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德

摘要:在农业工作中,“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应提高对有关方面的重视。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伴随农机工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升。由此,应强化农机的监管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理念,促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效实施,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农机安全保障。

关键词:安全生产;乡村振兴;行业监管;农机

农机安全生产涉及现代农业生产和服务诸多领域,如农机道路行驶安全、农机作业安全以及农机操作安全等。大部分农机都行驶在乡村道路上,其作业活动通常都是在田间地头,并且农机作业环境十分复杂。在农机运行操作过程中,大部分路段都未配备监控摄像头,且道路狭窄,其运行范围相对较大,导致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大量的安全生产隐患。对于农机安全生产来说,它与很多家庭之间存在关联,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农机系统具有重要的使命责任,应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构建安全的农机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为其保驾护航。

1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分析

(1)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不够认真。就以人为本而言,即把人的全方位发展当作核心目标,从群众利益出发,切实达到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确保利益。现如今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特别在监管对象层面上,当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时,注重机械,轻视了“人”,一些监管措施都基于“机”进行,无法达到成效,比如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是监管农机运行状况,缺少对农机驾驶者的管理,人的因素是出现生产事故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强化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再如,当安排传教育时,即便重视增强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彰显了管“人”思想,不过却也有着效果不够突出、落实没有到位等情况,特别在基层宣传时,常常使用拉展板、挂条幅等手段,在固定位置进行,主要向地方居民进行宣传,却不是农机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宣传对象没有针对性,内容不丰富,虽然投入一定资金,不过因为缺乏管“人”措施,导致宣传流于形式[1]。

(2)农机安全生产文化较为滞后。对于农机安全文化来讲,通过不断地发展,如今已产生完整理论,同时获得监管部门肯定,在属性上,能划至软政策范围,为实践所产生的行为方式。这些年,农业机械化取得较大发展,为健全农机安全文化夯实了基础,不过相比于生产形势,安全生产文化还较为滞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较大,不利于乡村振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农业发展,而研究滞后的因素之后可知,一般是这些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其一,基层工作者缺少一定的安全认识。文化普及期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指引,实际上一些农机工作者,其整体素质不够高,文化水平较低,并且培训内容以及手段没有到位的影响,很多依靠经验进行农机操作,没有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乡村缺乏充足的农机人才,造成先进设备难以充分使用。其二,匮乏保障举措。推广文化中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即便注重农机购置的投入,但缺少安全文化投入,因此对于安全文化建设来讲,其在很多方面还处在起步环节,比如系统构造,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短期内不能获取成效,故而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积极投入专项资金,不过对于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如果不能对群众产生补贴资金上的调动,无法使其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2]。

2 转变监管角色,建设农机安全文化

第一,主动改变监管角色。对于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情况,应该改变监管角色,采取合理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稳定形势。仔细来讲,也就是遵循以人文本理念,达到“人”为首位的转变,体现监督管理中人的关键作用,同时要意识到发展和创造利益都是为了群众,实施安全生产主要为了确保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无论实施哪种监管政策,都是为保障安全,再基于此,进一步普及安全行为规范,努力打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第二,构建农机安全文化。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其建设成果获取速度较慢,有着很长的周期性,因此应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的投入当作支撑,建设安全文化,特别要提高经费支持,便于实施各种宣传举措;应该打造安全文化阵地,比如需各方一起参与,整合资源,确定宣教体系,健全工作格局,或需短时间内健全信息化建设,基于合理使用宣传媒介以及渠道,经由网站,建立文化网络阵地,从中普及生产经验和方针,展现建设成效,便于更好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因为这一项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得到公众的关注以及积极参与,因此可在社会建立文化建设氛围,根据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困难,找到着手点,开展核心工程建设,同时基于协作,更好促进文化体系建设。

3 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伴随机构变革的实施,农业农村局开始对市县农机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并且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始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职能划转还是人员调整,都极易产生农机安全问题,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监管,责任不够清晰,没能完成相关工作,都会造成农机责任事故。对此,应强化安全领导工作,健全责任制度。第一,构建健全的领导机构。所有农机主管部门都应增强思想认知,将农机安全生产上升到议事日程,第一时间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对领导成员进行科学调整。根据“一岗双责”以及“失职追责”等要求,促进责任机制的有效建立,对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划分进行确定。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例会,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科学的整改对策。第二,增强单位责任意识。在机构变革之后,要求农机化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相关的指导工作,并对工作的实施进行督促。与此同时,相关执法及监理机构应积极作为,提升自身的法规及职责意识,促进安全生产执法以及工作监管。对于农机服务中心来说,应结合行业安全生产要求,强化有关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促进机具推广及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实施,建立安全生产防线,从而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第三,强化对执法及监管者的管理。强化执法团队的构建以及有关政策法规及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执法工作者的执法质量及意识。对于农机监理机构来说,它属于涉改单位,有关工作者存在转隶及岗位调整的问题,应强化相关的管理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使其积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4 全面执法检查,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常常会出现农机事故,尤其是拖拉机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究其原因,通常是拖拉机违法载人,没有根据规定进行年检,存在超速超载、酒后驾车等问题。由此,应强化执法检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对其进行严惩,从而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这是综合执法部门及监理机构的关键任务[3]。第一,构建科学的联合执法制度。不管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是安全监理部门,都应积极和公安及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全面贯彻《信息互通机制》以及有关文件精神,促进协作共管以及资源共享,实施联合执法行动。第二,健全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有关机构应注重提高执法检查效率,若是在农忙季节以及重大节日等活动期间,应实施重点检查。针对山区及急转弯等极易产生安全事故的路段,应实施严格检查,针对农机手酒后驾驶以及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也应实施严格检查。同时应将常规性检查与不定期路查方法进行融合,避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第三,提高执法处罚力度。针对拖拉机驾驶者存在的违法行为,应全面按照有关法规开展处罚,对于罚款及扣分应全面落实。特别是拖拉机等违规载人行为,应对其实施批评教育工作,要求改正,如果还是不改的,可对其扣押拖拉机以及有关证书,若是情况比较恶劣,可对其操作证件进行吊销处理,全面增加违法成本。对违法行为进行严重打击,第一时间发布报废农机公告,确保安全监管的良好态势,避免驾驶者存在侥幸心理,增强其遵规守法积极性,尽可能地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

