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庆

摘 要: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怎样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当前全省各地掀起创建农村文化礼堂的热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活动中被“激活”。本文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尝试以黄岩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济元宵”为切入点,对潮济古村的元宵系列活动加以审视,分析其意义,最后对文化礼堂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展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礼堂;潮济村;元宵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随着申报热潮的逐渐退却,怎样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开发利用成为摆在每一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并且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13年年初,浙江省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首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0家文化礼堂。为此,全省各地掀起创建农村文化礼堂的热潮。村史展示、民俗传承、讲座培训、文体活动,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出现在乡间村头,遍布乡野。在当前各地纷纷创建村级文化礼堂的大背景之中,在广大农村地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该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众多的非遗资源之中,我国的民俗活动便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资源,这些“我们的节日”不仅是属于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前的文化礼堂中被“激活”,这不仅只是一次历史重现,而是一种新的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开发利用的机会。

1 潮济村元宵活动概述

“潮济元宵”是黄岩区级非遗项目,2014年2月14日,北洋镇潮济村元宵活动便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潮济村位于黄岩区中西部,处于永宁江上游,2012年被列为浙江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潮济,是历史上黄岩地区中西部的重要集镇,也是黄永古道上的水陆交通要地。潮济老街建于清末,现保留有直街、横街、上街、下街四条街道。其中直街是潮济老街最繁荣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到沚江亭,以前街两边开有药店、饭店、布店、南北货店等各类商铺20余家。

元宵节当天,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大红对联,挂起了大红灯笼,把古色古香的老街装扮得喜气十足。下午1时,本村村民们在老街上办起了本地特色小吃美食展,有黄岩元宵传统小吃山粉糊(有甜有咸),在家门口现做的潮济特色小吃乌饭麻糍、以及番薯庆糕、蒸香芋、煮红薯等,还有现做的芝麻糖、薄荷糖等美味糖果。村民们走街串巷相互品尝,也吸引着游客排队购买,大饱口福。

下午6时半,潮济老街上开始热闹起来,闹元宵活动正式开始,在街道两边拥挤的人群的簇拥中,迎灯的队伍伴随着热闹锣鼓迎面而来。平水庙庙旗、高照、大锣、锣鼓、舞狮、老爷乐、老爷轿、潮济文化俱乐部队旗、吉祥物(马灯)、长号、战鼓、舞龙、舞凤、排舞、扇舞、腰鼓、小旗、锣鼓在老街巡演。其中,令人瞩目的是村民队伍,村民手中举着锄头、长斧、钉耙等农具,这些工具顶端还装饰着红灯笼。队伍的最后面,是举着彩旗或提着灯笼的小朋友们。、许多围观的村民与游客,自发加入到队伍当中去。整支迎灯队伍所到之处,礼花绽放,欢庆红火。

2 潮济村元宵活动意义

2.1 传承与创新:展示了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潮济村的元宵灯会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潮济村以前一向有元宵节闹灯的传统。据说每逢正月十四晚,潮济村就会户户挂上灯笼,还有人扎花灯,村里组织的游灯队伍会从平水庙里用老爷轿抬出平水老爷,游遍全村。现在三官坛里摆放的木雕精致的龙头,龙头高约2米,雕刻精致,威武异常,嘴巴里的龙珠是可以活动的。据说当年西乡闹灯,这个龙头曾经被评为“西乡第一”。迎灯的队伍每抬到一户,该户人家就用鞭炮炸那个插香用的石皿,传说如果有人把这个石皿炸裂,就表示老爷会进你家,保你一年平安发财交大运,所以该天晚上潮济村鞭炮不断。只是后来,经历文革,再后来随着几位主事的几个老人陆续去世,现在村子里无人带头,已经好些年都没有举办了。最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逐渐恢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非遗项目“潮济元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也融入了现代文明元素加以创新。例如活动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例如鞭炮换成了礼花,具体的迎灯队伍也加入了排舞、腰鼓、村民农具展示等等。此外这次参加元宵活动还挖掘了本地传统饮食文化,网罗了本地特色小吃等,丰富了元宵活动,也让更多的游客有了更丰富的旅游选择,更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味。

2.2 建设与打造:促进了本村文艺团队的发展

因为村里的元宵灯会,前几年村里也有外请表演团队的经历,不少村民萌生了组建自己的文娱队伍的想法,让自己村的元宵自己村的村民来闹,这样的想法就促使了2013年潮济村腰鼓队的诞生。潮济村本来就拥有长号队、舞狮队、排舞队,还有一些民乐方面的小队伍,再加上一支腰鼓队,就比较全面了。因为有目的、有激情,潮济腰鼓队的队员们的热情高涨,从不会到会,从打一两个动作到打一套花样,平时坚持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的元宵节上,成立不到一年的腰鼓队也打出了喜庆,打出了农家人的精气神。

3 关于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展望

3.1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丰富本村的文化内涵

物质方面是指民俗活动举办时凭借的物质载体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专门设计的各种相关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食品等。精神方面指民俗活动期间的各项仪式、工艺、程序、传说及相关宣传报道等内涵。因此,文化礼堂举办非遗活动需要重视两者的有机融合,要求寻找非遗中典型的物质性载体进行开发利用,让这些物质载体召唤村民的情感,传承非遗的文化精神,延伸活动项目与相关物品,达到村民广泛参与的目的。实际上,通过各种载体开发利用相关物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3.2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现本村特色

每个村子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意境, 这里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当地独具的文化底蕴。就潮济村而言,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以“潮济元宵活动”为契机,加强对民俗(元宵习俗)、传统技艺(手工纳布鞋、木雕、箍桶等)、传统音乐(岩头财神锣鼓队、民乐队)、传统舞蹈(舞龙舞狮队、秧歌队、腰鼓队)、传统美术(火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力度,以整合资源加以创新,打响文化品牌,彰显历史文化古村落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通过政府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元宵活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有效地传承下去了。

3.3 上承天时下接地气,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年工作

2013、2014年,浙江省文化厅相继组织开展了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非遗工作)推进年和拓展年活动。2015年,浙江省文化厅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系列重要讲话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精神,已下发了《2015年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非遗工作)深化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我们迎合当前大好时势,抓住机遇紧跟上级要求,以立足潮济村丰富的民间非遗资源进行品牌包装,深入发现和奖励有突出艺术才华的民间艺人,鼓励村民特别是青少年做保护传承当地非遗项目的主力军,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传统村落保护,整村推进,既丰富了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又传承了非遗项目,留住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