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鑫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济宁 272000)

森林抚育间伐主要是指在未完全长成的森林内部,根据不同树木的成长发育水平、稀疏程度以及预期的培养目标,为了给树木的成长营造更加良好和适应的生存环境,通过砍伐相应的树木,最终达到调节树木的空间布局、合理控制树木的密度、调节树种的构成目标,为促进树木的快速成长和营养的稳定吸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森林抚育间伐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砍伐适量的林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森林成长过程中内部的光照条件和接受光照的面积,进一步扩大森林吸收营养成分的范围,并通过人为的择优方式,有效地提升森林的培育水平和整体质量。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无疑在森林培育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应当进一步探讨森林抚育间伐的有效实施策略,才能从根源上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的稳定发展和供应。

1 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

1.1 改善森林结构,增强树木生长的稳定性

森林抚育间伐的实施方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森林内部的树木成长结构以及密度,也能够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排布。尤其是在清理有害树种、调节树种成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及时的侵害,危害性的树种避免影响到其他树木的正常生长,也能够为其他树木提供更加充足的养分和适应性的成长空间。由此可见,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为调节森林的树种结构、树木的成长养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树木的成长速度和成长稳定性[1]。

1.2 有利于改善树木的生存条件,调节树木的密度

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发育条件以及周边的养分供给,极有可能会出现自然稀疏分布的状况,但是自然分布的状况却不一定能够满足科学排布密度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树木的成长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否则就会出现树木成长过程中营养成分增强、光照条件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而在树木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土壤内部的养分大面积地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树木的正常成长和发育。但如果能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通过抚育间伐的手段砍伐部分影响森林科学密度的树木,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树苗在成长过程中养分的竞争性,极大地改善树苗的成长环境。

1.3 推动森林植物的多样化发展,提高了生态服务能力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能够通过人为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帮助树林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结构,并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树种。除此之外,抚育间伐手段还有利于培养树龄不同的复层混交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森林种植过程中的生态多样化发展,更是为森林中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养分。除此之外,植物的多样化发展也能为森林中的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扩展了森林中动物以及生物的品种[2]。

1.4 优化木质的整体结构,有效地增加经营木材的供应量

木材是我国日常生产应用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应用材料,也是林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盈利产品之一,是保障我国区域林业经济收益的关键来源。但目前我国林业种植过程中一直都存在树木质量较差、木质结构总体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收入效益。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我国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必须要有序开展林木的间伐工作,才能保证其他树木的成长发育完善性。在树木间伐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根据不同区域树木种植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季节,根据不同的树木种类以及树木密度的控制展开间伐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森林区域内整体林业培育的质量。在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实施之前,必须要根据该区域森林成长的具体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森林抚育间伐工作。针对一些非目的性的林木培育区域应当定期进行重复砍伐,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其他区域的林木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且也能够有效地调节区域林业内部的种植结构,从而保证经营性木材在市场中的供应量,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也能够有效缓解部分区域木材市场的供需矛盾问题。

2 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意识层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的林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内涵价值,无法科学地对树木进行砍伐,这也导致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和理解方面的偏差,导致抚育间伐的措施没有达到有效的目的,除此之外,大多数林业工作者还存在重视采伐、忽视森林培育的工作观点错误地认为,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其实就是将采伐后的林木资源用作生产,这也导致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开展的力度过大,森林资源的匹配失去了合理性。尤其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还会间接导致我国林木资源过度砍伐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性。虽然从短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林木的砍伐能够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和供应。

2.2 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林木的培育工作在科学理论研究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在各类型科学措施的实验和证明方面也缺乏有力的支撑。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国家针对林木工作者的抚育间伐工作缺乏约束力和监督力,尤其是对于砍伐的次数、频率、砍伐的时间和强度也没有做出统一的标准,这也导致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奖惩措施,很多林业工作人员在抚育间伐工作中主要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认知,在完全没有规范和约束的情况下,导致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3]。

2.3 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林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同时,在树苗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也需要不间断的经济资源为树木提供养分。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这种单纯的投入模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也容易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引发了林业发展的不规范问题。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的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投入,导致树苗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水源供给,严重地影响了树苗的健康成长和稳定发育。很多地区的林业工作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缺乏科学指导和有力监督的条件下就展开了不合理的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将大量长势良好的树苗直接砍伐,间接出现了乱砍滥伐的问题,不利于我国林业的持续性发展。

