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恩明

(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鹤岗 154100)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何恩明

(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鹤岗154100)

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是巩固消防部队稳定和提高战斗力的关键,高效的后勤保障工作直接制约部队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消防部队战勤保障是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群众性、服务性、时效性和敏感性。近年来,随着火场规模的扩大、抢险救援任务的增加,火场战斗环境的恶化,火场战斗的胜利更加依赖及时、有效的消防战勤保障,如何建立一套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战勤保障体系,并将其置于消防工作的重要地位加以完善和推进,已成为当务之急。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发展趋势

1 战勤保障的涵义及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战勤保障的涵义

战勤保障是公安消防部队在现有后勤保障力量的基础上,有效整合部队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满足现代大规模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和部队日常保障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装备维修、生活保障、兵员投送、医疗救护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是充分发挥后勤对部队全面保障作用所构建的一种新的保障模式,有利于打破辖区、地域界限,有利于靠前保障,为确保消防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有力的后援支撑。战勤保障的构成因素主要由具有现代素质的战勤保障人员和先进的战勤保障装备两方面组成。其运行方式主要通过运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实现对消防部队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这一主业的有力支持。其主要任务是为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一线作战部队提供必需的器材装备,保证油料、灭火剂等不间断的供应,保证车辆装备的快速抢修以及为作战人员提供饮食、服装等保障工作。其建立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对消防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的满足程度。

1.2战勤保障体系构建原则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应坚持部队自我保障与社会联勤保障相结合,按照现代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在辖区范围内组建具备技术、物资、生活保障和联勤保障能力的战勤保障机构,逐步形成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促进战勤保障作战能力的提升。

1.3战勤保障建设的重要意义

1.3.1建立消防战勤保障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新兴行业不断增多,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诸如高层建筑物火灾、地下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各类灾害事故不可避免的相伴而生。其危险性、破坏性、复杂性不断增加,给现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战勤保障就是通过运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实现对消防部队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力支持。做好战勤保障工作,是顺应社会发展,加快与国际消防接轨,推进消防部队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1.3.2消防战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后勤保障体制

传统的消防部队后勤保障体制,以一线官兵为灭火救援主力军,其他岗位官兵为辅,这种保障体制已经很不适应现在多样化、复杂化的各类火灾的扑救和灾害事故事救援。战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在保障模式上实现根本性变化,把保障工作延伸到部队各个层面,更加贴近实战。将战时保障、社会保障和技术保障纳入战勤保障之中,实现了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相结合,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物资保障与技术保障相结合,全面拓宽了后勤专业化、社会化和系统化保障功能。对于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实现保障的全方位,对于成功扑救重特大火灾和处置重大灾害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3消防战勤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需要

建立现代消防战勤保障机制,是消防部队现代化后勤保障机制的重要体现,它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性重特大事故,能迅速地、有条不紊地展开战勤保障工作,将各种战备物资及时送到战斗第一线,保证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战勤保障水平已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性因素。战勤保障为部队快速生成战斗力提供了及时性保障,在第一时间快速调集物资,出动相应编队,为部队作战提供所需的各种保障,确保了消防部队大规模、长时间、跨区域的作战意图,为前方提供全方位的物资、生活、技术和专用装备保障,为部队提供不间断连续性保障。战勤保障各项工作的运行以服务实战为主线,一旦火场需要,确保“拉得出、供得上、修得好”。

2 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消防部队的战勤保障工作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

2.1经费来源少,器材装备购置量大,经费保障困难

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任务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抢险救援任务大量增加,需要配备大量门类齐全的专勤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有限的经费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消防经费来源与保障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拉越大。虽然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门都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消防经费投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购置了部分消防器材装备,尽管在数量上、质量上有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战勤保障装备物资器材更新快、采购种类多,花费资金大,需要协调部门多,导致装备物资采购与补充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和“卡口”,部队战勤保障工作的向前发展面临很多羁绊。

2.2战勤保障基础设施标准尚未统一,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目前,由于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和统一标准,各地战勤保障大队规模大小不一,战勤保障大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亟待明确。此外,很多地方没能有效依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的器材装备配备类型、数量合理有效地对人力、物资、装备进行配置。很多支队级单位战勤保障大队由于组建时间短,经验缺乏,导致部队战备物资的配备和储存在数量和种类上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相一致,保障力不强,也没有结合区域重大危险源分布规律和实战需求,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难以适应处置当地主要灾害形势需要。

