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晓蓉,赵雪林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内科,四川 广元 628000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对肿瘤的认知不足、对手术的畏惧、对经济、生存时间和家人的担心,多数患者从确诊、手术、放化疗到疾病进展,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1]。研究发现,超过4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以焦虑、抑郁和恐惧为主的负性情绪,且程度均在中等水平以上[2]。这一系列的身心反应均可直接影响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效果和预后[3]。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在对肺癌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仍需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积极纠正患者对恶性肿瘤的错误认知,调节其负性情绪,调动患者应对治疗的主观能动性[4]。整合式心理干预是一种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模式,国外有学者应用此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本研究分析整合式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于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疗的100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②无严重的精神障碍,无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具有文字阅读能力,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⑤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80分。排除标准:因任何原因不愿继续参与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合式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心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整合式心理干预,由2名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以上资质的临床心理医师实施,共6周,干预措施包括5个方面:①错误认知干预。对患者和家属均给予此项干预措施,采用发放肺癌知识图册和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向患者介绍肺癌、癌痛和肿瘤治疗进展等方面的知识,逐步纠正患者对肺癌的错误认知,促使患者以理性认知取代非理性观念,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自身价值,改变生活态度,使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有利于疾病恢复。②不良行为干预。向患者讲解不良习惯的危害,严格戒酒戒烟,平衡营养、合理膳食,同时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日常行为,及时纠正其不良习惯,嘱患者每天坚持运动,不能运动者由护理人员给予被动活动,运动量应循序渐进。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化疗的相关知识,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需立即终止活动并给予半卧位及吸氧措施,注意避免用力屏气、重体力劳动或增加胸腹压力的其他活动。③情感心理支持。以“真诚沟通,耐心聆听,积极鼓励,正面引导”为指导,坦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对患者出现的各种抑郁、焦虑等心理表示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能力范围内请求家属积极配合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以美好的事物和健康的心态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以积极治疗取得良好预后的正面案例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习惯。④疑惑解答支持。每天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检查和治疗进展,及时解答其出现的疑问;每周组织交流会,并邀请家属参加,鼓励患者相互分享“抗癌心得”,寻求社会支持,引导患者总结适合自己的抗癌方式。⑤运动放松支持。患者恢复下床后,视情况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爬楼梯、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以心率达最大心率的50%~80%(最大心率=220-年龄)为宜,每次20 min,每周3~5次;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配合轻音乐,使患者进行全身分段肌肉放松和深呼吸训练,每周2次以上。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由主管护士解答患者疑问,宣传肺癌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时与患者沟通检查和治疗进展,鼓励患者增加活动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并指导患者调整心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6周后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进行评价。

1.3.1 自我感受负担评分 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6]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评分,该量表共1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越重,≥20分提示存在自我感受负担。该量表经过实践检验,克朗巴哈系数达0.910,具有良好的信度[7]。

1.3.2 负性情绪评分 应用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BPOMS)[8]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和困惑5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5个条目的得分之和为该维度得分,5个维度的得分之和为负性情绪总评分。得分越低表示负性情绪越少。该量表经实践检验,克朗巴哈系数达0.889,具有良好的信度[9]。

1.3.3 遵医行为评分 应用蔡秋妮等[10]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价,分为运动、饮食、心理和药物4个维度,共58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遵医行为越好。该量表经实践检验,克朗巴哈系数为0.870,具有良好的信度[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的比较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的比较(±s)

表2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干预前83.16±6.09 84.39±5.91 1.025 0.308干预后71.54±5.16*61.05±6.48*8.955 0.000

2.2 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困惑5种负性情绪评分和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5种负性情绪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s)

表3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s)

注:*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1

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困惑总评分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50)5.24±0.37 4.56±0.45 4.81±0.49 4.21±0.62 5.54±0.52 4.92±0.67 5.19±0.63 4.73±0.71 5.89±0.70 5.09±0.81 26.67±1.24 23.51±2.61观察组(n=50)5.32±0.52 3.62±0.58*4.77±0.48 2.97±0.48*5.49±0.56 3.99±0.65*5.26±0.51 3.36±0.57*5.74±0.65 3.54±0.66*26.58±1.18 17.48±2.19*

2.3 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表4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s)

表4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s)

注:*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1

遵医行为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总评分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50)37.96±3.74 39.89±3.57 36.99±4.08 38.63±4.33 37.27±3.65 38.80±5.14 25.18±4.12 26.20±4.29 137.40±18.33 143.52±19.46观察组(n=50)37.88±4.00 42.44±3.91*37.11±3.79 41.05±4.60*37.90±4.11 41.95±4.66*25.63±4.81 28.73±4.69*138.52±18.57 154.17±20.50*

3 讨论

由于包括肺癌在内的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尚不能被彻底治愈,临床上普遍存在“重治疗,轻关怀”的倾向[12]。多数患者对肺癌的了解过于片面而缺乏深入的认识,临床医师应该在了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向心理和社会因素拓展,由单一的“生物医疗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13]。研究表明,心理亚健康状态不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且不利于身体健康及疾病恢复[14-16]。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难以治愈,人们对其理解仍停留在“治疗无用”的层面。很多肺癌患者表现出极大的担心,心理负担加重,给自身的康复带来很大障碍[17]。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合式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整合式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减轻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起初很少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而是通过社交软件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并刻意隐瞒症状和心理需求以减轻家属的负担。其缺点在于缺少正面引导,仅仅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18]。因此,本院每周组织患者和家属参与交流会,引导与会人员彼此倾诉和倾听,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焦虑和抑郁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两种负性情绪[1],其中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19],抑郁是一种使患者感到悲观、忧伤和绝望的负性情绪[20]。虽然未达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焦虑和抑郁对患者遵医行为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忽视[21]。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困惑5种负性情绪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整合式心理干预对减轻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干预在实践层面仍存在局限性。笔者在聆听患者诉求时发现,对于缺乏医疗保险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高额的医疗费是影响其情绪和遵医行为的最大障碍,部分患者担心高额的治疗费用会加重家庭负担。因此,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若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支持[22]。

综上所述,整合式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