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发胜 闵娟

摘 要:通过合理计算地下涌水量、处理地表冲沟水、选择开挖方法及支护参数制定详细的隧道穿越浅埋段冲沟方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经济成本,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确保博深高速公路按计划通车。

关键词:特长大断面隧道;冲沟;施工方案;涌水量计算

1 项目概述

1.1 工程简介

石鼓隧道为博深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从银屏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双洞六车道设计,高度7.98m,宽度15.40m,为大断面隧道,左、右线隧道分离布设。左线起屹桩号ZK32+447~ZK36+458,长4011米,最大埋深534米;右线起屹桩号YK32+459~YK36+339,长3880米,最大埋深504米,是全线的控制工程。并且隧址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下水丰富,浅埋段位于冲沟底下。因而,穿越浅埋段冲沟成为整座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2 浅埋段概况

石鼓隧道ZK33+140~ZK33+230以及YK33+060~YK33+160下穿保护区观光大道和山间谷地溪流,为浅埋段,浅埋段埋深较浅且地表有常流水。围岩主要由中-微风化熔结凝灰岩组成,岩质较硬,受F1断裂影响,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水和地下水较发育,呈淋雨、渗流、涌流状,易发生坍塌冒顶、涌水问题。

此处浅埋段为石鼓隧道控制性工程,能否顺利通过直接决定博深高速公路的施工进度。

2 施工方案

2.1 施工流程

图1 施工流程图

2.2 地表水处理

YK33+210、ZK33+145洞身地表为一山谷溪流,并处于F1断裂影响带内,岩石破碎,节理较发育,洞身围岩较薄。该里程段安排在枯水季节期间施工。经现场察看发现,可在山谷溪流上游用浆砌片石筑坝蓄水,再用2根长150m公称外径1000mm的硬PVC管将溪流水引排至下游,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图2 地表水处理方案示意图

2.3 地下水涌水量计算

2.3.1 稳定流理论公式法

根据钻孔抽、注水试验成果,结合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涌水量采用裘布依稳定流理论公式进行估算。

裘布依公式法:

式中:Q-单侧进水涌水量,m3/d;B-隧道穿过含水层中的长度,m;K-含水岩层的渗透系数,根据利用钻孔确定,m/d;H-隧道底面以上含水层平均厚度,m;h-水位下降曲线在隧道边墙上的高度,设为0;R-隧道排水影响宽度,m(利用《铁路工程地质手册》经验公式R=2S(HK)0.5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区内地下水动态受降水影响,变化较大,雨季以及现行施工的单洞其隧道涌水量将有一定的增大。

2.3.2 降水入渗法

降水入渗法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

Q=2.74αWA

式中:Q-涌水量,m3/d;α-入渗系数;W-年降水量,mm;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集水面积,km2。

根据隧址区地形,隧道范围含水体地下集水面积范围划分原则左侧以山顶、山脊作为分水岭,右侧主要以山谷为界。年降水量采用当地多年年均降水量。

2.3.3 瞬变电磁仪法探测

在离前方富水或断层破碎带30~50m的位置探测,该探测手段对地下水较为敏感。

2.3.4 钻孔计算法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推断前方富水或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主要采用钻机进行水平钻探,提前5m钻孔,钻孔长度可取10~20m,然后在出口处安装水表。最后两次读取水表的读数W1,W2,并记录两次读数之间的时间T。由此可以得到:

钻孔计算法计算公式:

Q=W/T,W=W1-W2

式中:Q-涌水量,m3/h;W-在时间T内收集到地下水的总量,m3;T-时间,h。

2.4 开挖方法

ZK33+140~ZK33+230和YK33+060~YK33+160设计为IV级围岩,但是根据钻探资料及地调成果,本段围岩主要由中-微风化熔结凝灰岩组成,岩质较硬。实际施工时,根据地质预报结果和掌子面围岩揭露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2.4.1 上下台阶留核心土开挖法

当岩体为散体状或碎裂状结构,且地下水丰富时,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拟采用上下台阶留核心土的开挖方法,由于该浅埋段覆盖层在19~27m,为确保开挖安全,拟控制进尺在2m内。

