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汤浩 宋春奕

摘 要:阐述蒙古语声道改造的必要性、改造方案及实施步骤、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蒙古语声道;设计;改造

1 改造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内蒙古电视台原《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中规定蒙古语节目播出为2声道、汉语节目播出为1声道。对蒙汉语节目规定不同的播出声道在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曾极大地提高了磁带和设备利用率。随着事业的发展,我台蒙古语节目已由1976年10月2日开播最初的每周仅播一次,每次只播出10分钟发展为蒙古语卫视频道和蒙古语文化频道两套全蒙古语节目。蒙古语卫视频道现覆盖亚太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的国内外蒙古语观众,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去年元月1日我台又新增1套全蒙古语节目即蒙古语文化频道。蒙古语卫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蒙古语文化频道日播18小时,两套累计日播42小时。随着大量的种类不同的蒙古语节目丰富电视观众眼福的同时,蒙古语节目交换需求也不断上升,原规范中蒙古语节目播出声道为2声道已成节目交换的阻碍。

为了事业的发展,我台在2012年7月重新修订了技术规范,规定蒙汉语节目播出统一为1声道,同时增加部分自办节目录制国际声的要求。其意义便于蒙古语录像带的电视节目和本台各系统间(系统是指能独立完成某项电视工艺流程的一系列电视设备的有序组合)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交换;便于全国各类电视节目评奖和节目磁带交流。

2 声道改造设计方案

蒙古语频道声道改造工程是按照全台统一要求对蒙古语卫视频道和蒙古语文化频道的系统播出声道进行改造,即蒙古语播出声道由2声道更改为1声道。要求播出系统在不影响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利用周三凌晨的检修停播时间进行割接。声道改造设计方案如下:

2.1 蒙古语节目带录制播出方案

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正式执行新规范,我台蒙、汉语自办节目1声道录制混合(播出)声,2声道除新闻、现场直播、大型文体活动之外录制国际声。

2.2 播控与传输技术方案

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调整蒙古语卫视和文化频道播控系统音频输出为1声道。两频道声道改造前的声音播控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见两频道声音播出链路框图区别较大。原因是蒙古语卫视频道是上星频道,改造前伴音播出是2声道,而播出后端送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的有线电视播出信号和送501台用于上星的播出信号又要求伴音必须在1声道。所以该频道在播出端末级视音分分配信号前进行声道变换的处理,即将播出系统中2声道的伴音变换到1声道后再送给下游。蒙古语文化频道是地面频道,声道改造前因仅送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用于有线电视播出,播出声道转换由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完成。

蒙古语卫视频道与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后的声音播控系统设计框图如下所示。

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声道改造后极大提升了我台蒙古语频道的声音质量。由图可见声道改造后的蒙古语卫视频道在总输出端较声道改造前减少了解嵌、加嵌等环节设备,有利于该频道声音播出质量的提升。而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前因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传输前将播出声道由原2声道覆盖1、2声道技术不太成熟,在播出节目带1声道为空时播出节目声音即受干扰。声道改造后我台所有播出频道在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传输前均由1声道覆盖1、2声道,此技术发展成熟伴音不存在干扰,声音播出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声道改造工程为保障我台蒙古语节目伴音的安全优质播出奠定了技术基础。

2.3 播出节目带的上载与审核方案

我台的电视播出系统使用的是上载与播出分离的远端异地网络上载工作站,即上载机房与播出机房物理位置是独立的。蒙汉语节目统一由上载机房上载。声道改造前上载与审核汉语频道播出节目监听1声道声音,查看1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上载与审核蒙古语频道播出节目监听2声道声音,查看2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声道改造后上载与审核蒙、汉语播出节目仅监听1声道声音、查看1声道技审信息报警提示。减少上载与审核的声道切换环节,利于提高上载效率,确保上载节目的声音安全。

3 实施步骤

3.1 蒙古语节目带录制播出方案实施步骤

内蒙古电视台于2012年7月9日重新修订出台了《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规定播出蒙汉语单声道成品节目的播出声道统一为1声道。从2013年2月1日起至2013年3月20日止,此期间为执行新规范的过渡期,过渡期蒙古语节目播出带需在1、2两个声道录制相同的混合(播出)声,由蒙古语卫视频道录制部负责对制作部门完成的单声道蒙古语节目带进行1、2两个声道的复制转录工作。由总编室解决声道改造后蒙古语卫视、蒙古语文化两频道在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备播带;解决两套节目转换声道后检修停播使用的《测试卡》;协调落实内蒙古气象局所送播的天气预报节目的声道录制事宜。从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正式执行新规范,我台蒙、汉语自办节目1声道录制混合(播出)声。

