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刚

一、明确发展新定位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把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建设成为东北振兴新的增长极、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东北地区双循环开放合作实践区、内蒙古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一是东北振兴新的增长极。发挥赤峰、通辽区位交通、要素资源、科教等优势,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目的地,共建东北地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新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形成东北地区西南部崛起带,成为撬动东北振兴的新支点。二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整合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优化产业转移承接载体,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水平,推动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发展新格局,打造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样板区。三是东北地区双循环开放合作实践区。实施“东进、南拓、北上、西联”战略,向东融入东北经济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南连接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向北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北线公铁海联运新节点;向西联通内蒙古中西部,推动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面向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开放合作实践区。四是内蒙古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为关键,以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为重点,以推动城乡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构建发展新格局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要求,发挥区域优势、彰显地域特色,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城”互动,加快形成错落有致、互融互通、分工合理、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一是提升主城区发展首位度。提升主城区发展层级,全面提升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带动“双子星座”发展。赤峰市要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层次,优化都市工业内部结构,提高主城区集聚周边人口的能力,着力构建“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支撑强劲、城市魅力凸显、市民乐业安居”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辽市要深挖中心城区内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四城联创”,推进“产城融合”,提升高端要素汇集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城市治理体系。二是促进赤峰、通辽互动和协同发展。发挥地缘相亲、文化同源、产业紧密等优势,强化中心城市互动和毗邻地区协同,构建协同发展、一体发展新格局。依托综合运输通道,夯实公路、铁路主轴发展基础,研究建立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先行开展试点示范,推动赤峰、通辽相向发展、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三是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公共资源在双城、城乡合理配置,优化城镇体系和功能布局。推动主城区瘦身健体,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加快转变;补齐中小城市短板和弱项,培育壮大绿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牧区转移人口本地就业和市民化;分类引导小城镇建设,强化中心镇、重点镇与中心城市在规划、功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农村牧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四是建设高效、便捷、绿色、共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完善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推进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全面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三、协同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两个基地”为重要契机,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健全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竞争有序、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建设西辽河流域农畜产品主产区。统筹农牧业资源禀赋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农牧结合,加快优质特色种养基地建设,推动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做强地理标识,共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电商,共建国家级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冶金和原材料产业集群、现代能源经济示范产业集群、中蒙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发挥资源、土地、人才、通道优势,积极承接东北亚、环渤海、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协同转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探索在毗邻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和共同承接“飞地产业园”。三是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强化赤峰、通辽区域物流枢纽功能,合力共建国家综合型物流基地;整合域内各类要素资源,做好山地、草原、沙地、河流、湖泊、湿地等旅游文章,推进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全域全季旅游,围绕“文化+”“生态+”加快构构建旅游休闲体系;紧抓科教资源集聚优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建设内蒙古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会展经济、康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和层级。四是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探索建立标准统一、互通开放的公共应用平台,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打造智慧“双字星座”;探索数字化城市治理新模式和农村牧区数字化治理新方式,建设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四、联手共建双循环开放合作实践区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服务内蒙古自治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统领,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共建双循环开放合作实践区中共同发展。一是构建全方位开放大格局。深化东北振兴“三省一区”协作,整合赤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打造东北亚区域合作试验区;深度融入京津冀,抢抓产业外溢机遇,创新京蒙协作机制,积极对接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分工,打造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对接“一带一路”,探索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欧班列建设合作机制,打造东北地区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联系,开展城市间资本流动、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合作,加快形成开放型产业体系。二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市场规制和政府服务市场主体流程,加快实现区域内“一网通办”,以优化市场环境为基础深化“放管服”改革。三是深化内部交流合作。促进交通运输联动共享,探索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现有的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交流,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合作创新创业;构建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建立高校专家资源交流合作和教师培训交流合作机制;联合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五、共建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赤峰、通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战略抉择,是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也是赤峰、通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优先战略选择。要把全面节约理念和行动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倡导全民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战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三是实施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围绕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强化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提升能源供给质量,畅通能源外送通道,妥善应对新能源供应不稳定风险隐患,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四是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战略。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储能等新型能源产业,以集群方式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用电、输电”向构建全产业链加快转变,打造我国东北地区新能源高地。五是实施资源循环利用战略。推进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六是实施碳汇能力提升战略。树立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七是实施数字赋能战略。通过“数字化改造+模式创新”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传统工业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还能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不仅可以催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产业,还能有力推动各产业间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因此,要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力数字产业化,夯实数字新基建,推进各类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八是实施绿色低碳国际合作战略。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加大绿色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深化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合作。

六、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制度基础。在自治区层面建立“双子星座”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双子星座”建设规划,健全顶层设计,协调解决“双子星座”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赤峰、通辽高层联动机制,设立联合办公机构,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做好规划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强化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事项落实的督查;支持组建全域性行业协会和商会,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工商登记等领域的互通互认,实现各类要素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创新金融合作方式,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共认、市场监管措施协调联动、消费者权益保护跨区协作和行政执法相互协作。三是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在产值、财税、利润等领域的分享模式,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双子星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