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大多数省市徘徊在勉强协调状态;全局空间自相关为正自相关关系,绝大部分省市属于“高高(HH)”、“低低(LL)”的空间集聚类型。

关键词:金融发展;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3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出台制定了《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方案》,积极推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途径,金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动态研究与静态分析相结合,探讨其协调发展规律与空间相关性机制,为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结合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秉着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原则,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金融—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对于金融发展,从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其中,金融总资产界定为金融机构存贷款、保费收入和股票市值三者之和;对于技术创新,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指标。

金融发展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技术创新相关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研究对象,实现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本文借鉴杨丽的做法,运用改进的熵值法进行赋权,结果如表1所示。

三、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分析

(一)模型介绍

(二)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分析

1.协调度时序演变分析

从时间演化角度来看(见图1),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可谓“一波三折”,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各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在2007年和2010年出现拐点,2008年协调度达到极小值后又慢慢回升,2010年达到新一轮极值,随后又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稳步上升,总体上朝着中度协调方向发展。

2.协调度空间演变分析

文章选取2005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节点,采用Arcgis软件制作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类型空间演变图(见图2)。从整体上来看,2005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协调程度不高,仅上海市协调度最高,处于中度协调状态;浙江省与重庆市归为勉强协调类型,其他九个省市均为濒临失调状态。2015年,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协调度较高,为中度协调状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协调度上升幅度较大,和重庆市一同归为勉强协调类型;江西省、云南省和贵州省仍为濒临失调状态。相较于2005年,2015年有6个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好转趋势,5个省市维持在原有水平,这表明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是上升的。

四、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是对所研究区域某种空间特征的总体描述,探讨该区域的某种属性或特征是否存在空间集聚现象。通常用全局Moran指数I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性,I越接近于-1,空间邻接单元的负相关性越强;越接近于1,则正相关性越强。此外,运用标准化统计量对计算出的I值进行显着性检。一般认为,标准化Z值对应的P值低于给定的显着性水平(通常取0.05),则各区域的空间观测值有显着的相关性。

表3显示了全局Moran指数及对应的P值,可以看出全局Moran指数值在[0.032,0.375]之间,大于零且处于波动上升趋势;P值以2011年为分水岭,2005~2010年均大于0.05,2011~2015年均小于0.05。由此可以认为,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关联性越来越强,地理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为了直观地展示研究区域内的空间单元和其临接地区间的空间关联形式,绘制Moran散点图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大多数省市聚集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验证了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存在正空间相关性的结论。大多数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属于“高值—高值”集聚与“低值—低值”集聚类型,即高水平地区的邻接地区是高水平,低水平地区的邻接地区也是低水平。

五、主要结论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两个子系统的发展现状为基础,计算出二者的协调度并对其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了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的集聚分布状况,也对各省市间的金融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发展差异有着不同层面的认识,主要结论有以下方面。

第一、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协调度不高,徘徊在勉强协调状态。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协调度所处的等级及其演变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大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局面。

第二、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绝大部分省市位于一、三象限,属于“高高(HH)”、“低低(LL)”的空间集聚类型,协调发展水平高(或低)的省市在空间上的集聚趋势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

[2]张元萍,刘泽东.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2).

[3]吴爱东,刘东阁.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J].南方金融,2017(03).

[4]张林,李雨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11).

[5]杨丽,孙之淳.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经济问题,2015(0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