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晓英 刘 昊

一、降本增效对卷烟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化改革步伐地不断推进,能源成本、环境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急剧上涨,控烟履约力度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卷烟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只有牢牢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是内功”的基本定位,把“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严控费用、提高效益”的精益理念和目标导向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积极应对现阶段经济形势带给卷烟企业发展的挑战,才能带动卷烟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快速增长。

二、卷烟企业推行降本增效存在的困难

(一)企业成本效益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卷烟企业属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老牌企业,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常常受到传统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局限性。在卷烟企业传统成本控制活动中,一味地采用节约产品生产原料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会使卷烟产品的质量下降,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收益的下降。因此,只节约经费投入会引发企业产品、设备更新缓慢,逐渐拉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并不利于卷烟企业的战略长期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卷烟企业逐渐认识到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必然关系,开始将降本增效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但企业对于卷烟生产降本增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成本下降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卷烟企业推行降本增效缺乏内生的长效推进机制

降本增效工作不仅需要统一的目标、意识,更需要高效落实的推进机制。由于降本增效工作的综合性、专业性,以往企业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时往往缺乏系统性,缺少内生的长效推进机制。具体体现为:一是降本增效的目标并未融入企业各部门方针目标,并未与企业已有的战略目标、产品定位、人才培养等工作协调开展;二是降本增效采用一阵风的活动方式,活动目标大小不一,活动内容零散、活动方式各异、活动参与者不固定,无长效机制;三是降本增效工作专业性强,员工对其认识不足或不统一,特别是工业企业的一线员工并未认识到降本增效与自身岗位工作的关系。

(三)卷烟企业降本增效参与主体范围有限、推进方式单一

一般情况下卷烟企业参与降本增效的主体多为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企业的业务员工、一线生产者的主体作用并未发挥出来。例如,企业的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中较少考虑成本因素,企业的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较少考虑销售成本,企业的一线员工在生产制造中对原、辅程材料耗用关注度不高,企业物流人员对物流成本关注度小,企业的检验人员在检验效果与检验成本之间往往倾向于检验效果。

卷烟企业降本增效的方式也较为单一。财务部门往往采用预算控制、支出控制两种方式。预算控制、支出控制能够适度降低企业费用支出,但挖掘范围、推进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发挥深度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精益管理的目的。

三、卷烟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以企业战略为中心的降本增效实现载体

天津卷烟厂以 “干事育人”为起点,经过多年建设,探索形成“目标、创新人才、数字化”有效联动的创新机制,构建“降本增效”理念落实的土壤,也是员工参与企业降本改善的路径。

1.定性定量分解“提质降耗”目标,牵引降本活动开展

天津卷烟厂近年来围绕提质降耗这一“命题”定性定量设立目标,从上至下引导降本活动的开展。“十二五”期间,从质量、效率、队伍、成本四个维度,拟定了21项优秀卷烟制造工厂评价指标,将成本纳入企业方针目标管理,牵引“十二五”期间创新活动的开展;“十三五”规划中,企业以创建“品牌驱动型优秀卷烟制造工厂”为指引,将“135N”工作方针分解为75项重点任务,逐项描述定量、定性目标,并探索性提出运用经济语言“描述”创新过程,为推进创新活动围绕成本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战略分解,员工努力方向与企业 “降本增效”要求协调一致,引导员工围绕目标背后各项支撑性工作水平的提升开展创新活动。

2.丰富、优化参与路径,提升做“事”的成效

一是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探索适时增加创新载体,丰富员工参与途径的多元与活力。在战略目标的牵引下,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先后设立QC、技术创新、质量改进、节能项目、精神文明建设、班组管理创新等载体、精益行动/建议、专业研究课题、关键项目创新载体,不断为企业员工这一 “内部客户”搭建适宜的创新活动路径。工厂的创新平台纵向有深度、横向广覆盖,创新载体各司其“职”:以专业研究课题/关键项目等工厂创新活动为载体,支撑关键性、根本性、长远性工作的深入研究;以质量改进、节能项目、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条线创新活动为载体,推动专业化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以精益行动/建议、QC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为载体,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将全员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之中。

二是在创新平台管理方面,集中管控与自主管理相结合,推进创新平台高效与规范。一方面,工厂集中管控创新平台,统筹考虑各创新载体的不同特色,制定并完善《创新活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纲领性管理文件,推进创新平台的集成高效;另一方面,各项创新载体采用自主管理,制定、完善适宜的管理流程,发布《精益行动/建议评价激励办法》、《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细则》、《专业研究课题及关键项目管理规定》等9项载体管理细则,使每一项创新载体均有对应的管理要求,规范有序。

3.以人才建设机制为驱动,实现“人”的快速成长及循环机制

企业以人才机制为驱动,衔接创新活动与人力资源接口,实现“人”的成长;以业绩分的转化与应用为桥梁,发挥创新平台与人才机制的合力作用,形成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激励”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目标管理

要将降本增效纳入企业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要按照层级和类别制订清晰明确的降本增效目标体系,确保重点突出、全面覆盖、职责清晰、目标适宜、层层落实,实现降本增效,人人有责;要加强降本增效目标的动态追踪和绩效考核,在降本增效落实的各个环节加强监测和分析,在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评估和检查,对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目标完成;要将降本增效的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绩效考核,进行相应的奖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的热情,鼓励各个环节、各个节点的改善,倡导全面的降本增效。

