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用新的形式、能够吸引读者的形式去进行科普类文章或科幻类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创作手法、语言表现形式、内容设计等方面对邢立达、刘继军等的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其科学传播的主要特点,提出科普类创作的形式可以幽默而有趣的理念,并总结在当前科普与科幻创作形态与方式方面急需变革的观点。

关键词创作形式;风趣幽默;循序渐进;图文并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

0 引言

目前的科普辅导教师的专业五花八门,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很多科普辅导老师只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讲解词,在面对公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自身完全没有办法去将知识理解和融会贯通,这样讲授的知识观众自然也不容易懂。为了将科普知识普及的更有成效,购买许多科普类的参考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科普作品中的内容涵盖了许多方面,物理的、天文的、化学的、数学的等等,每种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学起来很复杂,很多书籍的内容又十分枯燥,艰涩难懂。于是,如何寻找一些“奇特”的科普书籍,既能满足渴求知识的要求,又能不至于昏昏欲睡,有读下去的兴趣就成为了本人探索的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些科普书籍看似生动有趣,但是内容只能针对低幼儿童;有些看似老少咸宜,但是内容也存在着很多争议,不够严谨;有些书籍的目录看似十分丰富,但是内容往往千篇一律。本文介绍了几位老师的作品从创作手法、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幽默及创新之处。借此,本人也对科普创作的形式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1 科普创作的形式可以风趣幽默

邢立达[1]老师的《化石真相》是一本风趣幽默类型的科普书籍。宁夏科技馆生命奥秘展区展示了许多古代生物的化石,展区的讲解词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公众参观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不简单了,例如这展示的是什么恐龙?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哪种生物的化石?古生物学和考古学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很难,但是读了邢立达老师的书后就会觉得简单许多。“当你修炼到凡是吃到任何可能保存为化石的骨头时,都会不自觉地留下个牙印,那我就达到我‘不可告人的目的了......”,仅仅只是看了前言部分,就可以让科普工作者对古生物学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原来科普知识可以通过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了解,原来科普书籍也可以采用这样风趣幽默的形式来创作。邢立达老师的科普书籍不仅解决了问题,甚至让本人对古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本好的科普书籍需要具有的品质。

与邢立达老师的创作形式比起来,在风趣幽默方面,刘继军[2]老师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物理学,虽然是很多非理科生的噩梦,但确是科普创作的经典学科和灵感源泉。如何把对我们来说十分枯燥的物理学内容写的让人感兴趣,在本人看来是个难题。但是,刘继军老师做到了。“虽然粒军建队比较早,资格比较老,但根据地比较薄弱,没什么新发展。而波军凭着一个衍射实验,便异军突起,雄踞一方,虎视微粒说的古老领地......”。书中这一段描写的是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两种说法的碰撞,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将两种说法比喻为两支游击部队,用它们的对立引出之后两种学说的各种争论,描写方式引人入胜,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坐在“两军对垒”的高地之上,笑看风起云涌。刘继军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习惯,他喜欢给书中出现的科学名人起一些无伤大雅的“爱称”,例如他亲切地称呼柏拉图为“阿图”,亚里士多德为“老亚”,这无形间就拉近了读者和科学世界的距离,感觉这些历史中存在的科学巨人仿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位“邻居”一样,这样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接受,包括这些“邻居”的那些惊人的成就。

风趣幽默的创作形式,是科普创作过程中用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学习思路的一样全新武器,而上文中所描述的也正是在科普创作的新环境下可以加入的新元素和新形式。

2 科普创作的形式需要循序渐进

如果我们在学会认知阿拉伯数字之前就要计算函数?如果我们在学会掌握物体的质量是什么之前就要测量浮力?如果我们在学会了解太空环境之前就要登上月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科普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一样。

本人现在所负责的项目是天文学趣味科学课的设计和实施,而天文学方面的科普书籍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大多数内容都相差无几,其中稻草人语[3]老师的《星座神话》让本人收获很多。与其他记载希腊神话传说的书一样,它仍然是一本描写关于星座神话的书,但是在创作形式上它掌握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前也看到许多描写希腊神话传说的书,但是全都是直接进入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为什么会有星座的希腊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是从哪里流传下来的,这些神话故事又与历法有什么关系,稻草人语老师就在书上一点一点的为大家介绍,将读者慢慢的引入故事中去。“事实上,希腊神话中关于英雄和国王的故事,大都源自黑暗时代之前的诸王国史,我们至今仍能从神话故事和考古发现中找出各种呼应之处......”。科普创作需要这样的循序渐进,因为许多读者在读这些科普著作前,并不一定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所以在科普创作时,多一些递进的内容,让读者对自己要读到的这本科普书籍所要展现的内容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也就是常说的背景知识。只有对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故事。