3 林业发展过程中确保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合理执行的有效对策

3.1 树立起以“伐”促“育”的思想观念

当前,许多林业工作人员对于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认知不够科学,片面地将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看作是木材的直接砍伐,在抚育间伐工作中,往往存在重视砍伐、忽视培育的现象,只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森林成长发育过程中长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有机平衡。想要高度重视森林抚育建法工作,就必须要将传统的管理理念摒弃,坚决抵制重视砍伐,忽视培育的管理理念,从传统的错误培育手段和思想误区中走出来。首先,我国的林业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抚育是培养林业资源的根本目标,砍伐只是达到培育林业资源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4]。因此,在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中,必须要学会应用科学的森林抚育间伐方式,找准科学的森林抚育间伐频率、砍伐的数量以及砍伐的树种类型,合理性地选择一些枯木或生长速度较慢的树苗,积极改善内部的光照条件,将多余的树苗砍伐之后,让更多的土壤营养成分以及阳光成分给需要成长发育的树苗,降低树苗体内的营养流失问题,进一步提升森林的成长速度和稳定性。其次,应当重新塑造生态第一的发展观念,将传统的森林养育过程中经济效益为第一准则的观念摒弃掉。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不能通过不科学的砍伐方式谋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以科学的森林间伐手段来促进其他树苗的快速生长和稳定生成,通过平衡森林内部的树苗密度、树种类型为我国的森林发展带来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结合起来,注重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推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和平衡发展。

3.2 加大在森林抚育间伐期间的资金投入,进行差异化经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确保森林抚育间伐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点。但目前,我国许多林业工作人员在发展过程中只是盲目地追求眼前的微小经济效益,在森林抚育间伐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违背了森林抚育间伐的科学发展观念,同时还加大了砍伐力度,严重地影响了森林抚育的最终质量和稳定性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要加大森林抚育间伐期间的资金投入力度,能够严格地按照不同区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实施范围以及实施的实际面积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撑,同时,针对砍伐后的木材也应当合理应用,争取做到物尽其用,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其次,应当加强对森林抚育间伐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管理,能够严格地按照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实际资金需求,将投入的资金落实到位,并针对不同地区林业发展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的专项资金设置专门的账户,强化对森林抚育间伐实施过程中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动态性跟踪。通过定期的检查专门账户,再结合森林抚育建法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了解在森林建法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的应用是否得当和到位,并针对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制定下一阶段的资金运用规划,找准资金合理应用的重要切入点,建立与资金应用相辅相成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森林抚育间伐资金投入应用到位[5]。第三,为确保森林抚育间伐投入资金得到应用,应当根据不同地区森林资源的发展状况以及林木资源的生产经营状态区分林木的种类,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在科学划分经营区之后,针对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工作和方法进行区别对待。

3.3 制定符合地域发展特征的方案,完善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规划和方案是确保森林抚育建法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指导和前提条件。因此,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树木成长特征,制定相应的森林抚育间伐方案,有效地提升森林抚育间伐方案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首先,应当在不同的区域事先设置相应的林区实验基地,以实验基地内部的树苗作为调查实际情况的研究范围。在坚持林业保护原则的基础之上,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树苗成长状况,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区域森林抚育间伐的科学经验,探索符合地方发展特征的森林抚育间伐方案。其次,在森林抚育间伐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森林抚育间伐的频率、强度等多个方面做出灵活的调整,为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还应当建立起相对健全和完善的森林抚育间伐评价机制。对于在林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过度砍伐对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了解不深入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林业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林业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森林抚育间伐手段的科学认知开展工作[6]。

3.4 建立高素质的林业工作人才队伍,提升森林抚育间伐的工作水平

森林抚育间伐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该措施的重要实施者,在确保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效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价值。但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对于森林抚育间伐认知程度偏低的问题,这也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开展的水平。因此,更应当针对森林抚育间伐的工作人员和实施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提升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邀请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才以及学术人员,重点讲解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进一步提升操作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抚育间伐是我国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控制森林密度、保障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更应当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专业人才素质、制定合理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等方法,为我国林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