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重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不仅临床发病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公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但由于溶栓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造成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寻求一种更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的治疗方法一直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依达拉奉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结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均经详细病史采集、相关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修订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10~48 h,均无脑肿瘤及其他脑部病变史,无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史,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及慢性肝肾疾病,近期无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无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异常,无药物过敏史。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小剂量依达拉奉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2~77岁,平均(64.74±11.48)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8.62±13.46)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平均为(18.45±2.38)分;大剂量依达拉奉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63.67±11.1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7.32±12.94)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平均为(17.85±2.16)分;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33~74岁,平均(63.48±10.3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7.15±13.82)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平均为(17.55±2.27)分。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糖、降脂、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小剂量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2次/d。大剂量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2次/d。所有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对治疗后2周、4周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分率>90%;显着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分率为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分率为18%~46%;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分率<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着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2周后,小剂量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小剂量依达拉奉组和大剂量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剂量和大剂量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2周后和4周后三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小剂量依达拉奉组有1例出现肝功能障碍,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大剂量依达拉奉组有2例出现肝功能障碍,8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小剂量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造成的半暗带区细胞迟发性死亡,往往导致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神经细胞钙的内流等一系列异常反应,是引发脑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2]。氧自由基的产生可以破坏蛋白质、脂质、核酸,造成细胞的继发性坏死或凋亡。另外,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升高易导致氧化应激反应,造成脑组织破坏。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其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及耐受性,它可以通过拮抗细胞因子及清除自由基作用,阻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细胞抵抗凋亡刺激的能力,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损害症状,从而达到脑保护作用[3]。本研究应用两种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与以往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糖、降脂等相比,临床疗效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虽然小剂量和大剂量依达拉奉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小剂量依达拉奉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4%,明显低于大剂量组,表明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依达拉奉的剂量,并不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反而明显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与日本关于依达拉奉的Ⅱ临床试验结果相当。

综上所述,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糖、降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仅能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分类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77.

[2]王宇卉,邵福祥,夏春林,等.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中Caspase-3的表达[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4):214-217.

[3]司明显.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17-618.

[4]张健莉.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