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机玲

摘 要:构筑砌体项目包含砖、空心砖、砼小规模空心和粉煤灰轻质、填充墙砌体等。《砌体项目建筑品质验收标准》中主要从物料、砌筑形式以及技术应符合的规范等部分做出了标准型需求,检验合格与否要按照标准为根据,这是明确的规则。不过有些填充墙建筑的抗震构造不合理,墙体内部铺设的管线太多并且铺设的方式不对、端口太多并且太聚集,没有抗震增固手段、标准需求的砌体建筑品质操纵级别不被建筑企业引起关注等,很多牵扯到砌体项目的品质操纵毛病,依旧是现在砌体项目建筑中的脆弱部分。

关键词:砌体施工;薄弱部位;质量问题;控制

1 填充墙的抗震构造

1.1 砌体和柱或混凝土建筑的墙拉结筋装置。检验中具有的毛病体现在:拉结筋部位以及砌块数量不符合拉结筋弯度以及长度等。填充墙的拉结筋在混凝土中的稳固,有的使用预埋设、有的使用后置筋形式。后置筋大多在砌体建筑前运用机器钻孔同时灌胶采取粘结植筋形式稳固到混凝土中,和砌块标准对应符合,不过其不足是钻孔过程中假如不使用相关设备检查主筋部位同时躲开主筋,就有可能对主筋带来损坏。并且在平时建筑中使用这种植筋的形式有很多,不过几乎没有建筑企业检查主筋在哪里,所以建筑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针对砌筑中经常运用的预埋形式,每个地方的建筑方式也不一样,不足是预留部位容易出现异动,和砌体灰缝不一致。砌筑过程中碰到的这种现象,不能硬折断拉结筋,会对墙体存在损害,而是要经过砌体和柱间一些装置混凝土块现场浇筑方式拉结筋在混凝土内经过斜度进入灰缝中。针对拉结筋延伸到砌体内的情况,要按照相关规范图纸联合不一样位置的柱的抵抗地震布设烈度选用不一样的拉结长度稳固。

1.2 填充墙内混凝土连接位置的抗震结构。填充墙不仅要装置上面所说的水平拉结筋之外,针对有超高、长的填充墙,其抵抗地震结构手段怎样装置?一些策划规定不详细,建筑过程中大多就在墙上端增加稳固配件。针对一些矮层的墙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不过依据相关规范图纸结构标准,如果填充墙建筑到四米以上,要在门框的上部装置水平钢筋混凝土和梁连接;墙体长度在五米以上墙上部每隔一点五米装置稳固配件,并且对墙长是墙高两倍之多时,要在墙长中间位置建筑结构柱,要先砌墙再浇筑混凝土。这样不仅能经过横向竖向的梁以及柱划分成小块,加强抵抗地震功能,也可以降低墙体面积太大,干缩出现的缝隙。并且对于结构要清楚下面几个详细的情况:

第一,填充墙装置结构柱过程中,柱筋在上部要和梁存在稳固联接,不能够把筋折断。准确的形式是经过在梁底装置预埋件和柱筋后联接。有的建筑过程中把梁底混凝土结构层去除把柱筋和梁底柱筋开展联接,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对梁存在损害。

其次,对一些空心砌砖,如设计有芯柱的,特别是在抗震设防地区,宜改为混凝土构造柱,一般芯柱混凝土浇筑不易振密实,浇灌的混凝土品质难以检查处理。

最后,对有些项目中运用太薄的填充墙砌筑物料进行制约。假如项目策划运用一百毫米厚度的蒸压气块当做建筑填充墙的物料。假设建筑的墙体有四米高,长度在五米以上,选取的物料就要注意:①砌筑不便利;②高度以及厚度比不标准,安稳性不高,缺乏安全性。假如根据上面所说的在墙体中使用混凝土连接柱或者梁,结构配件宽度只能是一百毫米,混凝土不好灌注以及压实,建筑难度增强。所以策划时就要计划好墙体的厚度,尤其建筑在对抵抗地震烈度需求较高的位置。