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

Ⅰ、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或拱部钢插管超前支护→2.上半断面中导坑开挖→Ⅲ、上半断面中导坑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4(6)、上半断面左(右)导坑开挖→Ⅴ(Ⅶ)、上半断面左(右)导坑支护→8、核心土开挖→9、下半断面左侧开挖→Ⅹ、下半断面左侧初期支护(安装工字钢、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11、下半断面右侧开挖→Ⅻ、下半断面左侧初期支护(安装工字钢、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混凝土)→ⅩⅢ全断面模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2.4.2 半断面开挖法

当岩体为层状、块状结构,地下水较丰富时,采用半断面开挖法,由于该浅埋段覆盖层在19~27m,为确保开挖安全,拟控制进尺在2m内。

半断面开挖法施工步序(见图4,图中阿拉伯数字代表开挖步序,罗马数字代表支护施工顺序)。

图4 半断面开挖法步序示意图

隧道用半断面法进行开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需严格控制开挖进尺,每次开挖进尺以设计的两榀钢架间距为限,并及时施作支护,以达到短开挖,强支护的目的。(2)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及时分析处理量测数据,以利进行下一阶段施工预控制,对隧道施工实行动态技术指导,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隧道稳定。(3)根据随时掌握的围岩动态和和掘进所提示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地质发生变化的特殊不良地段可进一步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如:加密钢支撑,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等方法加以综合治理。

2.5 支护参数

(1)全断面采用系统锚杆支护,采用长度3.5mΦ22药卷锚杆,间距100cm×75cm。(2)采用I18工字钢拱架进行支护,间距0.75m。C20喷射混凝土厚度24cm,单层Φ8钢筋网,间距20cm×20cm。(3)小导管超前支护,管长450cm,Φ42壁厚4mm,拱顶部130°范围均布49根,间距40cm。(4)注浆参数根据地下水涌水量的大小进行选择,具体见涌水地段处理方法。

2.6 涌水地段处理方法

根据计算出来的涌水量大小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

2.6.1 出水量Q≥2m3/h

对于厚度较大或岩质较差的断层破碎带且地下水较大(任一探水孔出水量Q≥2m3/h)时应采用深孔周边预注浆。

施工要点:

(1)超前地质预报:从F1切过隧道位置起算,提前100m进行(在ZK33+281、YK33+355处与洞身相交),应较准确的查出围岩级别、F破碎带的起点、终点位置、含水量等指标,可用TSP203仪等设备进行测试。(2)超前探孔: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资料,主要采用水平钻探测涌水量,钻进中要详细记录涌水量情况;一次未发现含水段重复5m再探,直至确定出水带起点为止。探水过程中,如果出现特大水量,使其后续工作不好开展时,采用单孔双液灌注止水,设备可用双液浆机。(3)止浆岩盘设置:注浆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8m,止浆岩盘位于出水段前5~8m,要求尽量将掌子面修理平整,大的裂隙要进行封堵,继后先喷4~6cmC20砼,再结合锚桩布设φ8钢筋网@20×20cm,再复喷砼至20cm厚。如果止浆岩盘在注浆过程中严重漏浆、跑浆,无法正常注浆时,应在原止浆岩盘上加做C20砼1.5~2m的止浆墙亦或在破碎掌子面设网后,直接现浇1.5~2m的止浆墙。(4)放线定位设孔口管:孔口管长3m,直径φ127×4mm,要求外露20cm,且呈伞状辐射状,共计5圈。由外向内编号I~V,其中I~III环均为28孔,第IV环22孔,第V环16孔,全断面122孔。各环孔位尽量做到梅花形排列。孔口管的管口应有法兰盘或外丝口变径接头,以利于注管和止浆塞的安装。孔口管的孔洞钻凿应使用φ150钻头,周边用麻絮塞紧,固定时应压双液浆。(5)钻孔注浆:钻孔时利用能升降的万能台架进行,本着先外圈后内圈,先下部后上部,隔孔钻注的原则,钻一孔注一孔,严禁成批齐注。注浆形式有全孔一次灌注和分段两种。钻孔过程中,如果遇到水量特大,造成管涌、射流时,可立即采用双液浆机对出水孔进行注浆止水,达到终注标准结束。剩余段重新洗孔注浆,直至合格为止。每一注浆段长设计为40m。当含水量超过40m时,注浆后开挖必须留出5m作为下一段的止浆岩盘。整个浅埋段含水段注完后,必须保证注浆段超过含水带5~10m,确保地下水封堵效果。(6)洞身及仰拱开挖。(7)洞身及仰拱初期支护。(8)二次衬砌。

