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民 高华荣

[摘要] 医疗服务、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共同组成卫生保健服务整体。护理工作者处于临床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给药护理的实施者,在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特性,在临床护理中,掌握一定的药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临床护理;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a)-176-02

医疗服务、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共同组成卫生保健服务整体。医、药、护人员各以其专业特长完成对患者服务的过程。疾病的治疗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药物治疗是其中主要的方法,因此,药学对临床医疗服务、护理服务有重要的影响。护理工作者处于临床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给药护理的实施者,在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特性,在临床护理中,掌握一定的药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药学与临床护理服务的问题。

1 从我院临床用药个案引发的思考

1.1 紫杉醇沉淀

2007年7月,某科在给患者注射紫杉醇脂质体时,液体出现沉淀,堵塞输液器,引起患者疑问。

1.2 10%葡萄糖效期问题

2007年10月,一家长带其1岁的孩子来我院就诊,医生给予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家长检查液体,发现液体袋上标示该液体有效期:2007年10月,于是询问护士是否已过期,护士未给家长详细说明有效期情况,立即给予更换液体,致使患儿家长误认为我院给其孩子用已过期液体,导致了不必要的误会。

1.3 头孢曲松与法莫替丁发生沉淀问题

2007年11月,某科给患者应用了三组液体:①5%葡萄糖+酚磺乙胺2 g;②生理盐水+头孢唑林2 g;③生理盐水+法莫替丁0.4 g。输液器过滤器上方出现少量胶乳状沉淀物,引发患者家属与医院纠纷。

2 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掌握药学相关知识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如何正确使用药物的依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用药前正确理解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全面理解药物说明书,对正确掌握药物的用法、发挥药物最大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极有帮助。在紫杉醇沉淀1例中,紫杉醇脂质体说明书上写明正常的配制规程为:使用前先向瓶内加入5%葡萄糖溶液10 ml,置脂质体专用震荡器(振荡频率20 Hz,振幅:X轴方向7 cm、Y轴方向7 cm、Z轴方向4 cm)上振摇5 min,待完全溶解后,注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液器静脉滴注3 h。而该科将紫杉醇脂质体用5%葡萄糖10 ml溶解后并未置脂质体专用震荡器上振摇,在脂质体未完全溶解的情况下,给予静脉滴注,随着脂质体浓度逐渐增加,致发生脂质体积聚沉淀,对患者疾病治疗造成影响。如果认真细心看懂药品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去做就不会发生沉淀事件。

第2例的10%葡萄糖有效期问题,说明护士对与药物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药品说明书中药品效期标示有以下四种:①直接标明有效期,如某药品的有效期为2000年10月15日,表明至2000年10月16日起便不得使用。国内多数药厂都用这种方法。②直接标明失效期,如某药品的失效期为2000年10月15日,表明至2000年10月15日起便不得使用。一些进口药品可见这种表示方法。③标明有效年限,则可由批号推算,如药品批号为990514,有效期为3年。由批号可知本产品为1999年5月14日生产,有效期3年,表明本品可使用到2002年5月13日为止。④标明有效期到月,如药品标明有效期为2002年10月,表明本品可使用到2002年10月31号。

2007年10月发生10%葡萄糖效期问题,液体袋上标示该液体有效期:2007年10月,根据以上所述得出上述患者所用液体可以用到2007年10月31日。如果护士掌握药品效期标示方法的知识,就不会引发患者的质疑。

3 重视药物治疗,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对患者的主客观反映和病情变化了解最清楚,因此护士如何做好临床药物治疗观察工作,协同医生做好有效、合理、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下面用2007年11月某科给患者行肠息肉术应用的三组液体为例,谈一谈药物合理应用的一些问题。

3.1 了解医生用药目的,对药物进行全面分析

2007年11月,某科给患者行肠息肉术应用的三组液体(①5%葡萄糖+酚磺乙胺2 g;②生理盐水+头孢唑林2 g;③生理盐水+法莫替丁0.4 g)。要求临床护士能够针对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过程对所用三组液体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酚磺乙胺、头孢唑林、法莫替丁的作用与用途,止血、预防感染、H2受体拮抗剂分别是前面这些药的作用。

