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敏,尚世宇 (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如何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与特长,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创了研究生导师制的先河,后牛津大学又将其推广到本科生导师制。1938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教授率先将其引入我国,但没能得到推广,直到200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实行,到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尽管各个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学校层次不同,办学定位不同,还是有较大区别,例如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属于研究型学院,师资队伍充足,科研经费充沛,研究生队伍庞大,采用的是“1+2”的培养模式,即一名本科生配备一名在职教师、一名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院校,暂时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生师比较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特点和办学条件,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导师制,切实从学生的“学”着手,构建学业支持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 本科生导师制在学业支持系统中应用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基本普及,主要分为新生导师制和全过程导师制,新生导师制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业引导,由学校组织,包含各管理部门、离退休职工、公共课和专业课老师等构成,聘期一年。全过程导师制指在新生入校双向选择,并建立指导关系,由二级学院组织,主要由专业老师组成,结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专业知识指导和就业方向引导,为期四年。

1.1 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中小学老师和家长较严格的被动式学习,学习进度较慢,进入大学后,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学习进度加快,一开始很可能无法适应大学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配合,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在短时间内做好引导,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问题,但大部分没有本专业背景,且面向的学生太多,所以其没有足够专业知识储备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因此,就需要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建立导师和学生的“一对多”的指导关系,主要从职业定位、学业辅导、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辅导,符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2 学业指导

本科生导师参与学生学业支持系统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处于学业困境的学生进行帮扶,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与学业相关的问题或困难,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可能内容较难,学生基础较弱,当遇到高等数学、力学和制图等难度较大的课程时,学生受挫感强。本科生导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经历者和示范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学习指导最为有效。②对于优秀学生的引导,大学不是“合格”教育,通过本科生导师在教育指导学生过程中建立的这种“师徒”关系,借助本科生导师在学生群体中的权威和榜样地位,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至关重要,王会金、薛正斌等学者认为,为优秀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咨询,帮助其进一步拓展,是学习支持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

1.3 就业指导

本科生导师大多有着较丰富的本专业学习、工作和人生经历,导师可以发挥自己阅历优势,做学生就业的领路人,指导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挖掘自身潜能,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本科生导师一般都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资源、学术资源、校友资源,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大一就为学生就业做好个性化规划,到临近毕业也可以为学生做好推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地方性应用型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困难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广泛推广也不过二十年左右时间,且对于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生师比大,师资相对薄弱,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任务双重压力,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

2.1 学生接受度不高

窦心浩基于上海4所大学的实证研究显示,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并不满意,甚至24.5%的学生很少和导师交流。有的学校,每个导师负责一个行政班,称为班导师,甚至四年下来,导师学生都认不全,更无法谈及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所以从学生角度,导师和普通任课老师无异。

2.2 导师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校进行导师制只是学校或者学院的硬性规定,但相关政策不完善,物资支持和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跟不上,所以老师们还是惯于将精力和时间投注于较容易出成果的教学和科研上,对担任本科生导师积极性并不高,有时候只是碍于面子,接下来该任务,但在后续的指导过程中,无法全心全意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成长问题。

2.3 开展工作方法单一

经过调查,学生反馈本科生导师开展学业指导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是期初、期中、期末给学生开班会,这种集中指导方法比较单一,几个学期下来,学生已经没有新鲜感,辅导效果欠佳。

2.4 与辅导员制度存在责任交叉

基于我国历史原因,辅导员制度和本科导师制存在交叉,有的学校和学院层面没有给出明确的工作细则,缺乏辅导员和导师沟通机制,就会出现导师角色混乱。奖助学金评定和评先表优大多数由辅导员负责,导师缺少话语权,也会影响学生对导师的信赖,导师也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和肯定,长此以往,导致师生互动意愿减弱,出现学生厌学和导师厌教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3 地方性应用型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作者所在学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引进正确且必要,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以确保导师制不是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他们成长。

3.1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导师分配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我们可以在新生成长学校开始时,将各位专业老师的个人简历,指导过的优秀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尽量在了解各位专业教师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选完后由辅导员根据选择结果进行微调。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出现学业困境,学生对自己导师无法敞开心扉,这时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挑选信赖的老师作为该学生的第二导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可以灵活控制每个学生导师的工作量,并对愿意接受挑战,并付出心血的老师予以相应回馈,这样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导师和学生的沟通意愿,提高指导效果。

3.2 与教学、学生竞赛、科研项目相结合,开展内容多样化

学校或二级学院进行教学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导师和学生建立的这种“师徒”情谊,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有较多的实习、实验、实训环节,可以优先让导师和自己的学生“结对子”,例如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占大四将近一年的时间,可以考虑按导师和指导学生分组,其他特殊情况再微调,而不是机械的随机分配。同时,导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既可以让学生开眼界,也可以丰富导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固定的学业引导人,对他们来说终身受益。对导师来说,四年有熟悉的学生一直跟随,教学相长,也大有益处。

3.3 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发挥高年级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于地方性应用型院校,一个导师如果要指导20人~30人(根据生师比推算),可以探索像研究生导师一样,打破传统的班级制,每届学生5人~6人,这样导师可以建立QQ、微信群,供不同年级的学生沟通交流。特别是新生入校时,需要高年级学生的引导,高年级学生又有帮助学弟、学妹的热情,所以可以通过导师将他们联系起来。在学习和考研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向高年级的学生请教。就业时,已工作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导师这层关系,将学弟、学妹推荐到自己的公司,也是一种很好利用社会资源的方式。

3.4 制定工作细则,完善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

任何岗位的设置必须有工作细则,规定其工作范围,完成既定的工作之后,相应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必须承认该部分工作,才能极大的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如果一味讲奉献不是长久之计。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学校一要规范导师的行为;二要赋予导师评价学生的权力,增加导师评价所占的比重,从而提升导师和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要给予学生评价导师的机会,从而选出最受欢迎和最愿意奉献的导师,予以物质、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等奖励,才能切实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效果。

4 结语

为了构建更好的学业支持系统,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我们应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用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