除此之外,用一些小典故和容易使人产生兴趣的发现来吸引读者也是科普创作需要借鉴的手法。例如很多科普爱好者虽然对外星人很感兴趣,但是当一个科普创作者创作的书籍中,直接开篇就写我认为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那么我们会相信吗?肯定不会。那么,如果在文章的开始用一些有趣的内容来吸引住你的注意力,让你觉得外星人是真实存在的,之后的观点是不是就容易被接受了呢?虽然一本科普书籍仅仅只能代表作者在这个领域的看法和意见,并不能代表这一定就是真实的,不过,作为像外星人一类的推测类书籍,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就可以权当是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话本”了。我们人类至今为止都没有发现过外星人,难道外星人就一定是不存在的吗?许多科学家用毕生的时间来研究是否有外星人,那么他们写出来的相关资料报告是否属于科普书籍这也还有待商榷,但是这类书中的部分创作形式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手法,也还是十分值得借鉴的。例如李卫东先生撰写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书中,就用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事实来引发读者的猜测,继而使读者产生“这是不是真的是外星人的技术”等想法,那么这样的创作也算是成功了。

循序渐进的创作形式,是科普创作过程中,用来帮助读者了解创作过程和创作思路的法宝,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科普书籍的时候,更容易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和掌握这些科学知识。

3 科普创作的形式必须图文并茂

当我们拿起一本科普书籍,翻动书页,里面满满的文字会不会让人感觉到眼睛酸涩而失去读下去的勇气?即使书里的文字内容再吸引人,相信看一段时间也会产生心累的感觉。

科普书籍在创作形式上必须图文并茂。当阅读著名的《查令十字街84号》[4]的时候,只需要被书中海莲女士和弗兰克先生之间交往的内容所感动,毕竟它是一本书信集,如果里面夹杂了一些莫名的图片,也许那份纯挚的感情就不会显得那么珍贵了。但是,科普书籍却正好相反。正因为科普书籍富含科学知识,而这些科学知识需要读者直观的去了解,光靠想象是很难想象得出始祖鸟什么样、土星光环什么样,这些都需要作者在创作科普书籍时使用大量的图片来丰富内容,让读者更加清楚和明白想要了解到的内容。再拿李卫东[5]老师撰写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来举例,这本书从文字内容来看这的非常吸引人,不管里面的个人假设是否属实(科学是允许假设和推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在被今人证实前其实也只能算是假设),但至少文字撰写能力和“煽动”能力是很强大的,起码在没有去查找大量资料前,是很容易被接受和相信的。但是,这本书唯一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配图实在是太少了。“为什么环形山无论大小都一样深浅?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对月球引力的2.54倍,但为什么月球仍然能够围绕地球运行?.......”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对天文还不是很了解的外行来说,如果看到书中配好的环形山照片,是否会对他的理论更加的坚信?但是很可惜,此处并没有图片。即使在序章中就提出本书是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那么,即便是猜想,也该配一些让人信服的图片来支撑吧。但全篇阅读完后发现,35万字的一本还算厚实的科普书籍,也仅仅只有可怜的几张配图,而这些配图也多是一些箭头、方框组成的简单表格式图片,图片内容还多是描绘易经、八卦等看来跟外星人很难搭边的知识,所以这本科普书籍的创作,也仅是符合封面上所说的“外星人发烧友必读经典”,只能读不能“看”啊!

许多科普书籍在配图方面其实都做得很好,图片绘制的十分精美,照片拍摄十分清晰。但是如果只是图片丰富,内容上匮乏的话,同样也是不行的。本人曾经也收集到一些不错的科普书籍,图片非常的漂亮,但是半个小时就读完了,几乎没什么文字,这种科普书籍并不是不好,却也许更适合低龄儿童或是幼儿去看,因为对成年读者来说,过多的图片会使内容的内涵降低,想要找到的知识也许就因为这些图片被占掉了位置,反而是顾此失彼了。所以,科普作品必须图文并茂。既要有图,也要有跟图片相搭的文字;既要有蕴含科学知识的文字内容,也要有精美的配图来加深理解和印象。

4 结语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普是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普书籍的创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科普——科学普及,想要让更多的读者和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就需要具有普及性,那么传统的科普创作形式是必须要被打破的。死板的、过于严肃的、艰涩难懂的或是图文比例失衡的书籍显然已经不太适合现今社会人们对阅读的需求,那么创新科普书籍的创作形式就更加的必要。因此,发掘新的科普创作形式,使其风趣幽默、循序渐进、图文并茂,那么也许在未来,科普创作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邢立达.化石真相:206块骨头之外的生命传奇[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2]刘继军.文盲正侃时间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稻草人语著.星座神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海莲·汉芙【美】著,陈建铭,译.查令十字街84号[M].译林出版社,2016.

[5]李卫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M].重庆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9-08-01

作者简介:聂耶(1984—),女,河北抚宁人,本科,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天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