2.3保障组织网络还不健全,难以提升灭火救援战斗效率

当前灭火救援形势日益严峻,多数官兵充实在战斗一线,无法从基层岗位上抽取足够人员组建编制合理、人员分工明确的战勤保障专业队伍,导致保障力量与日益繁重的战勤保障任务极不适应;其次,大多数战勤保障预案与灭火救援预案衔接不紧,没有结合灾害事故等级划分和灭火救援需要,合理制定等级响应方案,导致指挥调度上存在多头指挥或独立作战的现象;最后,没有建立起高效运行的联动机制,目前有些地方无论是市一级还是县区一级,均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联动机制领导机构,导致社会联动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2.4战勤保障实战能力欠缺,战地生活保障有待提高

目前基层消防部队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任务日益繁重,在大规模的作战中,常常面临战勤保障物资供应不及时以及人员队伍缺乏等问题,跨区域灭火救援保障要求高与保障机动能力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开展重特大火灾事故扑救作战中,消防部队能自给食宿的设施、设备还是空白,以至于部队在连续作战过程中露宿街头、山头或借住消防车内过夜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虽然给支队级单位配备了饮食保障车,但在长时间、跨区域甚至交通不便的野外抢险救援战斗中实用性仍然不强,战地实战保障能力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5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安全隐患增加

随着大量高科技器材装备在消防部队的推广使用,队伍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那些既能熟练使用和保养器材,又熟悉器材性能,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装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专业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当前,消防部队对车辆器材装备的检查审验大多停留在表面、肤浅、简易的操作层面上,随意性很强,报废、留用器材装备缺乏标准,使得部分本应报废的器材装备超期服役,安全隐患增加。

3 加强和推进战勤保障工作的建议

3.1建立健全部队战勤保障机制

首先,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出既有利于当下发展又有利于长远建设的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标准,对营地建设、器材装备、人员配备和保障行动等作出具体而明确规定。其次,要完善预警机制,推动地方应急办牵头,组织消防、交管、通信、卫生、环保等联勤联动部门组建应急联动保障网络,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应急信息、发出等级预警信号,提前部署物资储备、筹措、调运工作,构建先行保障、主动保障和集中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3.2进一步完善战勤保障组织指挥

将战勤保障指挥系统建设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之中,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战勤保障指挥对于应急救援指挥的支撑作用。在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中设立战勤保障指挥员,明确战勤保障指挥员对于整个战勤保障的指挥权限和指挥职责,规范战勤保障命令的形成、下达和执行程序,建立不受建制限制、相对垂直的战勤保障指挥体系,执行“统一指挥按级负责、密切协同”的战勤保障指挥原则。

3.3加强战勤保障机构建设,注重训练

一是构建四个战勤保障分队。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大队建设标准(试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四个保障分队,即技术保障分队、物资保障分队、生活保障分队、社会联勤保障分队,各保障分队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二是加强专业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加强对各保障分队骨干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战勤保障大队按照职责分工、岗位特点,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针对性开展适应性训练,不断提高实战保障能力和水平。

3.4加强战勤保障的信息化建设,运转高效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为一体的战勤保障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及时将现场需要的各种物资在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单位和人员。指挥平台数据库内容应包括各联动单位基本情况、各部门各单位任务分工、物资装备、保障途径等基本信息,以及以生化、环保、水、电、气、医疗等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信息库。依靠资源共享或社会消防力量发展良好的区域建立装备库,由战勤保障大队统一备案,制定不同等级的战勤保障预案,以便有重大险情时及时启动战勤保障方案。

3.5加强社会联勤机制建设,提高社会联勤保障能力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联动机制。按照“坚持部队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警地结合,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联勤单位的生产、储备、供应能力,积极做好社会专业保障人员的平时备案,以签订代储、代购协议的形式,确保供应商品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消防部队所需。二是建立社会联勤保障协作机制。建立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统一协调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交通、供电、供水、供气、医疗救护、防疫、通讯、气象、地震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同各装备生产厂家、供应商、物资采购、粮油站及各类专家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签订战勤保障联勤协议,随时开展演练,发现并解决战勤联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保障渠道畅通、保障资源优化整合。

4 结语

加快构建完善的战勤保障体系是新形势下日益繁重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的需要,是现代条件下确保部队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拉得出、打得赢”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部队灭火抢险救援能力新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走战勤保障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加强和推进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确保灭火抢险救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1]陈智慧.消防装备战勤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2(5).

[2]方金祥,吴义富,王斌,等.试论发展灵敏精确型军队后勤[J].军事经济研究,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