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文(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天水一朝”考辨

赵耀文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相当高,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宋是大家对宋朝所公认的称呼,主要是因为赵匡胤立国之后定国号为宋,然而学界又称宋朝为“天水一朝”或“天水一代”,其中缘由,有待深入探讨,现对此称谓加以考辨,以求正于方家。

赵宋 郡望 郡望称 天水一朝

“天水一朝”称呼宋朝在学界影响颇大,往往令人有所疑虑。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叶德辉所著《书林清话》。书中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1]此处的“天水一朝”即是指宋朝。王国维说:“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2]“前之汉唐,后之元明”,显而易见,王氏此处的“天水一朝”只能是宋朝的指称。陈寅恪也用“天水一朝”来指赵宋,称:“盖天水一朝之史料,曾汇集于元修之宋史。”又曰:“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他在《论再生缘》中称:“就吾国数千年文学史言之,骈俪之文以六朝及天水一代为最佳。”又曰:“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3]由此可见,陈氏屡次用“天水一朝”或“天水一代”来指代宋朝,学如王陈二位先生,断无误称之理,故而以此来称呼赵宋,必有缘由。直至今天,学界仍用“天水一朝”或“天水一代”指称宋朝。究其缘由,最主要的当时是天水为赵姓的郡望之地,此种称呼是对宋朝的“郡望称”。

所谓郡望,即郡中望族,通常由郡名加姓氏名组成,如陇西李氏、彭城刘氏等,天水赵氏也属于此类。郡望是地域主义的形成和家族主义确立的结果,一姓望族聚居某地,形成地域集团或地狱家族,对某地产生重大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水成为赵姓郡望之地,是出于赵姓地域源流和赵姓家族聚居之地的原因。赵氏的祖先是造父,与秦人同祖。史载:“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由此为赵氏。……赵衰其后也”,[4]“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又曰“赵氏之先,与秦共祖。”[5]司马迁所记,相当清楚。又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中记载:“王迁,为秦所灭,子代王嘉,嘉子公辅,主西戎,居陇西郡。”[6]林宝只提及陇西郡的赵氏,而没有提及涿郡的赵氏,也即此时,赵姓望族多居于陇西郡,而非涿郡。唐朝陇西郡与天水郡相互毗邻,所以陇西天水一带被认为是赵姓的郡望之地。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记载:“秦并代,使嘉子公辅主西戎,世居天水。其赵宗室散出者,皆以国为氏。居涿郡者后有天下。”[7]郑樵认为涿郡这一支是从定居天水的赵姓宗室迁出来的。所以天水是赵姓的源头,涿郡赵氏是天水赵氏的支脉。郑樵以南宋人的身份记载此事,自当可信,可知南宋人普遍认为天下赵氏源于天水,天水为赵姓郡望之地无疑。

元脱脱修《宋史》时说:“天水,国之姓望也”[8]。只此一句,没有再做任何说明,因为赵宋立国之君赵匡胤是在涿郡起家的,而天水则是赵氏的郡望之地,赵姓大族亦多居于天水。《宋史》记载太祖祖上自唐以来在涿郡一带受到任用,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周屡立战功,“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9]此外,另有一件事情可以作为天水是赵姓郡望之地的佐证。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宋钦、徽二帝被金人掳去,被封为“天水郡王”、“天水郡公”。《金史》载“昏德公赵佶为天水郡王,重昏侯赵桓为天水郡公。”[10]可见金人也认为赵宋王朝的建立者源于天水。所以,以“天水一朝”或“天水一代”来称呼赵宋并无不妥。总之,涿郡赵和天水赵本是同源,而涿郡赵在追根溯源时也必须将视线转向天水。

考察宋代之前各朝,天水赵氏在仕者不胜枚举,封侯拜相,荣耀之至。汉时赵充国官拜营平侯,南北朝时北周赵贵官拜楚国公,隋朝宰相赵芬,唐德宗时宰相赵憬,唐赵昌、赵晔及其子赵宗儒等,均是天水大族,赵氏后裔。赵姓大族不仅在天水一带影响极大,而且对历朝历代不无贡献,天下赵氏寻源追根必上溯于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今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赵家大院、赵家巷及“赵氏天水堂”,成为天下赵姓人士族源的标志和追忆先祖的所在之地。

综上所述,天水是天下赵氏发源,赵姓郡望之地,赵宋的建立者属于天水赵氏的一支,所以称赵宋为“天水一朝”、“天水一代”是“郡望称”的称呼。

[1]叶德辉.《书林清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页.

[2]王国维.《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12 页.

[3]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27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9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284页.

[6](唐)林宝著,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96页.

[7](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页.

[8](元)脱脱.《宋史》卷六五《五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29页.

[9](元)脱脱.《宋史》卷一《太祖一》.1977年,第2页.

[10](元)脱脱.《金史》卷四《熙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