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莉 红光 孙天石 张菁

摘  要:“双碳”目标下,内蒙古作为高碳产业密集的能源大省,减污降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低碳转型的经济活动进行扶持是目前的首要问题。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延伸,是实现内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决策。本文在介绍国内外转型金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目前内蒙古转型金融推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内蒙古建设转型金融的必要性及意义;并针对内蒙古地区推行转型金融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转型金融     高碳产业     低碳转型     内蒙古

在“双碳”背景下,产业转型、能源优化是当下的首要任务。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范畴,转型金融有效解决了高碳产业因未达到“绿色”标准而无法获得融资以支持转型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社会现有研究基础上,完善转型金融框架是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举措。但由于转型金融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总结已有文献的利弊,研究内蒙古高碳产业以及转型金融对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内蒙古推进转型金融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推行转型金融的必要性

内蒙古虽然资源丰富,但受到人口、环境、地域以及工业等发展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8~2019年,内蒙古的能源消费均超出了国家制定的关于能源消费的最低标准,其总量分别为2.31亿吨和2.53亿吨(标准煤)。2020年,内蒙古GDP占全国的1.7%,但能源消费量占到了5.2%。同时,2017~2020年,内蒙古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未能完成节能降耗的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均处于全国倒数第一。为应对内蒙古面临的严峻形势,政府提出积极应对,2012~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内蒙古的减排工作还是有效的,尤其是2020~2021年碳强度下降极其明显,可见其对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详见图1。

目前,内蒙古高碳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将近50%,很大程度上,能源消耗高碳产业发展上,效率低下。同时,为了获得优惠电价,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致使高耗能产业旺盛,能耗大幅反弹。在此背景下,内蒙古减碳压力巨大,为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落实高碳产业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内蒙古高碳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扶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政策导向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弥补绿色金融对于高碳产业融资空缺。因此,内蒙古加快推行转型金融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行转型金融的意义

1.转型金融是对绿色金融空缺的补充

内蒙古高碳产业密集。然而,绿色金融只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支持的产业比较有限。很多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所面临的资金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获得解决。故而,转型金融的提出有效弥补了绿色金融的空缺,可以为内蒙古高碳产业的低碳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2.转型金融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

转型金融可以促进内蒙古高碳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投资和融资支持,提高绿色金融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延伸,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发展。

3.转型金融推动政策的落实

相比于其他产业,高碳产业留存的时间比较长,风险比较高,大多数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导致财务状况出现危机。转型金融可以帮助政府解决高碳产业融资困难问题,加强政府对低碳产业的扶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进一步促进内蒙古政府的政策落实,增强政府、企业间的相互协作,为内蒙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内蒙古转型金融推进现状

(一)高碳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30%左右,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基本呈逐年增长模式。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碳达峰仍有很大差距。内蒙古因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造就了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但其高碳产业密集发展与能源的低效率利用,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内蒙古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详见图2。因此,对内蒙古能源架构的改善迫在眉睫,在过去10年里,绿色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金融的范畴,在助推减碳降碳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煤,大多数高碳产业转型被排除在外。近年来,内蒙古的碳排放量虽然有所放缓,但尚未达到峰值。而燃煤发电和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内蒙古高碳产业的主要来源,这些行业的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高碳行业碳排放量,详见图3。产业结构重型化、能源结构高碳化的现状,与内蒙古长期以来依靠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经济有很大原因。

面对“双碳”目标的压力,内蒙古进行产业变革和能源结构调整,以应对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冲击。在“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落实减压产能和能耗指标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业和项目坚决停批、停建,并专项排查整治“两高一低”项目,并把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作为主抓手。截至2021年,内蒙古缩减“两高”项目22个,停掉不符合标准的“两高”项目58个,“两高”项目总占比降低2.5%,单位GDP能耗下降8.3%,与此同时降低能源消耗0.64亿吨标准煤。为推进内蒙古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清退落后产能,2021年已退出煤矿、水泥、电石、铁合金以及焦煤等将近950万吨标准煤,并淘汰落后煤电机组约8.6万千瓦。实现了内蒙古能耗双控指标指数式增长,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区的能耗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投入。为实现转型升级,内蒙古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二)转型金融的推进及政策牵引