3.2 了解所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酚磺乙胺:静脉注射可发生休克。头孢唑林:过敏、药疹。法莫替丁:头痛、眩晕偶见过敏。

3.3 进行全面的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检查

主要是溶剂与溶质、溶质与溶质是否存在理化、药理等方面的配伍禁忌。对临床使用的每种药品,临床护士都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真正做到准确选择配伍溶媒。如果出现不合理医嘱,护士要提醒医生更改,不盲目执行医嘱。对医嘱以《318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快捷检索表》及有关的参考书为依据进行详细检查。如:①5%葡萄糖+酚磺乙胺2 g;②生理盐水+头孢唑林2 g;③生理盐水+法莫替丁0.4 g。三组液体进行药物配伍禁忌检查,经查表,三组液体主药与液体选择合理。①组+②组、①组+③组无配伍禁忌,②组+③组有配伍禁忌。当护士检查出医师用药有配伍禁忌,应立即向主管医师汇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上述三组液体可按②+①+③;③+①+②顺序滴注。避免头孢唑林与法莫替丁接触发生沉淀。

还有以往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往往错误地认为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K1都属维生素类,可以配伍使用。实际上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B12也可加速维生素K1的分解,因此维生素C及水乐维他等不宜与维生素K1配伍。如果护士掌握一些药学知识就不会发生类似事故,医疗纠纷会大大降低。

4 强化护士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慎独修养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许多情况是由护士单独进行的,没有人监督,全凭自身的职业道德来约束,因此,应加强对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临床上新药、特药的使用管理,有些药物价格昂贵,许多患者为了治病负债累累。如生物制剂、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在药物配制使用中护士操作技能和工作责任心都非常重要,稍有疏忽即可造成药瓶内残余药液量过多,使药品有效成分丢失造成药品浪费;或溶解药物的液体量计算上有误,造成患者用药量不足,影响药物疗效。尤其是化疗用药,化疗药物的剂量是严格按照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出来的,如果用量不足将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部要求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同情心,特别是使用价格昂贵,剂型较小的药物时,应使用小容量注射器将瓶中药液抽尽,若是粉剂一定要彻底稀释抽吸干净,尽量减少药品浪费,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用药连瓶问题,不能只图省时方便不考虑药物的不同特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剂量的作用强度,不考虑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提前加药,随意连瓶,一切要服从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坚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 护士在药物配置过程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由于配置药品的护士长期暴露于配制药物如化疗、抗生素、抗肿瘤药等药品污染的环境中,特别是一些细胞毒药物的包围之中,存在有毒药物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可能直接影响操作护士身体健康,所以护理部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伤害性药物配制过程中护士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各项防护制度,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戴一次性口罩、帽子、穿防护衣,使用聚氯乙烯和乳胶双层手套。对配制抗癌药的护士定期更换岗位,每年定期为接触伤害性药物的护士进行体格检查。不安排怀孕和哺乳期护士从事伤害性药物的配制,避免对其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加强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组织学习药理知识,掌握伤害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防护知识,以降低这些药物对护士的伤害。

6 建议

主管部门应重视和关心护理工作,加强临床护理服务中药学知识的学习。在护理记录中增加药物配伍禁忌检查结果、用药监护等内容。对服务区域常用药物进行有重点、有步骤的学习,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凤萍.护士在输液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6,5(2):26.

[2]梁萍,蔡红,赵嗣英.监控肿瘤化疗细胞毒药物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药房,2006.11(11):41.

[3]王艳萍.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90-91.

[4]蔺雪梅,宋凤莉,徐铁力.医疗护理在防范医疗事故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14-115.

[5]王巧平,郑璐敏,徐杰安.影响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22-123.

[6]陈福民,申玲.深入开展临床药学[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96,130.

[7]李奇能.临床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130-131.

[8]孙耀红.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31-132.

[9]何丽萍,魏高文.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优越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67-168.

[10]曹明明.影响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几个因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74.

[11]董晓岚.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85.

[12]于伟,李世凤.护士如何规避化疗药物外渗风险[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211.

(收稿日期:20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