(三)企业全员改善平台植入降本理念

1.开展成本主题活动,探索精益成果经济属性

企业探索性开展主题活动,以“算一算”、“比一比”、“找一找”为起点,围绕产品实现这一核心价值过程,结合成本专家团队推进成本核算模型的应用,使员工学习如何运用成本语言描述生产过程。首先,企业组建成本专家团队,指导协助员工“算一算”已有改善成果的经济效益,回顾改善前后的“数量”变化,改变解决问题凭感觉的现象,培养员工成本眼光;其次,“比一比”各部门、各成果降本增效参与度及效果,交流借鉴经验,对比寻找差距;同时,开展“找一找”浪费点,按原材料成本、能源费用、维修成本、工时成本及等待、库存将日常作业分类,为员工提供12大类,60小项可能产生的浪费目录,发挥全员智慧聚焦节流,寻找浪费,挖掘内部降本增效潜能。

2.厂级领导现场验证,高效活力搭建擂台与展台

企业着重通过各项措施激发员工参与降本活动的热情。每季度,厂级领导及各部门一把手深入生产现场逐项验证候选成果,详细了解员工改善的触发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为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与应用指引方向。同时,制作《精益成果小册子》,突出标注降本增效专项提案。现场验证既是高效活力的擂台,又是传递尊重与认同的展台。截至2017年9月,厂级领导已经连续11次面对面“品尝”改善成果,与员工的直接互动不断为精益改善活动增温,同时,也有力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

3.宣传范围与形式再创新,保鲜全员改善氛围

企业抓牢面孔宣传这一宣传要点,开展多角度宣传活动,为降本增效活动造势,增强主人翁精神。

一是在工厂展板、企业号同步开展“精益节约、降本增效”主题的群众性创新成果展示,集中展示9项代表性的降本增效专项提案,设立降本小贴士,提供成本知识,启发员工持续改善;二是设立部门展板竞赛展示,对工厂降本增效专题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及宣传,营造全员降本活动氛围,激发各部门对比借鉴,寻找差距,共同进步;三是以提案人为核心,展示最新专项提案,展示各项具体行动的过程及效益测算过程,灵活多样激发员工参与感、荣誉感;四是运行“我最欣赏的精益成果”专栏,厂级领导亲自撰文推荐优秀精益成果。

(四)企业降本增效典型案例

企业员工通过多渠道的参与,从原材料、能源、设备、人工等生产要素增值出发,开展了多项降本改善,成效显着。

1.管理人员系统思考,合理改善大幅度降低成本

生产管理人员通过制定胶辊清洗新模式,将胶辊锈蚀速度由原来的不足一周延缓至三至六周不等,减少残烟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合计节约成本149.1万元/年;管理人员对工厂班组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班车运行次数,提高成员饱和度,全年预计节省运费33.53万元。

2.思路巧妙、典型创意,提升效率

卷包车间员工攻克难题,自主设计细支烟齿形带轮,使企业产出的凤凰细支烟设备顺利通过验收,圆满实现凤凰如期上市;制丝车间员工从现场出发,设计的叶片加料机高压喷清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加料润叶筒壁粘料问题,既节省了原料,又稳定了加料润以后的物料品质;卷包车间员工设计的ZJ112蜘蛛手总成更换皮带专用工装能快速、便捷、有效地对蜘蛛手传动皮带进行更换,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减少了更换蜘蛛手皮带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卷包车间员工设计拉带更换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安装便捷,使得挡车工更换拉带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丝车间员工通过调整压差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降低了因误报造成的HDT无效停机,提升了HDT设备使用效率,提高了HDT生产运行稳定性;卷包车间员工在滤棒接收器附近增加清洁风装置,巧妙利用设备本身现有情况,快捷疏通滤棒通道,减少了登高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3.员工改善全景展现,提效率减消耗,多角度降低成本

一是疏堵结合,降低原材料成本。制丝车间员工在系统查找跑冒滴漏位置的基础上疏堵结合,解决堵烟、原料堆积问题,减少生产中烟末、梗丝的消耗,共计产生经济效益7.68万元;卷包车间员工改造桶装材料的吸管切口,方便、快捷将辅助材料吸取干净,减少材料残留,全年节约成本13.42万元;二是修旧利废,精准维修,延长高价零备件使用周期。制丝车间员工对切片机刀片刃口进行局部改进,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将原有40个工作日左右的使用周期延长至2个月,经估算可节约成本10.37万元/年;卷包车间维修员工创新阀岛维修方法,针对性更换损坏部位,延长了阀岛使用时间,经估算可节约成本12.2万元/年;三是管控设备运行的 “一头一尾”,降低能源消耗。动力部员工对饮水机加装智能控制器,减少饮水机内频繁加热,节约能源费用1.15万元/年;工艺质量科员工优化检验仪器使用流程,精细化管理仪器,减少设备待机耗电,节约能源费用1.12万元/年;四是设备维修系统升级,研制工装增值维修时间。技术骨干对GD包装机小包美容器设备系统升级,对关键部位及问题进行改进,节约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节约成本7.2万元/年;卷包车间员工设计更换ZJ112牌印胶辊工装,实现胶辊与牌印位置一次调整到位,减少胶辊与牌印位置的调整时间,提高维修效率,节约2.8万元/年。

4.“微改善”提高效率,量变积累凝聚软实力

卷包车间员工自制烟条提取器和材料结算尺,解决了操作工结束生产时取烟和盘点材料的 “麻烦事儿”,成果创意新颖,立足本岗提升工作效率。

以上案例是工厂万余项精益成果的一部分代表,还有更多的改善成果涉及产品、质量、安全、设备、效率及管理等全方位工作,均体现出了员工可贵的改善意愿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