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雄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西藏 江达 854100)

1 前言

牦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感染性疾病,由巴氏杆菌引起,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传播,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等症状。牦牛巴氏杆菌病对于畜牧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中国,牦牛巴氏杆菌病主要分布在西藏等牧区,给当地畜牧业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概述

2.1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

牦牛巴氏杆菌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是一种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生,不能运动,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碱性美磕染色,菌体两端浓染,中间着色浅,故又称两极杆菌,两极浓染之染色特性具有诊断意义。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空气中仅存活2~3d,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d,但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1~6月;在60℃时20min、70℃时5~10min即可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杀死。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需要加强牦牛的管理,严格控制食物和水源的卫生管理等措施。

2.2 主要的传播途径

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菌,可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健康牛经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被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该病。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其次是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损伤的皮肤、黏膜和吸血昆虫的叮咬也有传染的可能。受寒、过劳、长途运输、饥饿、贫血、突然更换饲料等不利因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加重该病的危害。

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牦牛因饮用病牛饮过的水洼及抛弃病畜尸体河川的水而感染,外源性传染多经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偶尔可经皮肤黏膜的损伤或吸血虫的叮咬而传播。但在高原地区野生动物接触性的比较多,比如说在天然牧场放牧期间高原狼咬伤牲畜以后,没有引起重视,随即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牲畜。

2.3 牦牛巴氏杆菌症状和病理变化

牦牛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鲍曼氏菌属。病原体特征上,牦牛巴氏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呈杆状,大小约为0.5~0.7µm×1.5~3µm,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该菌在养分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通常需要5~7d才能形成典型的灰白色菌落。病理学表现上,牦牛巴氏杆菌病主要影响牛等反刍动物,感染后会引起多种病理学表现。

症状:潜伏期2~5d。病状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败血型:病初发高烧,可达41~42℃随之出现全身症状,精神沉郁,低头拱背,不注意周围事物,被毛粗乱无光,脉搏加快,肌肉震颤,皮温不整,鼻镜干燥,结膜潮红,有咳嗽声和呻吟声,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反刍停止。随病程延长,患牛表现腹痛,开始下痢,粪便初为粥状,后呈液状,其中混有黏液、黏膜片及血液,具有恶臭,有的鼻孔内和尿中有血。拉稀开始后,体温随之下降,迅速死亡。病期多为12~24h。

浮肿型:除呈现全身症状外,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结缔组织,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初热、痛而硬,后变凉,疼痛减轻同时伴发舌及周围组织的高度肿胀,舌伸出齿外,呈暗红色。患畜呼吸高度困难,流泪、流延、磨牙,并出现急性结膜炎。皮肤和黏膜普遍发绀。也有下痢和一肢体发生肿胀者。往往因窒息而死亡。病期多为12~36h。

肺炎型:主要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牛呼吸困难,有痛苦干咳,流泡沫样鼻汁,后呈脓性。胸部叩诊有痛觉,有实音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水泡性杂音,有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病畜便秘,有时下痢,开始粪便呈乳糜粥状,后变为液状,具有恶臭,并混有血液。病期较长的一般可到三天至一周左右。浮肿型及肺炎型是在败血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病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个别地区可达90%以上。痊愈牛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据观察,牦牛多呈败血型,其他牛以肺炎型较常见。

病理变化:病畜因败血型死亡的,呈一般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充血,在黏膜、浆膜及肺、舌、皮下组织和肌肉,都有出血点,脾脏无变化和有小点出血,肝脏和肾脏实质变性,淋巴结显着水肿,胸腹腔内有大量渗出液。

浮肿型者,在咽喉部和颈部皮下,有时延及肢体部皮下有浆液浸润,切开水肿部即流出深红色透明液体,间或杂有血液。咽周围组织和会厌软骨韧带呈黄色胶样浸润,咽淋巴结和前颈淋巴结高度急性肿胀,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潮红。

肺炎型者,有胸膜炎和格鲁布性肺炎(上部为棕红色肝变并伴有出血,下部为灰褐色肝变并有坏死,小叶间组织水肿变宽)。胸腔中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和胸骨有小出血点并有一层纤维薄膜。整个肺有不同肝变期的变化,小叶间淋巴管增大变宽,肺切面呈大理石状。有些病例由于病程发展迅速,在较多的小叶里能同时发生相同阶段的变化;肺泡里有大量的红细胞,使肺病变区呈弥漫性出血景象。病程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坏死灶,呈浅灰色或暗褐色,通常无光泽。有时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腹膜炎,心包与胸膜粘连,内含有干酪样坏死物。胃肠道急性卡他性炎,有时为出血性炎。肾与肝发生实质性变,肝内常有小坏死灶。喉有出血点和胶样浸润,有时蔓延至咽与舌。浆膜与黏膜上有瘀点和瘀斑。淋巴结肿大呈紫色,充满出血点,尤其以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胀最明显。

