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因不断改革创新、产业协作成为热点,在长三角另一省际毗邻区“一地六县”因为加上安徽元素而受到媒体热捧。作为“一地六县”的先导区苏皖合作示范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大旅游深度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奠定了基础。难以突破的问题仍然是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和不均衡现象、区域内产业向心力不强、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性、营商环境差异带来的制约性等。基于共享价值形成一个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必须在全力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核心带动、建设要素统一市场、提升营商环境“小气候”等方面创新发力,从而才能实现推进“一地六县”崛起成势的目标。

关键词:一地六县;省际毗邻;产业生态圈

生态圈概念源于生物学,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体系的统合整体。所谓产业生态圈,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以某产业为主导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产业多维网络体系,体现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布局形式。产业生态圈不是传统的要素、资源、政策优势的简单叠加,而是作为有机组合来不断增强一种产业、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产业生态圈建设成为区域竞争的优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因不断制度创新和产业协作成为热点,在长三角另一省际毗邻区“一地六县”因为加上安徽元素而受到媒体热捧,“一地六县”合作区将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而成为省际毗邻县域合作的又一新样板。共求最大公约数,共画最大同心圆,推动“一地六县”崛起成势的关键,就是基于共享价值形成一个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一、“一地六县”产业生态圈基础条件

(一)区域合作有天然基础

位于长三角腹地,苏浙皖三省交界的“一地六县”,规划面积9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8.59万人,苏浙皖省际边界的宜兴、溧阳、长兴、安吉、广德、郎溪相互嵌入、犬牙交错,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功能区块,“一地六县”因为有了上海的“飞地”白茅岭,而成为长三角沪苏浙皖所有成员都齐全的“小长三角”,让安徽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找到了实现路径。

“一地六县”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或几何中心,因不同的行政隶属,各县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生态治理呈现差异化、互补性,地缘相近、人员相亲、文化同根、心理相融,区域内多层次跨省合作由来已久,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尤其是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区域,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4.3%,生态条件、环境状况、景观风貌同质同源,良好的生态优势也为产业融合绿色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区域合作有路径基础

2018年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安徽省时任主要领导首倡在省际毗邻区建设合作区,来强化上海的龙头带动,形成区域产业协作,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得到与会领导一致响应。青吴嘉快速行动,推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制度创新赢得实效。安徽省不甘落后,以做实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先导区,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进了“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

在2020年6月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推进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在“一地六县”省际毗邻区域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会上,安徽宣城市与浙江湖州市,江苏常州市、无锡市,以及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省、市层面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2020年7月,在首次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上,成立了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制造联盟并发布安吉共识,为“一地六县”产业集中合作区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2021年5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二十条”相关政策措施,提升要素保障供给,大力支持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建设。宣城市正积极地把“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推进。

(三)区域合作有产业基础

从产业发展看,合作区内产业业态丰富,既有差异互补也有相同集群。如宜兴有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溧阳有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江苏时代,长兴有电池龙头企业天能集团,安吉有新能源吉利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也是广德、郎溪的支柱产业集群,“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必然推动电池上下游企业加大协作、融合。宜兴创新设立了中宜环境医院,从咨询、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到实施、设备供应、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延伸了环保产业链服务链,郎溪县开发区内也有家环保产业得奇产业园,是为周边二十多家企业进行表面镀锌处理,作为环保产业链中的一环,得奇产业园在做强自身的过程中加强了与宜兴环保企业的协作。郎溪县下吴村自然嵌入溧阳天目湖境内,在苏皖合作示范区背景下,两地探索生态治理的补偿机制,利用安徽农业改革“大托管”试点,由天目湖镇整体托管下吴村农田,进行高效农田建设和融合开发,并对下吴村的青虾退养给予一定补偿。

二、“一地六县”产业生态圈现状分析

(一)产业分工协作不足

“一地六县”区域内产业层次结构从整体上看其关联度及协同度不高,区域各地支柱产业集中在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上,造成产业发展趋同,出现较为集中的区域产业同构情况(见表1)。

