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明,张 丽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节及神经根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上出现皮簇水疱、多呈现带状分布、痛如火燎为主征,多发于春秋季节,好发于肋、腰及面部。中医称缠腰火丹、蜘蛛痣、蛇丹、火带疮等。

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显着疗效,具有自身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2003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梅花针点刺,四黄膏外敷配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6例获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生化检查确认为带状疱疹,共66例,分为两组,综合疗法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6岁;西医组 30例,男 17例,女 13例,年龄42~75岁。两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及《实用外科学》[2]中有关规定,均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综合疗法组 采用梅花针点刺,自拟四黄膏外敷配合抗病毒西药的综合治疗,7 d为一疗程,具体方法如下,①梅花针叩刺:取病变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疱疹及周围皮肤,以刺破疱疹液体流出,病变边缘皮肤变赤为度,边叩刺皮肤,边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渗出液体,如患病区域有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应重点叩刺,每日一剂[3]。②自拟四黄膏外敷:药物组成为雄黄15 g,冰片3 g,黄连30 g,黄柏30 g,大黄 25 g,青黛30 g,上药研细末加入鱼石脂软膏药300 mg,适量生理盐水涂于无菌纱布上药2~3 mm厚贴于叩刺部位,每日更换5~6次。③阿昔洛韦针静滴10 mg/kg,每日1次。

1.3.2 西医组 阿昔洛韦10 mg/kg,qd,阿糖腺苷15 mg/kg,qd,同时予止痛,营养神经药物应用,7 d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7~10 d内刺痛消失,皮损部结痂,焦枯脱落,症状全部消失。有效:11~15 d内疼痛消失,疱痂脱落,皮肤复常。无效:16~20 d 内疱疹干瘪[4]。

2 结果

综合疗法组36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78%;西医组30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综合疗法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好发于春秋季节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节或神经根引起,病变处痛如火燎,疱疹消失后,肌肤疼痛加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目前主要应用抗病毒治疗,但副作用较大,疗程长,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此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5]。

依据中医理论,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郁久化火,蕴积肌肤,外溢皮肤。《景岳全书》云:“病之于内,形之于外”。内脏的病,通过经络反映到相应的部位,梅花针利用经络在皮部与内脏之间的传注、传输作用,叩刺体表的一定部位、穴位、反应点,通过经络的传输调整脏腑虚实,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病目的,自拟四黄膏中雄黄解毒、杀虫,用于痈肿疔疮,湿疹疥癣,黄连、黄柏、大黄、青黛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疗疮,冰片清热止痛[8],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疗疱止痛之效,以上多途径联合治疗带状疱疹,针药并用,中西结合,显着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费用低廉,依从性好,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1]李荣,王子明.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01-105.

[2]石美欣.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0.

[3]孙震寰,高立山.针灸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86-298.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00.

[5]李曰庆.中医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5.

[6]傅刚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3):29-30.

[7]丁丽君,朱运喜,王海涛.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05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83-84.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