和有效工具。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和发展的理论武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时代大大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通过网络新媒体,人民群众能在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上,更快捷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新动态。了解的群众越多,就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且为人民群众自己所运用,就会在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彰显科学理论的强大。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让马克思主义呈现草根性特征,更有利于自身的大众化。网络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传播的多样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丰富多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艺术感染力,让大众在形象、生动、活泼的教育中得到受益。网络还可以及时互动,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信息反馈,而不再是传统的“灌输方式”,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伟大的理论指导着伟大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创新也在不断前进和提高。然而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凸显严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种种困境。

2.1 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当前,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市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遭到强烈冲击。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

态渗透有密切关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旗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将是长期复杂的,各种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分化的战略企图,从未停止对人们的思想西化和毁灭破坏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斗争依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西方国家加紧向全世界传播它们的价值观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全球资本主义民主论”等一系列轮调,鼓吹普世价值,企图模糊意识形态的界限,侵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但面对市场运行所造成的贫富分化以及生态问题,人们无法判断这场改革能否真正体现社会主义价值。”[4]这些思想的传播,很容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思维的混乱,对人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产生严重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容易被蒙蔽双眼,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敬而远之,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无用等。

2.2 社会矛盾的凸显淡薄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情感

社会的转型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是以社会结构、观念利益、思想观念的变化为前提,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改变。然而这种必然的转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度很大的影响,使当代国内产生许多矛盾和问题,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存在导致多种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出现。当人们面对在实践中贫富分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腐败问题突出等,人们思想的滞后性,认为现实中的环境和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差距明显,它将使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疑问,感性的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身份和信仰产生动摇。首先,改革开放让思想观、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不断涌入国内,包括西方腐朽的文化观念,因而,有些人在市场经济中,产生对货币的盲目崇拜,把金钱视为最高价值,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也有一部分人在工作中忽略国家和集

体的利益,崇拜个人主义,或者把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抛到脑后,从个人价值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勤劳刻苦,贪图享乐等。其次,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前途产生了模糊认识。再次,腐败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给党的思想认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化和价值观、思想的侵蚀不容小觑,思想上的混乱势必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更淡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情感。

2.3 理论宣传教育的缺乏影响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理论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才能被大众所熟悉,所掌握。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是理论宣传的重要步骤,在宣传过程中,还有一些弊端值得注意。

第一,宣传和学习的内容经院化,书本化,宣传学习工作重视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宣传教育中偏向书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走出课本,贴近实际。很多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却热衷于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探究,拘泥于书本名词概念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考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研究。对当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足,不能面对现实热点,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领导干部本身不重视理论的学习,主观上认为马克思理论枯燥无用,不去加以学习研究,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在宣传党的新政策,只做表面文章。召集群众开开会,喊口号,写写报告等,没有真正研读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没有因地制宜地和本地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宣传只重视表面形式而忽略具体成效,没有对理论的内涵和实质进行把握,很难回答群众最关心的时代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缺乏说服力,这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要能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从重视理论的学习开始,面对改革开放实践引发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实事求是,按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5]的要求去开展工作,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第二,宣传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落后于时代要求,脱离群众实际生活。“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6]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理论宣

传方式方法的单一,不能贴近大众生活,夸夸其谈,脱离实际,影响大众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现如今在宣传方法上还是侧重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意志命令,强制学习,缺乏人文气息和创新理念。宣传的方式上采取单一的单线宣传,从上到下的灌输,命令化形式严重,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服务理念,缺乏聆听群众意见,掌握群众所想,没有为群众切身考虑。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理论宣传和解读显得迫在眉睫。人民群众多渠道,大信息的接受,需要在当下给予最快最全的解读,如果只是对党中央号召的宣读,理论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而不切实际,照本宣科,只是一味的宣传,不去关心大众的生活实际,理论宣传就会落后于时代和脱离群众,对群众没有感召和吸引力,这大大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要用矛盾观点认识和分析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首先,要能审视和分辨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要抓住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机遇,提出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充满活力的理论观点、战略目标和策略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新胜利。通过新型网络媒体宣扬和传播大众化的新涵义、新内涵。第二,要正确看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难。要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国际大环境全球化的影响,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又面临国内转型时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困境。如何把握住时代机遇,迎接挑战,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时代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J].求是,2004

[4]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和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

[5]《聚焦中国——社会焦点各界谈》,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

占润润,男,安徽桐城,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