3.2 播控与传输技术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播出系统技术人员着手研究安排声道改造相关技术问题,制作详细的施工、割接方案,并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3月初安排落实声道改造施工、割接工作的相关备品备件。声道改造前一周再次与13楼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前端机房技术人员核对我台蒙古语声道改造的技术细节,为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做好技术保障。2013年3月20日凌晨检修结束起播出传输系统调整蒙古语卫视和文化频道播控系统音频输出为1声道。

3.3 播出节目带的上载与审核方案实施步骤

2013年2月开始上载人员从节目源上把关,着手详细检查、记录所播蒙古语节目关于录制声道的执行情况。3月初着手统计所播节目的播出时间跨度。3月18日调整两台(由2声道转换1声道)专用上载站(一台上载BET节目带、一台上载Dvcpro节目带),用来上载20日之后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播出节目。3月19日逐条检查、统计当天播出、20日检修结束重播节目的声道。如电视剧、动画片等单声道节目,如果20日检修后重播则需重新换名换声道上载,确保节目源播出声道的绝对安全。

4 人员培训

播出无小事,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生命。播出系统任何变动都必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播出工作绝对安全。本次声道改造各科均提前学习《内蒙古电视台标清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修订版)》,熟悉声道改造的日程安排。上载科多次培训上载人员在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上载节目监听及审核事宜,培训声道改造之后如何查看、上载需转换声道的蒙古语节目,强调夜班审核的要点。蒙古语播出科多次培训值班人员如何监听监看蒙古语声道改造过渡期及改造之后的播出节目,重点培训播出节目声道异常时的应急操作。总控维护科在声道转换之前利用每周三凌晨检修时段做好播出声道改造、系统割接工作及相关应急操作的培训工作。

5 割接工作

3月19日当晚播出结束,由内蒙古网络总公司前端机房、我台播出部相关科室技术人员同时配合开始蒙古语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1 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1.1 播出系统甩掉用于原转换播出声道的解嵌、加嵌设备,由数字总输出通过视音分直接送往内蒙古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安播指挥中心检测机房、局直属841台(原875机房)等下游设备。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及数字卫星回传的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

5.1.2 播出系统内部监听、模拟总输出利用旧系统解嵌板卡解决。接线操作涉及由2声道转接为1声道的设备有模拟总输出解嵌主、备板卡;主、备切PST监听解嵌板卡;VTR(1、2、4)的监听。接线操作完成,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模拟卫星回传;数字卫星回传;蒙古语主、备播出系统送总控主、备路矩阵输入;主、备切PST;主、备路总输出监听及音柱显示;VTR1、2、4监听等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

再一次通过比对蒙古语卫视频道模拟主、备路总输出;汉语卫视频道主、备路模拟总输出来确认蒙古语卫视频道播出声道,蒙古语卫视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5.2 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割接工作

5.2.1 调整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系统监听设备的声道设置。该系统因采用纯数字设备,监听部分不需要重新接线。

5.2.2 由13楼网络公司前端机房进行编码变更,即将蒙古语文化频道播出声道由原2声道调整为1声道(由原2声道覆盖1、2声道调整为由1声道覆盖1、2声道)输出。至此,内蒙古电视台所有频道在网络公司的编码方式都统一了。

以上工作完成后由蒙古语播出机房值班员配合播放一段测试信号(1声道有伴音,2声道无伴音),通过对有线回传左、右声道测试来确认声道转换工作正确。蒙古语文化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

5.3 上载系统声道改造后割接工作

蒙古语两频道声道改造工程割接成功后,取消所有上载站2声道伴音监听,从上载技审软件中屏蔽2声道的伴音技审,避免节目审核时出现失误。

6 结束语

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虽然涉及到节目源、播出和传输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的任何一细节出现纰漏,均会直接影响我台的安全优质播出,但在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细致准备工作,割接一次成功。运行九个多月来,节目和技术系统均运行正常,本次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声道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电视台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录制和传输通用技术规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