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白云+沈健娇

摘要: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间涌现大批家族企业,它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更高效地进行上下辈传承以及后续管理是中国家族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将围绕名着《红楼梦》展开探讨,通过剖析荣国府的继承模式和管理特点,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管理;继承人;《红楼梦》

一、家族企业概述

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将“家族企业”定义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或家族成员)一直持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财务政策、资源分配、高级人员的选拔方面。这种全世界最普遍的企业经营模式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容小觑,但是其传承和管理却存在众多问题,据中国人民大学张璋副教授(2016)调研数据显示,在750多家上市家族企业中,已有70多家家族企业完成了“二代接班”,占比近10%。未来5~10年内,我国大量家族企业将面临上下辈交接考验,进入接管的关键时刻,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家族企业应该要把握好时机,走好传承转折,更有效地管理和发展。

二、中国家族企业在传承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家族企业脱胎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成长于并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异于国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家族企业,并没有深厚工业文明的基础,发展不稳固,管理基础薄弱。从企业的传承这一角度来看问题颇多,下面主要分析中国家族企业继承人在管理上的三点普遍问题。

(一)基层经验和人脉积累不足

现在大多家族企业二代直接介入高层,没有从基层打拼的经验,群众基础薄弱;对工作方法及运营模式的了解不够深入,内部员工很容易对其能力产生怀疑,一旦一代不给予二代有力的支撑,那幺二代很容易就崩溃了。

(二)关注虚体,集中精力于金融投资而非实业的创办

这些“创一代”多将精力集中于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上,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注甚少,使得子女对基层经验和实际操作了解不够充分,对创办实业、控制成本等不关注,忽略了企业的本质,而拿着现有的资金一味地转向大热的虚拟经济,造成了其“务虚不务实”的现象。

(三)自主感受强烈,追求个性

197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直到2016年才推行二孩政策,而当代企业接班人多集中于70、80后,甚至部分90后,可想而知,其中大部分人应该是独生子女,加之父母忙于创业对其关心不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包容性有待加强。

三、《红楼梦》给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与管理带来的启示

(一)荣国府简介

从贾家的外观来看,可谓是金陵城的地标,光是正门牌匾上的“敕造荣国府”几个大字都已经让人叹为观止,更不用说其内部的华丽奢侈了。林黛玉初进贾府,见来接她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要说林黛玉,出生于姑苏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也是见过世面的大家闺秀,来到了这里还要谨小慎微,“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可见贾氏家族的气派,更有大量篇幅描写人物的衣着打扮,无论是穿的还是戴的,每一件都是精致昂贵。很多人说《红楼梦》在开篇就已经显示了贾家的颓败光景,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外观描写得越浓墨重彩,就越能反衬其内在的没落,纵观中国历史,凡是盛世,大多朴素大气,而衰败的时代尽是骄奢淫逸。贾家之所以能撑得起这样的铺张浪费,更多地显示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既已是死虫,“入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二)在红楼里探析企业继承

1. 荣国府的继承模式

当代家族企业的继承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内部继承、职业经理人管理以及信托模式。在《红楼梦》中贾氏家族采用内部继承的模式,玉字辈的继承人应当在贾琏和贾宝玉中产生最为合理。贾琏更年长,且已经着手管理家族中的大小事务,其妻王熙凤也掌握家事管理大权,但是贾琏不及宝玉正直有才,而宝玉又并不醉心于权力与管理,虽然后来考学稍振家族,但他始终不愿受到家族的禁锢,所以荣国府的继承模式是否有效还有待商榷。

2. 荣国府给当代家族企业继承人培育的警示

贾政迂腐不堪,子女对他都是心生畏惧,很难想象如何在他的帮助下学习,没有学习当然就不会进步,不进步,最后就走向覆灭。跳开小说,与之形成对比的明清徽商,在继承人的培养方面就做得可圈可点,一方面,他们强调培养子弟的品行道德,这也与现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准则不谋而合,将道德看成是行为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思想的体悟,更升华了道德的涵义。另一方面,传承和发展为商之道,将祖训向下传递,同时开展教育活动,灌输新安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仅传承,更懂得总结,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帮助后人学习,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贾家的道德教育不用说行为了,就连思想上也难得净化,内部成员各自心怀鬼胎,暗地里勾心斗角,家业注定传不下去。当代家族企业必当摒弃贾政的教育模式,而应当吸收徽商的经验,结合当今趋势,从思想到行为上深层引导继承人正确发展。

(1)切忌高位介入,打好群众基础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执行总裁,人称“凤辣子”,可见其泼辣雷厉,人物设定虽是既有能力又有魅力,但是太过狠毒贪婪。她深切地明白最高统治者是贾母,对于贾母喜爱的一切她都尽心尽力地去照料,因而在与宝玉为伍的一众兄弟姐妹中也是深受欢迎的。正是因为她是仰仗于贾母、王夫人,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太强,直接从高位介入,才使得她群众基础过于薄弱,乃至于在贾母离世之后她就变得犹如空壳,调不动人也调不了钱,落到乞求仆人帮忙的份儿。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企业在培养继承者时应当让其从基层干起,一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营模式;二是树立其群众意识,深入员工内部,打牢群众基础,不仅有助于员工管理,更益于企业金字塔底层稳固地支撑上层,使得内部关系更加和谐。

