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峰

摘要:为了适合事业单位行业发展,配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2012年国家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许多事业单位都制定并实施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规范,其目的在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反腐倡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树立社会形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事业单位从内控的设计到运行以及各个环节的监督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制约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程。笔者从事业单位内控定义及重要意义说起,并阐述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不足,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完善措施,希望有助于事业单位职能的提高。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事业机构,旨在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有对社会运行起到监督的职能。为了开展好上述业务,规范内部管理,许多事业单位开展了内控管理运行模式。但是事业单位其体制是介于企业与行政单位之间,实行全额或者差额财政资金拨款,所以在内控管理上,没有企业那样严明与规范,因此本人想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感受。

一、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定义及重要性

1. 事业单位内控定义。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经济平稳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随着事业单位的职能不断增加,事业单位内控也从最初的高层次的授权与指挥到一般层次的记账、审核、汇总、分析、报告等基础工作延伸再到现在的预算、监督、评价、应用等内容。

2. 重要性。事业单位随着业务与职能的不断增加,资金从来源到使用逐步多样化,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使用中去,让其最大化发挥作用,是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有效的内控可以使国家财政资金安全运转,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监督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重要决策提供主要依据,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宏图。

二、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

1. 对内控的认识与理解肤浅

内控是做什幺的?怎幺建立与实施内控?内控需要达到什幺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包括一些主管领导在内,都不是很清楚。有的人认为内控就是一些规章制度,违反了就需要严惩;有人认为,内控就是领导规定员工怎样做,自己可以不去做;有人认为内控是财务与领导们共同完成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与其它部门没有啥关系。这样一来,内控缺乏全员的参与与监督,缺乏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缺乏领导的支持与关注,从而使内控成为形式,起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2. 制度设计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试行)》从2012年开始,正式实施从2014年起,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现在再看看我们多数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有的地方没有建立内控制度,如基层事业单位没有内控制度,将内控制度与一般的规则制度加以混淆。许多事业单位虽然制定内控制度,但是没有对老的制度加以完善,对新的制度没有加以评价,从而使一些制度不能具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仍然使用旧的岗位制度,没有实行重要的岗位相分离制度,从而导致岗位之间以及人员之间起不到相互监督与制约的效果,如许多事业单位依然是出纳兼管银行工作,总账兼管稽核工作。另外还有事业单位最新实行了公务卡零星购物管理,对于这一管理,许多事业单位虽说制定了制度,但是没有及时地加以校对与调整,所以公务卡购物也出现了一些不足。

3. 内部环境不够优化

我们知道,内控要想管理有效,就必须有个良好的内控环境,这是内控有效的前提与基础。可是好多使用单位,治理结构差,“一人说了算”现象普遍,主管领导紧握大权,导致治理结构许多地方形同虚设,影响其运行效果。另外内控环境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精神,但是许多使用单位却忽视这关键环节,缺乏对职工的沟通与理解,更缺乏与他们互动,让职工感觉不到自身的存在感,影响职工工作激情与工作效率。再有缺乏激励机制,每个人的行动都受到自身的意识支配,我们虽然生活在以物质为第一的世界里,但又离不开精神世界,所以人们工作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手段,而事业单位没有企业那样,通过有效激励,让职工“责权利”相统一。

4. 预算管理薄弱

预算最先在企业实行,随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不断增多,以及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事业单位也逐步实行了资金的预算管理,但是其管理不够给力。首先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由于时间紧,人员少,业务量大,几乎与决算同步进行,所以预算编制粗糙,不够详细,一些应该编入的没有编入。另外在编制方法上,多数事业单位都采用增量预算法,缺乏零预算的引进。还有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计划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预算执行的严谨性。最后对于专项资金的预算缺乏将项目进度与资金的使用进行配比分析,缺乏对预算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上原因是导致预算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

5. 缺乏内外共同的监督

监督是内控运行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是督促事业单位工作自律的警钟。监督有内部审计和外部各中介机构以及社会政府机关。但是许多使用单位内部没有成立必要的内审机构,有的地方即便成立,也是虚设,没有给其真正的独立权威性。在外部,许多中介审计机构参与了企业的管理,但没有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另外最有权威的政府机关也没用经常深入事业单位进行监督与指导工作,这些问题都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没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

1. 正确认识与理解内控含义

内控具有全员性,所以内控就不是仅仅规定职工怎样做,更是要规定领导起带头作用,在领导的组织带领下,使全体职工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内控活动中来,这样有利于整体的相互监督与牵制。内控具有相关性,所以内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份内工作,各个部门之间都有义务与责任加以配合与协助。收入与支出平衡是事业单位要控制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内控具有全面性,所以内控在内容上要逐步延伸,要深入到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之中去。

2. 制度要规范全面

首先要明确内控制定不同于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更不是财务制度,而是具有内控特色的规定。事业单位要根据2012年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结合自身单位的特点,建立与完善内控制度,使之从设计阶段就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为后期的执行打下良好基础。如根据新的规定,重新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修订出纳岗位职责,规范重要岗位用人标准,及时地调整公务卡管理制度。另外要强调制度的实用性,同时要配有详细的细则加以说明。总之,为了让制度有的放矢,就要强调制度的规范与全面。

3. 优化内控环境

我们强调内控不是规章制度的简单罗列,而是有序地封闭地一系列运行活动,所以就要强调内控活动要有个好的环境规划,这是做好内控工作的基石。首先组织架构要彻底解放,不能实行“兼并代”,要让“一人独大”现象没有继续生存的“土壤”,让集体联签制真正地“上位”,这是良好内控环境的开始。其次要体现出和谐人本文化,所以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提高,要体现出职工主人翁精神,要体现出职工的价值与地位,还有要将企业那种因人而异、因岗而异、因能力而异的有效激励模式引进来,让责权利体现在事业单位工作中来。

4. 预算管理要严肃

俗话说:“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由此可见,预算自古有之。这里如何做好预算,使预算真正地起到“钱花在刀刃上”的作用。一要编制好预算,使预算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控制与协调作用,这就要求预算编制要切合实际,不能只顾速度而忽视质量。二是在预算执行上,要体现出刚性,杜绝随意变更预算现象。最后要强调预算的执行考核过程不是静态的数字对比,而是动态的全过程的跟踪与比较。

5. 关注内外监督

我们说过,监督是堵塞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各种漏洞的方法,同时也是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在内部,要成立独立的权威的审计机构,以此体现出内部监督的给力,在外部,社会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机关,要联合起来,对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联查活动,以此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内控在事业单位经济运行中所起到的重要监督作用,它不但监督事业单位职能发挥的效果,还监督事业单位运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关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推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茹.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49).

[2]赵敬玉.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财经界,2014(23).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