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雪++周逊++蔡兴旺

摘要:通过铭珠公司发展的典型案例,论述了产学研合作是中小企业求得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分析提出了民办高职产学研合作提升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能力的基本模式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产学研合作 基本模式

1 产学研合作成效显着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珠江职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珠江职院汽车教学仪器设备研究所(简称教仪所)与广州市铭珠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铭珠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已进行4年多,从最初的校外实习基地,到合作成立电控柴油机维修技术服务中心,最终于2009年12月达成协议,共同组建实体公司-广州市铭珠电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制造汽车教学仪器设备,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了设备和人力资源共享,共建了电控柴油机试验室、新能源汽车试验室和汽车性能实验室,共同进行产品开发研究20余项,申报了“电控柴油喷油器检测分析试验台”等国家专利8项,已经获得授权6项,对外进行新技术培训5期500多人次,为社会提供汽车教学仪器设备600多台套,900多万元。2011年全国高职汽车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会议在珠江职院召开,教育部专家王文槿认为多方“产学研达到了深度融合,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教学,开发了产品,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教学和生产成果”,也受到来自全国20多所汽车院校职业教育专家的好评。

3年来的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产学研双方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教学,开发了新产品,推广了新技术,服务于社会,提高了产学研的知名度,是中小企业求得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2 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国务院在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1]中,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制度”,首次把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到制度层面。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教育工作会议也将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进行推广。

从利益角度看,产学研双方都希望合作,学校希望贯彻实施国务院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1]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希望得到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工人指导;而企业希望得到学校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共同进行产品研发。产学研双方各有所图,又各得其所,最终利国利民,出人出物,企业欢迎、学校期待、学生高兴、家长满意。所以产学研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才能使校、企、所各方满意,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灵活确定。

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有多种,从组织形式看,有独立型、半独立型和紧密型三大类。

独立型是产学研各方各自独立,相互为对方提供一定的需求和便利。目前主要形式有互帮式和引企入校式。

互帮式主要是学校根据教学安排,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企业则聘请学院老师,协助完成某一产品开发任务,达到互相帮助,互利多赢的目的。

引企入校式是学校把企业引进来,提供厂房等部分优惠条件,企业则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如广东的中山“火炬模式”[2]。

独立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各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太多的经济牵连,双方容易接受,目前大部分合作采用的是这种模式。但这种模式由于缺乏一体化组织领导,产学研双方不能紧密结合,不可能发挥最大效益。

半独立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较独立型合作深度更进一步,产学研双方在人员、资金、设备有一定的融合。如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接受企业委托,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企业支付学校相应的费用,提供专门的实习条件,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这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产学研各方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切实可行,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订单”往往不多,不能成为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

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产学研各方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投资,有一体化组织领导,统一安排生产、教学与科研,人员、设备、资金共享,达到利益最大化。目前主要形式有企业为主办的企办校、学校主办的校办企业和产学研联办教育集团三大类。

企办校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或社会需要,设置一些与本企业相关的专业,以方便学生实习,也能够为企业生产服务,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以及日本的“工学”结合模式[3][4]。企办校模式主体是企业,为企业服务主体意识明确,可以有效安排学习和生产,但其社会性不足,不可能过多的兼顾社会需求。

校办企业则是学校根据自身专业实习实训需求,兴办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既学到了专业知识,也促进了企业生产,又服务了社会。如美国的“工读结合”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前苏联的“学校基地”模式[4]。校办企业的主体是学校,为学生服务的社会意识明确,可以有效安排学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但校办企业要求增加投资,有一定经济风险,要有一批企业骨干,如果处理得当,则可以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直接为社会服务。

产学研联办教育集团是指产学研各方按一定股份比例,共同投资兴办教育,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组织教学与生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5]。这种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其集团的领导班子至关重大。

产学研结合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各方都对产学研结合有较深的认识,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战略眼光,不为一时一事的眼前利益所干扰,才能保证产学研结合持久深入。

二是各方都有需求和愿望,能够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生产和科研,最终达到提高产学研双方的经济效益,达到“多赢”。

三是产学研各方要真诚守信,不管遇到什幺挫折,都应该以共同达成的协议和基本原则为准则,及时沟通,消除分歧,坚定不移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共同的事业做好做大,真正达到多赢。

四是要正确处理产学研各方,包括个人的利益分配,科技人员或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应该获得一定报酬;而企业技术人员支持学校教育教学,也应该获得一定的报酬。各方公平合理,按劳取酬,合作才能持久。

五是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比如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大力支持产学研持久有效开展。

3 基本结论

①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产学研各方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教学,开发了新产品,推广了新技术,服务于社会,提高了产学研的知名度,是中小企业求得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从组织形式看,主要有独立型、半独立型和紧密型三大类。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选择,以使产学研各方满意,达到“多赢”。

③要使产学研结合持久有效开展,应该注意提高各方对产学研结合的深刻认识,有各自的需求和愿望,达到“多赢”,各方要真诚守信,正确处理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分配,同时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支持和促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

[2]邹鑫.“火炬模式”培育出高职新人[N].中山日报,2009-7-8.

[3]朱金兰.德国双元制与日本产学合作的比较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9).

[4]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

育发展研究,2004(10).

[5]魏景柱,刘晶,林向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分析[J].学术交流,2010(10).

作者简介:张瑞雪(1985-),女,辽宁沈阳人,产学研中心副主任,高级人力资源师,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