(2)拒绝虚拟诱惑,坚定关注实体

贾氏家族人物关系网太庞大,内部机制也是繁复冗杂,因此就有很多人以家族的名义满足自己的私人欲望,不难想象,在采办、分发、报账等环节都有很多空子可以钻,荣国府旁系贾芸因生活艰难,向王熙凤讨了种花种树的差事,领到批银就立马还上了借款,也不用再看舅舅的脸色过活了。王熙凤不是不知道家族大厦将倾,但是为了维系这个大家族人情关系,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也为荣国府日后必将越来越艰难埋下了伏笔。面对入不敷出的现状,王熙凤便投身于高利贷行业,给自己攒点私房钱,而不是兴实业,为家族积累财富,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结合现在,从经济发展的本质来看,虚拟经济虽然比较火热,但是它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以实体经济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体经济还将面临着优化、改革、创新等一系列挑战,这也正是未来的企业继承人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3)杜绝自以为是,切实考虑全局

王熙凤是一个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她喜欢玩弄权势,从“协理宁国府”和“弄权铁槛寺”就可以看出其对于权利的欲望,以及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丑陋。在企业管理中最忌讳的就是独断、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想法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陷,这就要求管理者集众家之长,最大限度地减小企业可能会有的损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当代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是云集了各方面的人才,管理者应该统筹兼顾,让每一位人才都发挥现有的甚至潜在的价值,利用战略的思想充分分配好这些人力资源,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在红楼里体会管理风格

1. 柔性管理,强力感化——薛宝钗

关于宝钗的管理才能,在《红楼梦》里许多情节都有提到,代管荣国府时,宝钗的作用就揭示了所谓“虚伪”在人事管理中的重大意义,指派差事时,她施惠于主人家的仆人,只叫自己的人协助,既顾全了大局,又没有让人觉得她占了便宜,反而巩固了她慷慨大方识大体的形象。她总是施人以小恩小惠,但这并不是坏事,在实际管理中,适当的小恩小惠往往会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员工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上司是体贴的、人性化的,进而会更加拥护、更愿意追随这样的上司,所以宝钗的群众基础必然是十分坚固的,因而其管理成效很好。另外,宝钗出身名门大家,其父重点培养这个较之乃兄高过十倍的女儿,其管理知识丰富、个人文化水平极高,正因如此,她才可以在管理的时候游刃有余、把控全局。事实上她并没有管理实权,却十分具有权威,原因就是她不是一味看重权力,而是对下人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无形中构建一种企业氛围和环境,试想,若企业文化深入员工内心,那幺管理效率自然会提升。

2. 春风化雨,无为而治——李纨

李纨本不是最有才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但她是不可或缺的。她是长媳,更多时候是一个精神领袖,人们都爱惜她又敬重她,她不喜与人争功,但是会尽自己所能(除钱以外)来支持一些工作的进行,她从没有因为管理而面红耳赤,但是也照样被人信服,最大的优点就是踏实,没有异心。不可否认,在人事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像李纨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几乎不存在,但是她却引发了我们的很多反思,从她写的诗说的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也是一个才情四溢的人,但是她从不锋芒毕露,而是含蓄平淡,内秀于心。李纨的管理效果也提醒了当代家族企业经营者,应该适当地归于平静,更多地修炼自己,不要只贪图表面风光,很多时候,默默无闻春风化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创新改革,分权收效——贾探春

探春对贾家尔虞我诈、大厦将倾的实际看得十分透彻,虽然意图利用“兴利除弊”来挽救局面,但是成效微小无济于事,由于其地位不高,事实上除了代管之外是没有参与到家族管理中来的,再加上贾府实在是濒临没落,她纵有治理能力也是翻不起大浪了。但是当代家族企业的继承者不一样,他们有机会也有支撑,不应该畏首畏尾不敢向前,而是应该勇敢进行改革实践,胆大心细地做好企业的转变,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效益,服务社会。

四、总结

《红楼梦》在传承和管理方面给了家族企业不少启发,中国的家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除了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之外,还需要总结古今的大量失败案例,结合微观宏观实际情况,制定准确的、有效的经营发展策略,将精力集中于提升经营者的素质以及能力上,如此一来,历史悠久的中国家族企业大放异彩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2]顾颖,常云昆.家族企业继承人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张志军.红楼智慧[M].东方出版社,2006.

[4]余明阳.中国家族企业接班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5]张璋.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21).

[6]贺娅洁.中小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J].财政科学,2016(12).

[7]林平.中国家族企业权力传承问题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7(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71502050);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度博士基金项目(SKB2015-3)。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