产业布局雷同,没有实现错位发展,一方面相同产业容易出现恶意竞争,另一方面浪费了资源,不利于分工协作。如华菱精工在宣城郎溪培育上市,但产能却布局和释放在“电梯安装之乡”的江苏溧阳电梯产业园,安吉、溧阳、郎溪多地都在致力于做大做强电梯产业,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竞争合作格局的空间。

“一地六县”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技术研发的不平衡、人才布局的不平衡等方面,尤其体现在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分布上的不均衡性(见表2)。

(二)产业缺乏区域向心力

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宜兴、溧阳、长兴、安吉、广德和郎溪都各自位于不同省份的边缘地带,“一地六县”中,隶属上海都市圈里的有宜兴、溧阳、长兴、安吉,隶属杭州都市圈里有长兴和安吉,隶属南京都市圈的有溧阳、郎溪和广德,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是外拉力最强有力的保证,再加上同时受上海、杭州、南京都市圈辐射所形成的外拉力,会极大减弱“一地六县”区域产业合作的向心力,“一地六县”没有形成自身的区域核心。

(三)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性

部分生产要素会持续流入产出水平较高的地区,催使集聚效应形成,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要达到要素空间优化的前提是消除市场分割以及地方保护。“一地六县”是典型的省际边界县市,长期存在行政区域间的制度壁垒,再加上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相对有限,要素流动需要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来逐步改变要素市场流动受限的局面。

(四)营商环境差异带来的制约性

从营商环境“软实力”的角度,“一地六县”各地在招商政策、项目落地时效、为企服务各项指标及办事流程的优化再造、干部观念担当作为等方面明显存在差距;从营商环境“核心硬件”的角度,虽然各地“云服务”水平都有显着提升,但“一地六县”各地在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政策精准推送能力、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性。

三、“一地六县”产业生态圈优化研究

一体化产业生态圈是一个系统,包括产业组织、基础配套、产业要素、产业生态环境等子系统,涉及区位交通,产业集聚、人才资源、环境因素,这也是影响企业选择落户的重要因素。通过各要素有机组合和功能的综合效应,来发挥出政府政策作为产业生态圈的引擎作用,而基于共享价值推动“一地六县”形成一个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正是本文思考的关键。共享价值体现在共同、一体、互联、共享、统一、一致等关键词和做法上。

(一)全力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

面对产业同质化和不均衡现象,全力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避免盲目的竞争与资源的浪费,实现竞合发展。

1. 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协同

欠发达县域做强产业是竞合的前提条件,鼓励各县市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制定产业投资政策,增强对企业落户的吸引力。竞合的核心是合作、共建、共约,体现在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的目标上,主要方法如探索合资建立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鼓励“一地六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项目共引”,推行以“飞地”方式落户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协同目标,就是共同打造整个“一地六县”区域的消费、研发、制造产业链闭环。加强区域联动和园区合作共建,积极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升级,针对性促进产业链在“一地六县”实现嵌入分工、创新协同。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突出“连通性”,基础设施统筹共建。要谋划好“一地六县”交通、电力、水利、数字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实现外部通道有序连通,内部交通更加通达,航道航线不断优化,环保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以改善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3.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公共服务领域,突出“便利性”和“共享性”,深化公共服务部门的协商合作,研究、出台、实施医疗、养老、交通、环境治理等领域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在异地就医、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

(二)全力推动区域核心带动

苏浙皖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实力弱小、相互联系有限、空间经济结构松散,急需遴选核心城市,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以推进“一地六县”区域的快速发展。

1. 推动产业强市宜兴的区域龙头带动

“一地六县”区域核心带动,体现在很好地发挥苏南宜兴的产业龙头作用,积极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落后县市主动去配套、融入发达县市产业链,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如宜兴市环保产业集群交易成本内部化的对象也从实物形态的中间产品转变为更加虚拟的咨询、检测、推广等服务,打造出“环保”医院的服务品牌,延伸了环保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宣城郎溪可以加大培育得奇环保产业园,通过同宜兴环科园协作,构建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圈,形成产业链各节点上的“组团打拼”,促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享经济”的产业共生模式。