5 强化行业监管,全面杜绝农机事故

近些年来,道路上的拖拉机数量越来越少,然而农机拥有量却逐渐提升,特别是联合收割机等,其数量上升趋势较快,由于农机作业量相对较大,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作业相对分散,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导致安全生产监管有很大的难度,由此,应制定长效的工作制度。第一,强化培训考证的监管。对于农机主管部门,应强化对农机培训的指导及监督,对驾驶培训机构资质进行科学认定,对满足要求的可发放相应的许可证书。对于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强化对所辖培训机构的监督,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根据整改通知书促使其全面整改。强化有关的驾驶培训管理,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制定合理的考试规则,对驾驶员考证进行严格监管。与此同时,可定期组织驾驶者技术培训工作,持续增强其操作技能,全面防止由于农机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事故。第二,强化农机的年检工作[4]。有关机构应对农机登记以及驾驶证进行科学管理,全面落实好牌证发放工作。有效实施农机的年检审验工作,保证人、证及机全部到场,对行驶证及驾驶证进行有效检审,针对未处理好的违规事项,应先处理完成之后再实施年检审验。应切实增强农机参检率,对于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参与年检审验的农机,应上传给公安交警部门,对满足报废要求的农机实施强制报废。另外,还应对检测设备进行优化,提升检测水平,健全安全技术检测,避免农机长时间带病作业,对变形农机存量进行有效把控,让其恢复原形,以防止产生农机安全生产问题。第三,强化农机质量的监管。有关机构应对农机产品质量以及维修情况开展全面监管,组织产品质量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农机安全性能。当新产品投入市场,应先对其质量开展鉴定,避免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对使用中的农机,应实施定期检测及保养等工作,确保其优异的性能,防止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安全生产事故。第四,强化生产环境的治理。对于公安交警部门来说,可基于乡村极易出现事故的路段设置警示牌、路标及减速带等,对驾驶者进行安全提醒。强化对机耕道的建设,对危险机耕道实施优化,全面保证农机作业安全。第五,有效利用乡村“两员”的作用。促进协管员及劝导员的建设,结合具体状况招聘农机安全生产“两员”,确保其招聘及工作经费。他们会与农机驾驶证直接接触,掌握有关状况,这样一来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发挥“两员”的作用,借助有关规章制度,对农机驾驶者的违法行为开展劝导,杜绝农机违法载人等行为。

6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

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应该从加强执法、落实责任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农机驾驶者的行动自觉,为生产建立良好环境。第一,基于创新平安农机进行宣传。围绕平安农机创建为实施安全生产宣传,在农村学校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形式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比如安全知识课与漫画宣传,且由学生向其家人传递安全知识以及法规,提醒他们的父母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视,构建平安农机的气氛[5]。第二,借助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进行农机年检审验、技术普及活动等时机,深入田地普及安全知识与法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结合安全生产月、赶集等时机,向群众普及生产知识,免费发放资料。借助电视、短信与网络等发布有关规定与通知要求,及时曝光违章行为,发送提示信息。第三,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站作用。就乡镇农机站而言,其属于联系农机部门与农机驾驶者的纽带,针对农机安全生产,对相关法规与通知要求进行宣传,督促农机手根据要求参与农机年检审,督促开展生产问题整改。设置宣传栏,播放有关教育视频等,让农机驾驶者遵守有关法规与操作规范。提高有关方面的咨询服务,比如生产技术,举行安全知识培训,采集农机驾驶者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帮助其处理问题与困难。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机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关键的机制作用。伴随近些年的发展,农机保有量越来越多,农机生产安全发展成重点。如果发生农机安全事故,不但会影响人们的安全,还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对此,应对农机安全生产开展分析,运用科学的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构建安全生产文化,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建立良好的作业环境,从而全面避免农机安全事故的出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农.安徽推进“平安农机”创建 助力乡村振兴[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2(1):41-42.

[2] 张晓梅.山东“十三五”时期“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圆满成果[J].山东农机化,2022(6):8.

[3] 赵光宇.创建“平安农机”,促进乡村振兴——安徽省创建“平安农机”纪实[J].中国农机监理,2021(4):12.

[4] 张素娥,张义勇,麻晓云.以农业“机器换人”为引领 助力遂昌乡村振兴[J].现代农机,2021(1):13-14.

[5] 陈露.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快农业“机器换人”助力乡村振兴[J].现代农机,202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