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发展地摊经济一度成为各城市缓解就业压力、稳定民生的重要举措。2022年,国内疫情基本稳定,经济生产基本恢复正常。目前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经处于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热度逐渐消减。基于此,该时期的地摊经济政策与疫情暴发初期已有很大不同。文章采取桌面研究的方法,选取国内较具代表性的不同规模城市,研究后疫情时期大中小城市相关的地摊经济政策特点及差别,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占用公共空间;地摊经济;城市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09-0068-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9.068

后疫情时期,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失业等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地摊经济身份临时合法,生存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城市差异化是地摊经济精细化发展的基础,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情况不同,地摊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也不同,地摊经济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文章主要针对大中小城市地摊经济政策做了简要例举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 城市地摊经济的概念

地摊经济一般是以摆地摊的形式而获得收入,形式可以是流动小车或固定地点的摊位,经营品类主要包括早夜市的小吃和美食,全天候经营的各类小商品和农产品,也有商家借道经营的形式,故而地摊经济也被称为小店经济——《2020 年中国地摊经济行业研究报告》。

地摊经济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从古到今,地摊经济一直都在市井中散发着勃勃生机,对于社会底层民众来说,这种城市中的边缘经济具有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等诸多优点,极低的沉没成本使得地摊经济成为底层民众最基础的“保命手段”,尤其在经济环境严苛的形势下,地摊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必然。

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疫情特殊时期提出了复苏地摊经济的倡议。笔者认为,该倡议是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延续。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方式无非两种:开公司,摆地摊。此前各地的帮扶政策集中于对小微企业的资助,进入 2020 年后,属于小微经济的地摊经济兴起。国家要发展小微经济,地摊经济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形势。它基于社会底层民众的需求,群众基础庞大,如何管理和引导这种经济形式,是政府扶持政策的主要考量。

2 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的特点

2.1 特大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的特点

从政策上来说,大中小城市逐渐趋同,规模不是影响政策的最大因素。但具体到每个城市,依旧有一些特点值得挖掘。本部分选取广州、上海、西安、南宁四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特大城市,分别研究了四个城市的地摊经济政策特点。

2.1.1 积极引导,政策先行

广州作为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一向是政策的先行者。2020年广州及周边城市应势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地摊经济的运行。政策上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规定在七种情形下允许商家借道经营,同时允许流动商贩入场入室入点经营,以此来解决部分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

广州的地摊经济政策体现了“地摊经济或许未必适合每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要求,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审慎态度,先制定政策,进而引导市场行为。

2.1.2 因地制宜,轻罚重管

作为国内一线城市,上海于 2020 年针对商户提出“轻微免罚”制度,指导地摊经济落实管理、实施商户自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但上海此政策并未对个人开放,换句话说,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考虑,上海市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只针对商户。

2.1.3 精细管理,积极推进

相比之下,西安市的地摊经济政策体现出的是城市管理的智慧。西安市是十三朝古都,老街随处可见,地摊经济也是西安较为常见的经济形式。对于老城市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提前规划、有序经营,做到精细化管理。因此,西安市地摊经济政策更多地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开辟临时摊点方面下工夫。

2.1.4 协调发展,联动保障

地摊经济虽然属于小微经济体系,但因其涉及产品种类繁多,产业链十分复杂和庞大。从原材料供应、工具提供、管理规范到环保处理、品牌宣传等环节,往往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生态圈,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政策实施应涉及各个方面。在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地摊经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带动其他商业的发展。

2.1.5 北上广深大城市收缩地摊经济政策

作为特大城市中的“一线顶流”,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从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摆摊”浪潮中迅速冷却只用了五天。

2020年 6 月,上海财经杂志明确“地摊经济”应持有审慎态度,尤其在政治、经济上更具特殊功能的超大型城市。《北京日报》也发文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此后,广州、深圳主流媒体也发文称需理性看待地摊经济。接着,央视媒体也发声明确反对在一线城市推行地摊经济,称此举违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资本的反应更加明显,在上述媒体发文之后的一周,“地摊股”全线下跌近 5%,如港股五菱汽车,开盘一度跌超 30%,截至收盘,股价下跌逾 20.63%。

2.2 大中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的特点

2.2.1 科学规划支持

人流量是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小商贩为了获得更多人流量而选择违规占道经营,而地摊经济遭人诟病的主要方面便是在违规占道经营和影响周边环境上。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政策支持给予科学的规划。对“可摆摊”地点的控制是科学规划支持的重点。例如四川绵阳就采用科学划定区域、明确经营范围、规范服务管理等措施为全市设置的临时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地摊经济的活力。

2.2.2 审慎包容监管

内蒙古包头市实行的政策主要集中于强力监管并引导地摊经济形成示范性街区,将摊位合理化,优化准入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对不占用公共空间、不侵害他人利益、不破坏城市卫生的地摊经济持包容态度。同时允许临时越门经营和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存在。引导各类业态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城市居民就业机会。

2.2.3 因地制宜发展

不少城市通过设置步行街或潮汐街道的形式为地摊商贩提供经营场地,以解决经营设施缺乏等问题,实现城市地摊商贩的规范化管理,令市民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有部分城市认为“没有刚需市场”“无需开辟地摊经济”。按需发展地摊经济,是大中城市体现出的另一个特点。

2.2.4 鼓励灵活就业

陕西省铜川市采取“双班”模式运营。白天以蔬菜水果、日用品、工艺品等赶集式业态为地摊经济主要模式,夜晚则变身小吃、大排档等夜市经济,这样无形中为双倍数量的人员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通过政策鼓励民众灵活就业,为地摊经济注入活力。