总之,了解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特征和病理学表现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预防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过程中,加强对病原体特征和病理学表现的研究和认识,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4 牦牛巴氏杆菌造成的影响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给农牧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病,患病动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导致生产效益下降,而且死亡率较高,给农牧民经济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3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3.1 病理学特征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特征是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之一。临床上,该病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全身性感染。患病动物的临床症状通常为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呼吸困难、咳嗽、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皮疹等,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导致动物死亡。一般而言,动物越年轻,感染后病情越严重。病理学上,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特点是肺部病变、肝脾肿大、淋巴结炎、皮疹等。在肺部病变中,动物的肺部组织会出现大片的坏死和渗出物,形成肺炎的病理表现。肝脾肿大是该病的另一个病理学特征,这是由于病原菌侵入肝脾组织所引起的。此外,该病还会导致淋巴结炎和皮疹,这些病变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的。

3.2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对牛出败作出诊断。但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其病理诊断要点为:

3.2.1 临床诊断

根据病畜消瘦、高热、鼻流黏脓分泌物、肺炎和白细胞总数增多等典型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对于急性死亡者,剖检变化为浆膜出血,脾部肿大,肺两侧前下部有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病例可做出临床诊断,如需确诊,应做实验室检查。

3.2.2 实验室诊断方法

(1)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其依据感染者的体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和变化情况进行诊断。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微量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等。其中,SAT是一种常规的诊断方法,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定。

(2)细菌学检测;牛巴氏杆菌病的细菌学诊断包括细菌培养、酸化试验、PCR检测等。细菌培养需要注意避免细菌在外界环境中致死,应在细菌实验室进行,严格遵守消毒规定,PCR检测较为快速、敏感和特异,可作为血清学检测的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方法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兽医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兽医常见病、寄生虫病诊断标准》等相关标准,可以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诊断流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医生会对患病动物进行诊断,包括初步诊断、实验室确诊、病原学鉴定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诊断标准和流程也会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实验室技术的进步不断调整和更新,因此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和诊断水平。

4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4.1 疾病预防的原则和管理措施

预防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原则是“防范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科学管理”。具体措施包括:(1)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兽医人员和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隔离患病动物:发现患病动物后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动物接触,防止病原体的传播。(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畜舍,消毒、通风等,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4)疫苗接种:开展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5)饲养管理:加强牛群管理,控制饲养密度,科学合理地饲喂,提高动物的抵抗力。(6)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对牛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加强病情的防范和管控。

对于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由于该地区牦牛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因此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2)定期开展疫苗接种,提高畜牧动物的免疫力;(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4)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5)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环节的管理,规范养殖场的管理和操作。

4.2 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

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是牦牛巴氏杆菌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预防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措施。在动物管理方面,应采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合理饲养和增强动物体质等措施,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此外,需要对病死动物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和传播病原体。在环境控制方面,要注意加强牛圈卫生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病菌滋生。定期进行消毒,如喷洒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等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病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此外,还需要对饮水进行监测,避免水源被污染。牛群的隔离和检疫也是很重要的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有效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由于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需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该地区气温较低、降雪较多,牦牛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在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方面,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加强牛舍保温、通风和防水措施,提高牦牛的生活条件,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在消毒方面,由于该地区温度较低,使用高浓度消毒液可能会导致凝固和结晶,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可以采取增加消毒次数和加强清洗等方式,确保消毒效果。

在江达县,由于该地区是牦牛的重要产区,农牧部门也在积极宣传和推广疫苗接种,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疫苗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在江达县,农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增强防疫意识,为保障当地牦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4.3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等。但是,长期地使用抗生素也容易产生耐药性,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由于当地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程度较高,当地兽医部门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和隔离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防疫意识培训等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此外,也加强了对牛群的定期检测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的发生。总之,为了有效治疗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需要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并加强科学研究,以达到治疗和防控的目的。

5 结语

我们对牦牛巴氏杆菌病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探讨,包括病原体特征、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学表现、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通过对江达县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加强动物管理和环境控制、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控制体系等是预防和控制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此外,针对该地区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以后可以考虑结合药物治疗和牛血清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总之,随着牦牛养殖业的发展和牦牛巴氏杆菌病的不断发生,防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通过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我们有信心和能力控制和预防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牦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