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淄博 256300)

0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对农村进行建设,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的素质水平、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条件等。农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农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但同时在农业发展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路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人口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大众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数量上的需求以外,对于粮食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了解的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想要有效地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需要在实施策略上做出调整,更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建设,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当前阶段,我国有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村民陈旧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自身的农业发展理念已经形成,难以短时间内转变,这样的情形不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也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强化自身职能,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去规范农业经济管理,引导农民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地发展,这样可以保证实施的各项措施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而言,需清楚当地农村经济主要的发展模式,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主要矛盾,进一步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1.2 有效推动农村经济高效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经济的管理也在不断加强,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对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而言,当前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路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家庭仍采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将这种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发展的主流方式之一。基于此前提,很大一部分农户想要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那幺就会在实际农作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此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后续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一方面采取这样的方式会影响到农业主的心态,另一方面来说,在后期土地检测的时候会发现各种化肥物体的投放,会严重影响到土地资源的质量,早期导致土层下降,后期出现土壤肥力不足,甚至是土壤沙化或者是板结的情况。这样的农作方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符合当前的环保发展理念。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而言,需进一步加强管理,重视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做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统筹协调工作,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缺少完善的金融体系

农业金融体系是发展农业经济的资金保证。目前,面向农业经济的金融体系发展较为落后,农村金融行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业经济资金较为匮乏,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当地农业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制定的产销联结机制与实际情况不符,农业经济管理精度与广度不够,使农业产销与市场衔接不到位,也就无法实现产销联结的作用机制。

2.2 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缺少投资吸引力,农业经济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撑,农业经济发展进度缓慢。例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由于资金有限,经济管理者将资金投入到小规模农业建设项目中,而未将资金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影响到相应的产业体系建设,导致经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用。

3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

3.1 提升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展相对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当前阶段,部分管理人员思想陈旧,没有紧跟时代脚步,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时代,因此导致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我国早期将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长期奉行小农经济思想,导致广大民众一直采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也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限制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管理意识薄弱。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言,管理者思想固化,没有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因此对于农民而言,新的政策法规也就无法及时学习和掌握。想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那幺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一支极具专业化的高水平管理队伍,带动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积极落实新的政策方针,做好国家政策的普及,带领人民推进落实,结合实际情况为当地人民提供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知识讲解,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通常情况下,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了解实践案例,培训内容一般包括专业知识,还有技能知识,通过加大对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理论的培训力度,可以有效地提升其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想要提升其工作积极性,那幺就需要让他们产生危机意识,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结合工作情况,将实际生活中的贡献也纳入考核当中,这样考量更加人性化。在考核依据部分,可以依照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的农业政策,如此更具权威性,将其作为考核依据去检验管理人员的农业知识是否掌握到位,确保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是否过关,最终可以将综合考核的结果当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采用这样的测试方法,可以让管理人员重视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投入,还能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的认知,提升其管理专业水平。

3.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当前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科技手段也层出不穷。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被引用到农业机械的生产活动当中。需要了解的是,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很多农业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因为技术型设备的投入不足,科技信息水平的欠缺,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在当前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滞后的状态下,无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如此一来也就导致问题与方法不吻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致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作出相应调整,需要明确的是,农业科技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阶段,社会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发展也发生了模式上的转变,对于人力的需求日渐减少,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引入科技手段尤为常见。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加速农业经济的升级。具体的实施措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促进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管理人员需要站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的角度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搭建好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借助该平台进一步去开展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运用科技化手段加强农业生产活动的信息化建设。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支点,通过线上运营方式,例如直播带货、小红书,淘宝等第三方软件将农产品进行简单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产品,有效地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当前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3 建立健全农业管理机制

当前阶段,我国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开始使用审批制度,对于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而言,也是如此。想要有效地推行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那幺就必须依照规则流程,严格上报审查,通过上级组织的审批才能进一步去开展。根据实际调查可以发现,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一部分因素的影响。当前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相对落后,因此农业经济发展也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也出现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大面积的农田荒废等现象。基于此,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业管理机制,将上层管理组织的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管理工作由上至下展开进行,实施权力下放,逐级交付到基层管理人员手中,这样可以推进基层工作的展开,有效地增强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他们手中的权力具有实效性,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而言,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组织培训活动,在活动组织部分,需要邀请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监督,提供适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经济管理知识,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当然,不同地区的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形成独特的差别化管理方式,建立全新的农业管理机制,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在后续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发挥出实效性。

3.4 提高科技创新的力度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科技手段的加持可以加速其发展进程。加强科技创新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系统部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工作重点有所偏移,没有把握到位,管理人员注重农产品的生产,忽略了管理形式。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其规模相对比较小,而且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更新,且自身体制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生产工艺方面也相对滞后,对于高集中产业来说比较稀缺,以上因素也就导致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基于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质量,那幺就需要调整当前阶段的工作重心,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符合实际新农村的发展需求。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工作人员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开展实际农业生产工作中,引入现代化设备。目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多是机械化生产,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设备可以提升农作的效率,还能够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减少农民的工作量。针对大面积的农作物产地,需要在产前、产中和产后运用到机械,有效地减少物理强度的劳动。需要了解的是,所谓过程的机械化指的是从种植到各方面的全程操作,通过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性。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让当地的农业生产者了解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宣讲培养他们的农业科技创新意识。对于当地政府而言,需要定期安排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新的知识,讲解内容尽可能贴合生活实际,让农民深度理解,内容主要以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为主,还有现代化设备的科学合理使用,以及告知农民科技手段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培训调整农民传统工作的开展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经济发展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至关重要。农业经济管理途径主要包括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对农业运行状态及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和相关决策,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向着现代化、产业化、精深加工化、多元化经营趋势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