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赐明 金海红 李建芳 唐 璐

(1、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0 2、浙江泓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10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由生物代谢和人类活动所致的污染物,属于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之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比较多,包括家具喷漆、汽车涂装等。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当前,多数国家地区都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出台限制与规范细则。雾霾天气污染程度持续加剧,必须从源头上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现状

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关注人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问题,并且推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清单。比如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清单,明显降低了人为排放的不确定性影响。关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源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人为与自然两种,因此清单编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人为排放来说,主要表现在涂装行业、汽车尾气以及工业生产等。按照相关数据统计报告能够看出,我国某地区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年排放量在130 万吨左右,已经超过全国总排放量的37.2%。北部。南部和东部是我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集中地,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比较低。当前,我国关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比较少,所以必须编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体系,这样既可以对有机废气排放进行限制,还能够满足经济体系的发展要求。

2 传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分析

2.1 冷凝法

此种方法是按照有机气体的化学性质,降低气体温度,确保蒸汽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净化回收液体,借助活性炭吸附作用,对气体进行减排处理。冷凝阀主要应用到小气量、低温和低浓度条件下。然而对于低浓度有机气体来说,就不能应用冷凝法,可以作为高浓度废气的前处理工艺,减少有机负荷量,回收有机物。

2.2 吸收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吸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按照不同物理性质,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吸附剂分离开,达到净化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高压、低温条件下,通过吸收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果比较显着。由于吸收剂性能特性,且应用的吸收设备比较特殊,因此能够明显提升吸收效果。现阶段,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中,主要应用水、煤油和柴油作为吸收剂。如果使用水作为吸收液时,有机溶剂的回收比较简单,只需要采用精馏处理即可。如果所应用的吸收剂不是水时,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应用再生吸收剂,但是此种方式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所以应用到油漆涂装行业处理中。

2.3 吸附法

此种方法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接触到多孔固体后,固体表面残留化学键力,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吸附到固体表面,以此实现分离。吸附法能够处理浓度较高的废气,处理效率比较高,且应用成本低下,能够对有机废气进行彻底净化处理。但是吸附法的应用不足在于,所使用的处理装置体积大,且技术工艺比较复杂,还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按照最新研究能够看出,活性炭的分子不会与极性分子结合,因此能够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完全吸附。对于包装印刷、喷涂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时多应用吸附法。

2.4 燃烧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可燃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喷漆以及化工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处理中。以燃烧工艺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直接燃烧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应用气体的可燃性特点,直接进行燃烧。直接燃烧法的成本投资比较少,便于操作,所以可以应用到小风量、高浓度废气处理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实效性。第二,热力燃烧法:如果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比较低,可以添加助燃性气体,确保其具备可燃性。通过氧化作用之后能够转变为无害物质。对于热力燃烧来说,废气经过处理后,不直接作为燃料,而是能够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如果废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低时,则需要借助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相比于直接燃烧方法来说,热力燃烧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低。第三,催化燃烧法:在具体燃烧期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够通过催化剂实现氧化分解。一般来说,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比较高,且具备较高温度时,能够明显提升处理效果。此种方法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小,具备较高的节能性和净化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燃烧法具有各项应用优势,因此作为VOCs 有机废气处理的主流应用技术。

3 新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

3.1 膜分离技术

此种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高分子膜,在特定压力下不断渗透废气,确保有机物能够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脱离。对于工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在进入膜分离系统后,按照膜选择性作用,只可以确保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剩余气体将会被隔离开,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对于收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说,进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能够对有机溶剂进行循环应用。现阶段,食品加工行业、制药行业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已经广泛应用膜分离技术。此种技术所应用的有机溶剂浓度高、流量小,具备较高的回收价值,基本能够实现废气资源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膜分离技术的建设投资量比较大。在现有环境污染背景下,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是由于膜分离系统中能够产生二次回收利用的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过处理之后,能够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现阶段,多数企业都致力于研发膜分离技术,并且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得以推广应用。

3.2 低温等离子体法

低温等离子体属于第四种物质形态,能够整合中性粒子和带正电荷的粒子,属于准中性气体。在短时间内,自由基、高能电子能够被分解为气体污染物的分子,通过生化反应后,能够直接降解。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低温等离子体法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也会降低净化率。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法还存在安全隐患,且部分学者认为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对该项技术进行规范完善。

3.3 生物处理技术

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中,开始应用生物法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属于新型废气处理技术,发展空间比较广阔。生物处理法的思路在于通过微生物自身特性,将废气中的毒害物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按照反应原理,能够针对易降解有机废气进行使用。然而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培养微生物,且降解速率低下,所以只能够应用到低浓度废气处理中。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含生物过滤塔、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塔。

第一,生物洗涤塔。该装置分为吸收和生物降解两部分。通过有机物循环液,将其由洗涤塔装置喷淋下来,逆流接触塔内的气相,这样能够使气相内的氧气和有机物转化为液相。在完成气液交换之后,会再次进入到再生池中。利用氧化分解作用,能够使微生物降解废气。如果气相传质速率比生化反应速率大时,则可以通过生物洗涤塔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第二,生物滴滤塔。将微生物填料放置在内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营养,还能够建立良好的生物降解环境。由于存在浓度压力问题,将气体通入到塔底之后,上层生物滤料会与气体相接触,通过吸收处理后,顶部会流出洁净的气体。尽管此种方法能够批量处理废气,且能够自动化调节。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复杂性比较大,确保对于不稳定气体、浓度较高的气体来说,会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废气处理方法比较,新型生物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显着,且在运行费用、投资成本以及安全性方面具备优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便于后续管理与维护。然而为了更好地将生物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必须处理好实际问题,例如难降解气体处理以及高浓度废气处理等。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比较复杂,并且多以混合状态存在。因此应当按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实际浓度和性质,全面提升去除率,以此提升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