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尧

(新宾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抚顺113200)

以往森林管理中治理落叶松毛虫,以喷施化学药剂为主,虽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是其副作用较大。许多林区由于滥用杀虫剂,导致林内益鸟、益虫的数量锐减。加上落叶松毛虫产生耐药性,每隔几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爆发,林业资源受损严重。在现代营林理念指导下,对于落叶松毛虫之类的林业有害生物,要优先考虑无公害防控技术。物理方法有灯光诱捕、色板粘等;生物方法有放养天敌、释放性激素等;化学方法则需要选择低毒、专一、低残留的绿色农药。通过构建综合防控监测技术体系,从源头上减少林内落叶松毛虫数量,保护林木资源免受侵袭。

1 落叶松毛虫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形态特性的观察

于2017-2019年从小兴安岭林区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的落叶松毛虫。其中,8个卵块共计317 粒虫卵,100 条幼虫,50 头蛹,40 对成虫。在实验室内使用昆虫解剖镜对上述样本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于成虫主要观察其体型、体长和雌雄虫的差异;对于蛹主要测量长度、宽度;对于幼虫主要测量体长、头宽;对于卵主要观察颜色和测量直径。将观察内容和测量数据做好记录。除此之外,像成虫交尾后产卵情况、卵的孵化进度、卵的孵化成功率等也要做好记录。

1.1.2 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分别观察两种环境下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一种为室内饲养,使用专门的饲养箱,箱内温度控制在25±2℃,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每日投放鲜嫩的松树枝。另一种为野外跟踪观察,分别选择落叶松毛虫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生区域,划出3 块面积为10m×10m 的观察区。两种环境下的观察内容一致,主要是成虫羽化特征、交尾习性、产卵情况与寿命;幼虫的取食特性、发育情况;卵的颜色变化、孵化进度;蛹的发育情况、化蛹时间。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形态特性

(1)成虫。雄虫体长24-36mm,雌虫体长28-44mm,颜色有黑色、灰色和褐色3 种,前翅宽大,后翅赭色,边缘部位为波浪状。

(2)卵。卵的长度在2.5-3.3mm 不等,宽度1.50-1.96mm。整体为椭圆状,颜色从绿色变为浅褐色,最后成紫褐色。

(3)幼虫。成熟幼虫体长58-74mm,头宽4.9-7.7mm。背部生有黑毛,常见颜色为灰黑色,其次是灰褐色。虫体中间有2 条环体一周的深蓝色毒毛。

(4)蛹。蛹为纺锤形,长度在51-57mm 之间,宽度在16-19mm 之间。呈黄褐色。

1.2.2 生物学特性

(1)成虫。羽化时间集中在清晨,羽化约30 分钟后展翅,雄虫羽化时间稍早。羽化1-2 天后成虫即可交尾,此行为集中在夜晚。雌虫于夜间在松树的树枝上产卵,每次产卵量在150-200 粒不等,集中为块状。成虫寿命短则1-2 天,长则2 周,雌虫寿命稍长。

(2)卵。卵在日出前后孵化,卵期1-2 周。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将卵的发育分成3个阶段:初始阶段外表为淡绿色,内部为白色。2-3 天后可观察到卵内出现黄色胚胎。中间阶段外表逐渐变为灰色或褐色;最后呈紫褐色,可观察到黑色虫体。试验区内卵的孵化进度如图1 所示。

图1 试验区内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进度

(3)幼虫。幼虫在经过5-6 次蜕皮后化蛹,整个过程大约用时120-140 天。幼虫在白天和夜间均可进食,食物主要是松树的嫩叶。4 龄后幼虫取食量明显增加,严重时可导致松树整株死亡。进入10月份后,因为气温降低,幼虫取食量减少并钻入树干准备越冬,直到次年的4月重新恢复活动。

(4)蛹。老熟幼虫在化蛹前7-10 天,取食量会明显降低。化蛹前1 天停止进食,然后吐丝结茧。结茧过程约1 天,进入蛹期。化蛹进度如图2 所示。

图2 落叶松毛虫化蛹进度

1.3 讨论

了解落叶松毛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对其生长的环境、取食特点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对提高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有积极帮助。例如,研究表明小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毛虫,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出蛰,此时幼虫活动能力弱、取食量少,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另外,温度变化对落叶松毛虫的出蛰、羽化、产卵等行为也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以出蛰为例,早春温度回升较快的时候,出蛰也会提前。相应的防控工作也要尽早开展,避免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

2 落叶松毛虫综合防控监测技术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

在小兴安岭林区内选取一块16年生的自然林,划出8m×8m 的试验区,共12 块。6 块不采取措施,作为对照,另外6 块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每个试验区内随机选取40 株落叶松,记录每株松树上幼虫数量。