近年来,政策性金融工具兴起,转型金融正在覆盖绿色金融的盲区,其主要聚焦在碳密集型产业以及“两高”产业低碳转型的巨大融资问题上。2019年3月,国际经合组织首次提出转型金融,从多方面为降碳提供资金,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金融支持不仅局限于绿色产业。2019年6月,法国安盛集团推出第一个转型金融工具;创新性金融产品接踵而至,如转型贷款、转型债券以及可持续挂钩贷款等。同年9月,意大利发行了第一笔可持续挂钩债券。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转型金融工具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爆发式增长,2022年,全球可持续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市场规模达2017亿美元。近年来,国际上多个组织和机构先后出台了转型金融的相关文件,对其定义、标准以及分类等进行研究,详见图4。目前国际上对于转型金融的界定已经有了共识,主要集中在碳排放量高、低碳转型困难的产业上,但具体定义尚未统一。

中国也积极进行转型金融的探索,引导更多的资金进行低碳转型。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确定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对高碳产业的转型标准进行研究,重点针对钢铁、煤电、建筑以及农业等领域进行研究。同时明确定义了转型债券并列出了合格项目类别、合格条件及示例,逐步将“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021年5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试点发行。截至2022年底,中国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规模达860亿元,中国转型债券发行规模达300亿元。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确定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以及政策支持范围,帮助各国推进转型金融。同时,我国对其定义、标准以及分类等进行研究,详见图5。

为了促进内蒙古经济与环境的循环绿色发展,内蒙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强金融投入,以激活实体经济的发展。2017年,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2019年内蒙古银行建立“内蒙古银行智慧金融”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高了客户体验。内蒙古农信社推出了“农村金融+”行动计划,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升级。同时,证券市场不断完善,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和2035的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021年内蒙古农信社出台了《内蒙古农信社“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内蒙古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内蒙古板块”和“内蒙古绿色金融”等板块,促进了内蒙古地区企业的上市和融资;内蒙古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绿色通道”服务,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效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金融发展与改革规划》,以推进内蒙古的转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内蒙古各个部门出台的关于转型金融推进的文件主要涵盖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加强资本市场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金融促进产业的发展,以转型金融为调节工具,加快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是具体针对转型金融的关键性文件还有所欠缺,需进步加快对转型金融的研究。

三、内蒙古推行转型金融的不足与建议

(一)转型金融推进过程中的不足

1.行程监测不具体,信息披露不完善

转型金融推进过程中,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合规性。但目前内蒙古对于行程监测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监测手段和方法不够科学、监测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同时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够透明,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

2.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碳产业转型动力不足

“双碳”目标下,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内蒙古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重型化严重,同时产业分类不精细,分类标准不科学、分类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企业重视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绿色效益,不愿意为低碳转型投入资金支持,未能将低碳转型实施,存在严重的思路不清晰、转型动力不足的问题。

3.转型框架不完善,风险准备不足

目前,转型金融的框架和标准尚未完全建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各地区和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转型金融工具存在差异,难以实现统一的监管和评估。转型金融涉及到的项目和领域较为复杂,风险较高;但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转型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还存在不足,容易出现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等问题。

(二)转型金融推进过程中的建议

1.完善信息披露与监管机制

内蒙古在转型金融推进过程中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合规性,防止出现“洗绿”“漂绿”等问题。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公开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碳产业转型积极性

高碳产业转型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应建立精细的产业分类机制,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积极探索适合各自产业发展的转型模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探索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大型高碳产业先行转型,进而鼓励中小型产业学习大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新形势。

3.完善转型框架,加强转型意识

内蒙古高碳产业众多,转型成果更具有标志性,应建立健全转型金融体系,为高碳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国内外转型金融的推进,进一步完善内蒙古转型框架,形成优势互补,推动转型发展最大化。同时,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深入融合,促进转型金融与高碳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OECD.Transition finance: Introducing a new concept[R].2019.

[2] Aayush Tandon. Transition finance: Investigating the state of play: A stocktake of emerging approach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J]. OECD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s,2021,(179).

[3]陆岷峰.“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数字技术应用的视角[J].海南金融,2022,(8).

[4]种高雅.转型金融的界定、原则框架与特征——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西部金融,2021,(9).

[5]马骏,程琳.转型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J].中国银行业,2021,(9).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