2 砌体内埋设线管对墙体的影响

2.1 设置管道井。对公共及较大体量建筑物,宜在线管较集中的楼梯间或适当部位设置管道井,尽量避免在墙体内敷设线管过于集中的弊端。

2.2 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对必须在墙体内敷设线管的,应有一定的技术构造措施,来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如对多根线管集中于一处需要埋设的,该处墙体两侧在砌筑时可留设马牙槎,在墙厚范围内两侧支模现浇砼,同时在敷设线管高度范围内按配筋填充到线管缝隙内。通过这种措施处理,能有效加强墙体整体性。并不是说对所有埋设竖向穿线管的墙体都这样做,那样施工麻烦也不经济。在一些砖混结构内墙中,对一些单根且直径较细的穿线管,可直接在砌筑过程中埋设到墙体内,但在宽度小于500mm的承重短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线管;空心砖砌体可直接敷设在中间空心部位。

3 砌体洞口过多且集中对墙体的影响

3.1 承重砖砌体中的洞口问题。洞口设置较多或较集中对承重墙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砖混结构的楼梯间部位。在一些工程的主体检查验收中,发现在该部位存在较多的共存不规范问题如:消防箱、水表箱、配电箱、空调控制器及地热采暖的分水器箱、闭路电视及电话等众多的“箱体”预留洞口,均分布于楼梯间及走廊纵横墙体上,使该部位墙体被大大小小的箱体预留洞所分割。同时一些预留洞之间只用120mm宽小砖柱隔开,上部过梁则支撑其上,有些楼梯梁又支撑在过梁上,形成集中荷载。

3.2 填充墙体中的洞口问题。在对一些框架结构的施工检查验收中,特别是一些中间为走廊形式的写字楼等工程或其它公共建筑,走廊两侧填充墙体上除门窗洞口外,以上3.1中所述的一些“箱体”洞口也比较多,门窗洞口与“箱体”预留洞口高低错落,洞口之间也仅用很短的墙体相连接,墙体整体性、稳定性极差,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抗震能力也存在极其严重的危险隐患。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①土建及安装设计人员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意识,一些预留“箱体”洞口位置反映在安装图纸中而不是土建图中,而安装设计人员不一定从结构安全角度及抗震角度考虑这些不利影响;②具体到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缺乏结构安全、抗震意识,一味“按图施工”,没有意识到对这些洞口应该采取抗震加固构造的措施。

无论是框架填充样式的墙体抑或砖混凝土构造的载重样式墙体,都能够经过采取抗震结构手段来处置端口多聚集在一起对墙体产生不良作用减少到最低影响的方式。

4 填充墙后砌的时间控制

填充墙大多是不会承载上面建筑部分向下施展的重力,只作为围护以及隔墙的用途。不过在建筑现场常常存在有些填充墙,在还没有灌筑上层的混凝土时就进行了堆砌,之后直接把混凝土灌筑在墙体上层,虽然节省了布置底模的工作,不过对墙体的下部存在很坏的影响,特别是有些混凝土砖构造阳台挑梁底部墙体和有的一百二十毫米厚度的墙体会存在不利影响。挑梁混凝土是直接灌筑在填充墙的底部,挑梁的构造承载力度会受到影响;一百二十毫米厚度的墙并不是很厚,承载能力较差。并且,假如根据这种形式建筑,在顶部的配件重力影响下,都有可能会造成填充墙出现竖直方向的缝隙抑或抹灰脱落等品质毛病。现场建筑和监管工作者要对填充墙体的建筑时间开展操纵,一定要后砌,不能让上面所说的错误建筑方式再持续使用下去。

综上所述的全部不标准建筑,在建筑中一些都已经成为习惯,假如处置不正确,势必会对墙体完整性、载重效果、抗震能力形成影响。因此墙体项目品质除了根据有关建筑品质检验标准操纵外,还要对上面的情况开展监管,进而提升维护墙体项目的抗震品质。

参考文献

[1]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3]JGJ137-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S].

[4]JGJ/T14-2004.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S].

[5]钢筋砼结构构造详图.02G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