2. 发挥上海元素白茅岭的品牌影响力

大旅游深度合作,签订旅游业协同发展联盟协议,制定旅游协同发展相统一的政策体系,共同推介旅游线路,共同策划旅游营销活动,打造“一地六县”全域旅游大格局。借鉴安吉余村、长兴水口乡、宜兴白塔村绿色发展经验,通过拓宽转化通道,将原本闲置、零散、无法估值的绿水青山,转变为更高价值的金山银山,全面聚焦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新模式,创新推出“帐篷经济”“咖啡经济”等新业态,来实现同样以绿色为本底的安徽乡村振兴。通过做强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一地六县”,把以白茅岭为中心的“一地六县”打造成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康养与居家养老的优选地。

3. 找准自身优势、彰显特色发展

“一地六县”各地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自身优势,准确定位自己的特色产业。尤其是欠发达的县域不能形成路径依赖,更不能坐等和幻想带头大哥的帮衬,只有夯实自己县域的产业基础才能参与“一地六县”合作区产业上的分工协作。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光明食品集团的绿色发展基地,白茅岭农场围绕“5个生态+”模式:生态+茶业、生态+林业、生态+蓝莓、生态+农旅、生态+康养,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宜兴以做强实体经济为根本,在继续做大做强以线缆、环保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体系的同时,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新一代产业体系有序构建。“十四五”期间,溧阳集中精力打造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电网、智能装备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致力塑造“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体系。长兴、安吉、广德、郎溪也在围绕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积极做实做强自己的优势产业集群。

(三)全力建设要素统一市场

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迫切需要提高生产要素的可贸易性,通过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在制定“一地六县”规划上要体现整体利益的最优化,追求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和惠企政策、产业扶持的最大实效,以统一大市场建设来实现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目标同构、战略雷同、政策相似、措施拷贝,体现政策的“扳机”作用。

1. 完善投融资政策和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民间投资基金,建设跨区域的银企合作平台,健全资本市场;创新税收和金融等相关政策体制,探索产业县域化,来保证招商引资企业在实现资源资本化过程中,利润和税收留在企业当地,从而保证县域的财政积累和老百姓的利益分享。

2. 建立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

打破区域界限,共蓄“人才池”,在“一地六县”布局“人才飞地”,设立“一地六县”专属的“人才码”,实现高层次人才“一人一码”的多场景同码应用,避免人才竞争。

3. 建立自由流动的技术市场

通过设计生产、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产学研合作等等可实现技术的流通和转化。突出科技联合攻关,把“一地六县”打造成技术交流高地、产业应用高地。

4. 建立自由流动的信息市场

共建区域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以解决技术验证和推广,形成应用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形式,以解决长三角线下专窗审批的麻烦,让“一网通办”真正能联通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好赋能区域内实体经济,实现“一地六县”大数据开放应用。

(四)全力提升营商环境“小气候”

推动“一地六县”区域营商环境“小气候”系统性提升,需要在干部思想观念、政策机制、优化服务等方面加倍努力。

1. 突出思想观念上的全面融入

开展大调研、大培训活动,通过选派干部到沪苏浙异地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真正感悟和习得发达地区干部身上所展现的视野开阔、理念超前、思维创新、举措管用等优势特点。

2. 实现体制机制上的等高对接

根据自身优势,集成各地在招商、惠企、服务上的好做法,等高对接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会商与协调机制。

3. 实施营商环境上的联建互通

加强“一地六县”取长补短,联勤联动,大力实施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监管执法联动、市场信息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市场发展互融。

4. 推进服务实效上的优化创新

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改革,提高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科学地设置项目审批流程,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持续挖掘市场主体增长点,创新服务方式。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一地六县”在产业融合、竞合的过程中,发展不可能各自为政,而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宣城郎溪广德要进一步立足自身优势,精准“适配”“一地六县”创新共同体,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深化与“一地六县”各县市的深层次合作,全力推动“一地六县”做成一片森林式的产业生态,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绘出精彩的安徽宣城篇章。

参考文献:

[1]肖红军.共享价值、商业生态圈与企业竞争范式转变[J].改革,2015(07)∶129-141.

[2]袁政.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J].学术探索,2004(03)∶36-37.

(作者单位:中共郎溪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