2.1.2 无公害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技术。在卵期和蛹期,人工采集试验区内落叶松毛虫的卵块和蛹,记录其数量。在孵化幼虫之后和羽化后,分别统计幼虫和成虫数量,与对照区进行对比,评价人工防治效果。

(2)灯光诱杀防治技术。在试验区内放置若干台黑光灯,利用落叶松毛虫的趋光特性对其进行诱杀。选择林内相对开阔的地方安放黑光灯,保证光照效果。于日落后将黑光灯打开,日出后关闭。累计30 天,期间不改变黑光灯的频率、强度和位置。试验结束后对比试验开始前后虫口密度变化情况。

(3)天敌防治技术。在试验区内选取若干株落叶松,将人工箱固定在树杈上,招引益鸟。人工箱距离地面3m,于5月份放置,在7月份观察人工箱内鸟类筑巢情况,并在9月末统计虫口密度。

(4)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苦参烟碱烟剂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在试验区内,按照0.8-1.0kg/亩的用量,在试验区山坡的上下处各选择一处放烟点。夜间放烟选择高处的放烟点,白天放烟选择低处的放烟点,在山风的作用下可以保证烟雾扩散到整个试验区内,有利于实现防治效果的最大化。连续7 天,对比防治前后试验区内虫口密度的变化情况。

(5)化学农药科学防治技术。目前常用于防治落叶松毛虫的绿色化学农药是绿野旺II 号,呈液体状。可以加水兑成600倍液、1000倍液,根据林内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密度来选择浓度。将兑制的药剂装入喷雾器内,在4月末幼虫出蛰但是尚未开始大范围活动和取食前喷施。第一周喷施2次,第二周喷施1 次。记录死亡虫数。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人工防治技术

根据表1,试验区内共采集虫卵8kg,蛹46kg。在未采取人工防治措施前,试验区内虫口密度为54 头/株。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虫口密度下降到21 头/株。对照区内,初始虫口密度为52 头/株,与试验区没有明显差异。由于未采取任何措施,在次年5月份虫口密度达到了57 头/株。对比可以发现,采用人工防治对控制林内落叶松毛虫的密度有明显效果。

表1 试验区人工防治效果

2.2.2 灯光诱杀防治技术

表2 黑光灯诱杀落叶松毛虫效果

根据表2,使用黑光灯诱捕试验区内落叶松毛虫,单灯诱捕数量为319 头,随着灯数增加,诱捕效果也逐渐增强。使用多灯(5 台)诱捕数达到了507 头,效果明显。在2018年9月份未开始使用黑光灯防治前,统计试验区内虫口密度为60 头/株。分别使用3 种型号的黑光灯进行诱捕后,2018年10月份使用单灯的情况下,虫口密度下降到44头/株,双灯为31 头/株,多灯(5 台)为17 头/株。由此可知,在使用黑光灯诱杀落叶松毛虫时,如果虫口密度较大,应尽量选择双灯或多灯,有利于提升防治效果。

2.2.3 天敌防治技术

表3 试验区内天敌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效果

使用人工巢箱可以为林内的大山雀等鸟类提供栖息场所,而这些鸟类以落叶松毛虫为食。根据表3,1#试验区筑巢率为35.3%,虫口密度为27 头/株,明显低于未使用天敌防治的对照区(58 头/株)。而3#试验区的筑巢率达到了42.9%,相应的虫口密度也下降到了19 头/株。通过放置人工巢箱增加林内天敌数量,对防治落叶松毛虫有一定效果。

2.2.4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根据表4,试验区内使用苦参烟碱烟剂防治落叶松毛虫,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以1#试验区为例,在未使用生物农药前虫口密度为28 头/株。使用苦参烟碱烟剂后,虫口密度下降为7 头/株,落叶松毛虫的死亡率为75.0%。另外两块使用了苦参烟碱烟剂的试验区,死亡率分别为67.7%和72.5%。对比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区,落叶松毛虫的死亡率仅为5.7%。另外研究发现,使用苦参烟碱烟剂的1000倍液防治效果要优于800倍液。

表4 苦参烟碱烟剂防治效果

2.2.5 化学农药科学防治技术

表5 绿野旺II 号防治效果

根据表5,分别使用绿野旺II 号的600倍液、800倍液和1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其中,喷施绿野旺II号的600倍液后,试验区内落叶松毛虫的死亡率达到了90.4%,而800倍液为90.8%,1000倍液为87.2%。对比来看,浓度为8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落叶松毛虫对于以落叶松、樟子松、冷杉等树种为主的林区能够构成严重的威胁,在林区有害生物防治中,必须高度重视落叶松毛虫的预防和治理。在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性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取得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根据试验结果,人工防治、天敌防治、黑光灯诱捕以及苦参烟碱烟剂、绿野旺II 号药剂等,均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防治成本、操作难度、环境保护等影响因素,以苦参烟碱烟剂为代表的生物农药可以作为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