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艳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引言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并开始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至此,中国农村建设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要求我们建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同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描绘了未来农村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战略部署上的高瞻远瞩和与时俱进。

关于乡村旅游的释义,业内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从国际认同角度来看,比较受业内认可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指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独特卖点,强调了乡村的本色是其乡村性,为后来乡村旅游的产品规划和营销指明了较鲜明的道路[3];二是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体验、学习、逗留的过程。此定义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范畴,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的方向。国内学者们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做出了自己的界定,更多体现在乡村文化、逗留活动、体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描述。综上所述,业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以较为丰富的体现出来,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理论更迭而愈发完善。

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起跑点,更是乡村旅游的最终落脚点。乡村振兴是一条集生态保护、农村经济、精神文明、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建设的综合性道路,更是一条多元化的道路。乡村旅游不仅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更包含了深厚的乡土文化和生态文明,现代文明和乡土文化的交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沃土。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产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笔者从乡村旅游视角探寻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意义、实现方式,并从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着手,寻求解决对策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长远意义

乡村旅游正在形成新的乡村经济增长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乡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发展的推动前进,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少。随着乡村旅游的出现,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旅游业一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同时,旅游业也被认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城市观光还是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助力都十分明显。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推动着乡村经济产业升级,也为从事旅游相关服务的村民带来经济收入,更有甚者由完全依靠土地经营收入转变为依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作为乡村经济收入的新来源,乡村旅游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新的乡村经济增长极。

乡村旅游为建设美丽的新农村提供了契机。新农村建设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方面。数年前,为发展工业一味追求低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从城市迁到农村,大面积的工厂和作坊开始拔地而起,农村一度成了 “脏、乱、差”的代名词[4]。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实在得不偿失,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美丽新农村建设”被提上日程,而乡村旅游为美丽新农村建设提供契机。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村民在政府组织下开始“打扫屋子”,乡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重污染工厂开始关停整改,农家小院绿树成荫,从前的乡村焕然一新。

乡村旅游催生出“返乡土文化”的热潮。城市发展的高人口密度、高消费、高污染迫使城市人开始“逃离城市”,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最大的需求动力。借助乡村旅游的平台,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乡土文化开始重新得到认识。乡土文化的回归一方面是由于城市高压越演越烈,大众的“乡愁”再次被唤醒,另一方面则离不开乡村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变需求动力为供给源泉,向大众输出早已“去其糟粕”的乡土文化。

二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回归乡村。乡村旅游要在农村走出独特的路子,必须依靠工业和城市的帮扶。农副产品不仅要自给自足,也要营销推广、包装入市;生态养殖不仅要保留其原生态和纯天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基础建设设施要齐全,但不能华而不实、铺张浪费。利用工业的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依托城市大量的旅游需求增加乡村旅游客流量,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精准扶贫方针战略都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5]。

二是走特色乡村旅游道路,拒绝千篇一律。随着乡村旅游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区域经济短暂攀升,也有各小镇雷同、低层次旅游项目泛滥的问题。乡村旅游的规划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决策,一些地区为了尽快将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不顾自身条件,一味模仿、复制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最终旅游开发只是“昙花一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导致旅游项目并不持久,一些待规划的区域和项目沦为“烂尾楼”。不仅是劳民伤财,更是浪费公共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应当与当地旅游资源相匹配,抓住资源的独特性进行发挥,切忌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三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旅游的均衡发展[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旅游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层次已不再是粗放型、低层次的娱乐项目,而是转向深层次的休闲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十分有必要,一批更富有特色魅力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民宿、乡村度假区、田园主题乐园、乡村俱乐部等旅游产品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焦点。

三 如何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

乘着信息化时代的东风,让乡村旅游成为城市的“解压包”。匆忙上班的人群、高楼林立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流,仿佛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特征,这种发展也导致了城市的高污染、高压力[6]。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乡村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绿色健康美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大城市,趁着节假日来到乡村寻找新鲜空气、绿色美食、生态风景。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各种网络平台为旅游景区景点宣传提供了机遇,比如最近凭借着一段十秒钟的微笑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藏族小伙丁真,如今他已成为自己家乡四川理塘县的旅游大使。各省旅游官媒为了宣传家乡旅游,纷纷向丁真发出欢迎游玩的邀请。一时间,关于各地旅游宣传的新闻层出不穷,而丁真的家乡四川省理塘县更是创下了比往年国庆黄金周多两三倍的机票预定量。这种良性的竞逐给旅游发展提供了温床,也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的传播力量。过去乡村网络不发达,无法获取外界的丰富资源和信息,乡村旅游全靠近距离游客相互推荐或者当地纸媒等传统平台。如今信息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村里也实现了全网覆盖,给乡村旅游宣传带来便利[6]。不仅如此,农村的土特产还可以通过便捷的物流快递到全国各个城市,让城里人也能随时吃到绿色健康的农家食品。可以说,信息化时代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借助网络和物流,乡村旅游将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守住乡土文化,弘扬乡村正能量。中国自古便有“落叶归根”的说法,更有许多有关“乡愁”的文学典籍,其中不乏乡土文化的影子。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一些农村原有的风俗习惯已逐渐摒弃其糟粕,人们到乡村旅游看到的不是“脏、乱、差”,而是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农村也开始“讲文明、树新风”,学历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个别特色村寨将传统手工艺品推广传承。农村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就可以经营农家乐、副食店、特产售卖点等旅游相关产业,农村人开始接纳城市游客,认同旅游为当地带来的良好效益,并愿意向游客分享农村人的生活日常。这种城市、农村的良性互动不仅缓和了地域矛盾,对于不同地方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促进作用。我们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重视文化的传播,更要重视乡村边缘化地区的文化发展,弘扬乡村正能量[7]。

紧跟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不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催促着地区经济的进步,若不紧跟潮流,就容易淹没在时代浪潮中。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需要在信息方面力争上游,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针政策都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密切联系。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脚下的道路已村村相连,精神的道路同样不可遗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乡村振兴”的道路,正是目前乡村旅游响应国家政策的体现。只有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乡村旅游才能在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