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泰 李元辉

【摘要】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非遗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有益经验。以此为样本,可以探索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更大作为,可以实施“一村一非遗”“一村一美食”“一村一文艺”“一村一民俗”“一村一工坊”“一村一乡贤”等战略,全方位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武威市;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08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2021年院级课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以凉州区永昌镇为例》的成果。

一、凉州非遗导论

甘肃省武威市,汉代时是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所设立的河西四郡之一(四郡为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武威古亦称凉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扼守进入西域的东部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

武威市下辖凉州区、天祝县、古浪县、民勤县等“三县一区”。凉州区是古代姑臧城的所在地,是着名的河西都会、秦陇襟要。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在《凉州乐歌》一诗中写道:“远游武威郡, 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 歌吹日纵横。”这首诗反映出了古代凉州的繁荣昌盛。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凉州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首推“一马一寺一碑一庙一窟”等,即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西域高僧舌舍利安放地——鸠摩罗什寺,西夏文汉文对照的国宝——西夏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凉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认定的有44项,其中国家级3项:凉州攻鼓子、凉州贤孝、凉州宝卷;省级9项:凉州半台戏、凉州皮影戏、凉州木偶戏、凉州水陆画、西夏泥活字印刷术、西夏陶瓷烧造技艺、武威重刻剪纸、凉州黄河灯会、祖师麻膏药;另有市级项目19项,区级项目13项。

目前,凉州非遗项目呈现出不同的传承业态。凉州攻鼓子发展较好,建立了传习基地及传习所,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及艺术协会,国家级传承人杨门元成立了攻鼓子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经常性地开展商业演出。凉州宝卷建立了园林山庄式的传习所,依托天梯山石窟大景区偶尔开展商业演出。凉州贤孝个别艺人通过接受学者和媒体采访,应邀参加各种演出,可以获得报酬,还有许多盲艺人,在“快手”等平台开展网络直播,获取观众打赏,代替了传统的游走卖唱模式。凉州皮影戏、木偶戏、半台戏等戏曲则很少有商业演出,靠保护单位建立传习所,基本属于农民群体的自娱自乐,偶尔参加政府层面扶持保护性质的演出。祖师麻膏药、凉州熏醋、老窖白酒、葡萄酒等则以企业形态传承,但都面临着企业规模小,难以做大做强的困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六种路径

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人们常说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等,构成中国乡土文化,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是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重大举措,也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乡土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以“一村一非遗”战略推动村落保护和品牌建设。中国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非遗”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在强调保护非遗的同时,也就是对非遗赖以生存的场所——村落进行保护,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结合实际,用非遗项目可以让一个个的村子自带光芒,自带品牌,自带个性化的标签,从而推动乡村的振兴。目前,凉州区的一些村庄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基础,如四坝镇寨子村的“凉州攻鼓子”,张义镇灯山村的“凉州宝卷”,高坝镇楼庄村的“凉州贤孝”,永昌镇石碑村的“凉州滚灯舞”,清源镇中沙村的“凉州皮影戏、木偶戏”等。

(二)以“一村一美食”战略推动乡村粮食生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粮食生产这一农业生产的核心成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农业产业链扩展也是必然之选,扩展到第二产业自然是食品的精深加工,扩展到第三产业则是服务业中的餐饮业。凉州是个“美食家的乐园”,许多传统美食小吃,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凉州熏醋、武威传统老窖白酒、凉州凉面、凉州葡萄酒、凉州米汤油馓子、凉州大月饼、凉州三套车等。可以依托农村丰富的原材料、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能源、水源等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一村一家食品工厂”的态势。要把“凉州小吃”集合起来,形成品牌效应,像“沙县小吃”那样推动凉州美食的发展,通过鼓励“大众创业”“大众创新”,让凉州小吃的饭馆开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餐饮业的发展,也可带动原材料的生产,带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三)以“一村一文艺”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的。在非遗保护实践中,通过对非遗的文化品质的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农村的文化根脉。非遗当中的传统艺术类的,如曲艺、舞蹈、音乐等都可以登上舞台表演,可以归入表演艺术一类。在凉州区的44项非遗中,11项可以归入表演艺术,包括凉州贤孝、凉州宝卷、凉州攻鼓子、凉州皮影戏、凉州木偶戏、凉州半台戏、西凉乐舞、凉州滚灯舞、凉州狮子舞、凉州竹马子、凉州民歌。结合村庄的实际,推动“一村一文艺”,发展农村演艺事业,可以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还要重视武术类的非遗项目。以凉州区为例,武术类的非遗项目有凉州条子(棍术),凉州罗汉拳等。在农村中,重视传统“关公”“马王爷”崇拜,可以弘扬“崇文尚武”的精神,倡导“忠孝仁义”的传统价值观。

(四)以“一村一民俗”重构乡村文化活动的场域。乡村民俗活动,如传统的“庙会”等,为农民的公共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场域”。在乡村振兴中要注意重构这种场域,为农民创建良好的集体活动场所和氛围。凉州民俗活动,包括省级项目凉州黄河灯会,市区级项目凉州社火(包括王城堡社火),凉州庙会包括海藏寺、观音山、莲花山、下双大庙四地的庙会,凉州马王崇拜习俗,凉州词创作诵读习俗。另外,还有未纳入名录的武威文庙祭孔庆典,凉州元宵灯会等。依靠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也可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2019年的“凉州万人闹社火”活动就取得了显着成效。

(五)以“一村一工坊”复兴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背景下,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但也并非毫无活路。在乡村振兴中,传统手工业也可焕发新生。利用“非遗+扶贫”,“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政策支持,探索新的模式,振兴传统手工业,也是一条不容忽视的农村产业发展路径。凉州区的传统手工业非遗项目有凉州剪纸(含武威重刻剪纸)、凉州水陆画绘制技艺、凉州三弦制作技艺、凉州宫灯制作技艺、凉州汉代玉石镂空圆雕技艺,凉州粮食字画制作技艺等,以及未纳入名录的凉州皮影制作技艺、凉州木偶制作技艺、凉州竹马子制作技艺、凉州堆绣等。通过“一村一工坊”的战略可以吸纳农村老弱病残等非优质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可以让不同村落有不同的特色产业,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六)以“一村一乡贤”推动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化。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在治理结构中宗族、乡贤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化解矛盾、融洽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成为政府治理的有益补充。各级非遗传承人往往是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身怀绝技的手艺人,经营有道的致富能人,在农村往往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充当着“乡贤”的角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重视非遗传承人“乡贤”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

三、结语

中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通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最终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属性,天然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相连,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会在将来大有作为。结合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在农村实施“一村一非遗”“一村一美食”“一村一文艺”“一村一民俗”“一村一工坊”“一村一乡贤”等战略,无疑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琳晞,饶洪瑜.以道明竹编为核心的多元业态发展模式论乡村振兴战略[J].今古文创,2021,(20):104-105.

[2]王世泽.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N].自贡日报,2021-05-23.

[3]张利平.乡村振兴视野下地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瑶族文化为例[J].文化月刊,2021,(05):48-49.

作者简介:

赵大泰,教育硕士,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元辉,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