2.3 小型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的特点

2.3.1 城市差异巨大

部分较为先进的小城市为了加强空间治理,在地摊经济政策上以空间作为治理的切入点, 推动整个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达到城市善治。而部分城市的地摊经济常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构成不稳定,经不起考验。

2.3.2 地摊经济常态化

根据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统计局数据,该县设立的地摊点日均销售额 38000元,每月拉动消费增长 110 余万元,全年促进消费增长 1200 万元左右,带动新增就业 270余人。

从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地摊经济投资小(如吴堡县地摊经济投资仅 10 万元),但投资产出率极高,撬动市场经济效果明显。对于类似的小县城,政策上更易偏向将地摊经济作为常态化内容进行设定,将地摊作为整个城市的特色进行规划。

3 城市地摊经济政策差别

3.1 特大城市与其他规模城市政策差别

后疫情时期,特大城市经济持续恢复,韧性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前,稳步向好。地摊经济对于带动特大城市经济回温的作用发挥有限,且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阻碍,故而在特大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中,对于其开展形式、适用人群、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诸多限制。

与其他大中小城市相比,特大城市“互联网+”意识不断增强,数字化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其相关政策中将数字化建设与地摊经济管理相结合,融入数字化技术的地摊运营管理模式成为新趋势。

3.2 大城市与其他规模城市政策差别

对于大城市来说,其经济较中小城市繁荣,对地摊经济增加就业、带动经济恢复的作用依赖性较小,更注重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完美融合。故而在后疫情时期,除了各省份、城市的趋同政策外,其更注重空间规划、环境保护与文化建设。

与中小城市相关政策相比,多数大城市的政策建议能够做到“一区域一方案”,给出总体布局与引导,提供相应的优惠与保障措施,注重人性化和柔性化城市管理建设。

3.3 中等城市与其他规模城市政策差别

虽然各个省份、城市都强调“一区域一政策”,特大城市、大城市一般都能够制定出独立且明确的政策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当中进行整体规划;但中等城市与小城市在政策出台方面,多数将其包含于其他产业政策中,具有分散性。

但没有独立的政策建议不等同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规划不可取。大部分中等城市根据所在省份出台的政策,借鉴一线城市政策,因地制宜地对自身地摊经济发展做出规划。比如,铜川市海拔适中,日照充足,降水量大,昼夜温差大,是我国大樱桃生长的好地方。故而在樱果飘香的印台区,设立了中国樱桃进行专用的便民综合销售点,樱桃销售情况喜人。

此外,中小城市更关注地摊经济恢复经济与带动就业的作用,盘活现有的地摊市场。与小城市不同的是,中等城市能够更好地解决地摊经济扰乱城市秩序,有损市容的弊端。地摊经济一方面关系到民生和就业,另一方面反映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文明程度,如何在规范进行引导的同时做到有序开放,是其制定地摊经济政策考虑的首要原则。

3.4 小城市与其他规模城市政策差别

与其他规模城市相比,小城市规模小,常住人口少,在地摊经济的落实上反而更为到位。城市内各部门通力合作,策划促进经济发展的各类活动。小城市想要加速城市建设,就不能错过企业发展地摊经济管理这一机会。如嘉峪关市的地摊经济政策就更强调“保障性”,主要立足于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全的治安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4 对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的建议

4.1 贯彻落实“一区一政策,一县一规划”的原则

“一区一政策,一县一规划”,其核心在于实施精细化政策以促进地摊经济发展。不同的省份城市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规划、文化气质等,大中小城市都应结合自身特性,判断是否需要且适宜发展地摊经济、如何发展、发展到什幺程度等。切忌搞“一刀切”,避免“一管就死,一管就乱”,明确地摊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出台相应的政策条例。

4.2 地摊经济数字化,助力城市智慧化

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地摊运行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一方面,地摊的运营管理更快捷和更便利,所需时间成本尽可能减少;另一方面,现如今各省份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能够与地摊经济的运营相结合,减少机会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地摊经济营运模式进行改造并赋能。平台商家可以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信息技术,不断对供应链以及网络平台架构进行分析、优化和整合。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摊主,可以利用微信等数字媒体工具,构建基于摊点经济的流量社区。构建起社群,便有了规模效应,带来的将是可观的流量变现。

借助“互联网+地摊经济”模式,城市能够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构建集政府智慧管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等新技术手段为一体的城市智慧商圈,提高其商业的数字化水平。

4.3 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并且进行网格化管理

各省份城市在政府的领导下,多部门联动,以人性化为原则,制定出地摊经济管理措施,大力引导地摊经济规范经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前地摊经济分散难以统一管理、实施监督的困难,城市相关部门能够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数字化网格管理来解决。大数据信息平台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对地摊经营的追溯和监管,便于及时地疏散引导,提高城市治理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宋对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大中小城市地摊经济政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1(19):32- 34.

[2]杨帆.后疫情时代大中小城市地摊经济政策差异化研究[J].中国商论,2021(14):18- 21.

[3]王喜琛.新冠疫情后地摊经济的意义及实际效益研究[J].现代商业,2021(23):21-23.

[4]郭平. 后疫情时代我国地摊经济发展解读 [J]. 经营与管理,2021(4):184-187.

[5]张歆玮,张明辉,杨正祥,等.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中国市场,2021(32):34-35.

[6]王媛玉.关于城市地摊经济及其管理难题的探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现代城市研究,2021(2):2-7.

[作者简介]高子童,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