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艳军(特级教师)

邱学华先生在为小学数学正名时,强调:小学数学的特征,一姓“小”,二姓“数”。姓“数”,乃坚守数学之本;姓“小”,是谋求教学之真。

本,即根本,有本色、本质之意。坚守数学之本,就是要彰显学科本色,突出学科本质。数学课堂,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

思考知识的数学本质。站在数学的角度,以数学视野为基点,数学本质就是数学思维。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学科表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探明知识的发展过程。数学是人类的创造,而创造总是和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皮亚杰说:“个体的认识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成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在较小范围内的重演或缩影。”也就是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实质上同数学家发现真理时的思维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皮亚杰认为:“全部数学都可以按照结构的建构来考虑。”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知识都来自于某一系统,从属于某一结构。所以,教学一个数学知识,既要思考所教知识的数学本质,也要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合理、丰富、紧密的联系。

数学教学,一旦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学生就能深刻体会数学的内涵,体现为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把握,以及对数学精神的追求等。

真,有真实、真相之意。真实是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把握,真相是对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把持。谋求教学之真,旨在强调教学要有对象感。

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阶段要求。皮亚杰以大量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任何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都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不能任意跨越。如果过分迷信布鲁纳“任何题材都可以以某种在智力上诚实、有效、有趣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观点,教学就会过犹不及。

学习方式要利于儿童的数学理解。儿童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而数学始终是抽象的、理性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通过直观来表达抽象,用感性触摸理性。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儿童视界中的数学。

学习活动要再现个体的真实思维。数学学习首先是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地思考,然后是所有成员带着各自的想法,彼此交流碰撞,相互启发、补充完善。学生的思考及思考基础上的交流碰撞,是课堂教学展开的主线。由此,教师在课堂中不能追得太紧,不能介入太强。教师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学生推到前台,学生才会有深入思考和思维舒展,学习才会真实发生。

数学是课堂之“根”,儿童是课堂之“魂”。坚守数学之本,谋求教学之真,乃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