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功杰 汪志

摘要:文章在总结国内“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衡量“四化”同步的六大标准,构建了产业耦合、产城融合、信息渗透、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开放市场环境为基本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安徽与全国、沿海发达省份及中西部省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安徽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与全国及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安徽“四化”同步发展总体水平仍不高;与中西部省份相比,安徽已经走在前列,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总而言之,安徽“四化”同步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其水平亟待提升,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

关键词:安徽省;评价指标;“四化”同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加速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信息化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稳步提高,“四化”同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有必要对“四化”同步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提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确保全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为了量化评估“四化”同步情况,国内专家学者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建立了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6月发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据此对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该方案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23项指标构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2009年年底编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数,该评价指数由七类一级指标构成,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城乡结合指标、需求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要素投入效率指标、创新能力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中科院《中国科学发展》系列报告发布“中国GDP质量指数”,采用“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系统,用“中国GDP质量指数”测算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质量;李玲玲、张耀辉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出发,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崔立涛构建了包括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结构优化、科技投入等7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李志平、刘世奎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基于转变动力视角构建了湖北经济发展方式的测算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对湖北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进行了测算;刘春宇、闫泽武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文化产业和对外开放等8个方面构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着手构建了《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以现阶段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为依据,构建了由6大主要领域、18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既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程度和进程做出了深入分析,对不同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情况做出了判断,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从“四化”同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情况看,尚存在诸如指标体系设置不尽合理、数据来源及客观公正性有待加强、中西部地区“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不多等不足。

二、安徽“四化”同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精神,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四化”同步发展导向,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统一到推动“四化”协调发展上,通过非农产业集聚发展和人口有序转移,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有提高,探索出一条既体现安徽实际、又符合发展趋势的后发赶超之路。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以下标准。

衡量标准之一:产业发展是否协调。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显示,工业化以劳动密集型工业起步,按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模式有序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创造出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吸纳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推动城镇化进程,带动农业现代化。

衡量标准之二:工业化、城镇化是否良性互动。衡量“四化”是否同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否有着良性的互动。工业化必须以城镇化为依托,城镇化的推进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只有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有机融合,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实现就业区域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

衡量标准之三:工业化、信息化是否深度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重要的衡量标准。两化融合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从工业研发开始,信息化贯彻于工业生产、经营及流通等各个环节,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以生产的自动化及管理的网络化为标志,致力于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从而促进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衡量标准之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否相互协调。就城镇化而言,城镇化进程加快形成对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拉力。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带动产业的发展,形成对各种劳动力的极大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于是农村的耕地资源日益集中,便于进行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就农业现代化而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是城镇化的强大推动力。因此,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否协调统一是衡量“四化”是否同步的一个重要标准。

衡量标准之五:资源生态环境是否可持续。“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将转变发展方式理念贯穿始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提升资源要素产出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不断上升,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得到“双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走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同步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衡量标准之六:体制机制是否开放灵活。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中,加快产业开放、城乡开放和市场开放步伐,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是重要前提。当前,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破城乡分割限制,着力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四化”同步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基于以上标准,研究建立“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耦合、产城融合、信息渗透、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开放市场环境6大类43项指标(见表1)。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全国及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发达省份和河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等中西部省份进行对照,对安徽“四化”同步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2011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三、评价结果分析

从产业耦合方面看,“十一五”以来,安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势头强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但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服务经济发展不足,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评价结果看,安徽得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中西部省份,也高于山东,但与江苏、浙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从产城融合方面看,近年来安徽城镇化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和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但城镇化仍严重滞后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缓慢,开发区产业层次总体较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入围2011全国城市竞争力百强城市榜单的4市的位次靠后,经济实力较弱。同时,合肥经济圈、皖江示范区、皖北城镇群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群内部协作机制尚未建立。从评价结果看,安徽得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差距明显,高于中西部多数省份。

从信息渗透方面看,目前安徽自主创新支撑作用增强,尤其是合芜蚌地区自主创新影响力不断提升,科研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86%,位居全国前列;人口素质提升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出和效益水平较低,2010年安徽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部从业人员数比重仅为全国的1/2,受劳动力素质影响,安徽全员劳动生产率仅3.08万元,为全国的58.3%;信息化建设步伐亟待加快,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均在全国位次靠后。从评价结果看,安徽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沿海发达省份,仅高于江西、广西。

从城乡一体化方面看,现阶段安徽城乡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综合承载力较差,教育、医疗、养老、科技等公共服务比较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各项指标普遍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及中西部多数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依然存在,2010年安徽为2.99:1,高于沿海发达省份。从评价结果看,安徽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较大,但高于江西、四川和广西。

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空间受限,安徽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从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看,安徽均在全国前列。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201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为57.52元,低于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土地产出安徽为6396.09万元/平方公里,分别为江苏、浙江、山东的31.8%、25.5%和45.1%。从评价结果看,安徽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低于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但高于湖北、四川。

从开放市场环境方面看,“十一五”以来,安徽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开放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外贸依存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等指标看,安徽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仍较大,当前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外贸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从评价结果看,安徽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及沿海发达省份,但在中西部省份排名较好,仅次于江西。

四、结论

本文从产业耦合、产城融合、信息渗透、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开放市场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表明,安徽“四化”同步发展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转型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已具备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提供持续增长动力,国家政策重点支持产生多重叠加效应,先行先试扩大开放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从长期来看,安徽应顺势而为,深入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与增长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部分指标尚待完善,如衡量信息渗透指标、反映开放市场环境变化情况的指标等,受现有统计口径限制,有待补充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安徽“四化”同步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04).

[2]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

[3]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

[4]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06).

[5]沈露莹,葛寅,殷文杰等.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06).

[6]韩长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求是,2011(19).

[7]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05).

[8]张合林.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2011(11).

[9]尹成杰.关于“三化同步”推进的理性思考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10]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1]王金照.典型国家工业化历程比较及启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2]周叔莲,王延中,沈志渔等.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13]何传启.中国农业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4]张宪平,张楠.调整农地产权结构 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安徽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4(08).

(作者单位:安徽省发改委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