2.6.2 出水量0.024m3/h≤Q<2m3/h

对于地下水涌水量0.024m3/h≤Q<2m3/h的地段采用全断面注浆止水的方法。

图7 全断面注浆止水

施工要点:

(1)超前地质预报:从F1切过隧道位置起算,提前100m进行(左线ZK33+330,右线YK33+384开始),应较准确的查出围岩级别、F破碎带的起点、终点位置、含水量等指标,可用TSP203仪和瞬变电磁仪等设备进行测试。(2)洞身及仰拱开挖。(3)洞身及仰拱初期支护。(4)测量出注浆段涌水量。(5)加固范围:注浆加固范围为全断面。钻孔直径为50cm,孔深L=500cm,孔间距为@150×150cm。(6)注浆段确定及注浆:确定了出水量和出水位置后,按照实测出水量及位置提前5~10m进行划段及打孔注浆。全断面止水注浆在初期支护之后进行,一般先注仰拱后注拱墙。仰拱部止水注浆时,初支砼强度应达到75%,拱墙部应达到90%以上。注浆管与注浆孔直径应有10~20mm的差值。注浆管尾与注浆孔之间应用棉絮塞死。注浆管设置应尽量垂直初支环面。管口必须具备止浆塞。全断层止水注浆必须分段进行。(7)二次衬砌。

2.6.3 出水量Q<0.024m3/h

对于地下水涌水量Q≤0.024m3/h的地段,不要求进行专门止水注浆,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应按设计做好防水混凝土、防水隔离层、施工缝、变形缝、盲沟、排水管(沟)排水通畅。(2)加密布设14×3排水盲沟。

2.7 注意事项

(1)浅埋段通过F1断层,为保护银屏山自然保护区的地下水资源,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等措施予以核实之后,应进行超前深孔预注浆处理。对地下水进行封堵处理,减少地下水排放量。(2)通过浅埋区时,应施作小导管超前支护。待超前支护完成之后,方可进行开挖工作。(3)加强浅埋区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密切把握隧道围岩变形及衬砌受力情况,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加强隧道支护。(4)考虑浅埋段埋深较浅且地表有常流水,为防止爆破震裂地表围岩导致地表水流入隧道洞内,隧道通过浅埋段时尽量采用人工挖孔。爆破时应采用微震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及爆破震动速度。

3 质量标准

3.1 预注浆液配比

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玻璃浓度35Be,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6,缓凝剂掺量按水泥用量2%。

3.2 注浆检查标准

3.2.1 深孔预注浆

检查孔涌水量Q≤0.024m3/h,个别涌水量Q≤0.6m3/h,或在1MPa压力下进行压水试验,进水量Q<0.12m3/h时,可不补充注浆,否则应打孔补注。

3.2.2 全断面止水注浆

注浆前应实测被注浆段涌水量Q1,注浆后再次实测涌水量Q2,若Q2<0.2×Q1,可不补注浆,否则应补孔重注。

3.3 注浆压力及终注标准

3.3.1 深孔预注浆

初压取孔中静水压力(实测)的1.5~2倍,终压1~2MPa保持10分钟;或者达到单孔注浆量,亦或孔口冒浆,邻孔串浆可终止注浆。

3.3.2 全断面止水注浆

初始压力0.5MPa,终压1MPa,达到单孔注浆量;或孔口冒浆、邻孔串浆、初支面跑浆,可终止注浆。

3.4 单孔注浆量计算

计算公式:

Q=π×R×L×n×α×β

R-注浆孔有效扩散半径(m):深孔预注浆取2m。全断面止水注浆取1m;L-注浆段长(m):深孔注浆全孔一次注浆第I环取15m,第II环取27m,第III~V环取40m。全断面止水注浆,取5m。如果分段注浆,按实际取值;n-围岩孔隙率:取60%;α-填充系数:取80%;β-消耗系数:取1.1(包括洒、漏、跑浆)。

参考文献

[1]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2]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4]于书翰,杜漠远.隧道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