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云 郎永耀 刘 晴 石建华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苏州 215228;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苏州 215028

突发性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神经性耳聋,多发于老年群体,可导致患者听力受损,甚至永久性耳聋[1]。临床采用抗病毒、扩血管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突发性聋与病毒感染、内耳微循环障碍及血管痉挛、组织代谢紊乱等导致内耳末梢神经受损有关[3]。胞磷胆碱钠是一种神经保护剂,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细胞、促进细胞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在改善凝血功能及微循环障碍方面疗效欠佳[4]。巴曲酶是一种溶栓剂,其主要成分凝血酶样酶能够诱导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降低血流阻力,改善微循环[5]。然而,单一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发现,巴曲酶联合神经保护剂可以改善突发性聋患者凝血功能及微循环[6-7]。故本研究探究巴曲酶联合胞磷胆碱钠对突发性聋的具体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92 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其中联合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60~83 岁,平均(78.5±8.0)岁;左耳26 例,右耳20 例;病程1~7 d,平均(2.50±0.51)d;严重程度:轻度15 例,中度23 例,重度8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22 例;年龄60~81 岁,平均(78.4±7.9)岁;左耳24 例,右耳22 例;病程1~7 d,平均(2.48±0.62)d;严重程度:轻度14 例,中度25 例,重度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0018),患者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专家诊治耳鸣耳聋》[8]中老年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病因不明;至少相连的2 个频率下降>20 dB;单耳患者。排除标准:既往听力减退史;颅神经损伤、传导性耳聋、听神经瘤、功能性耳聋;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入院前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1.3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钠治疗,0.25 g 胞磷胆碱钠(徐州莱恩药业,生产批号:131229)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济宁辰欣药业,生产批号:14112141),静脉滴注,1 次/d,治疗10 d。联合组采用巴曲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10 BU 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生产批号:100201)加入0.9%氯化钠(西安天正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1103)100 ml,静脉滴注,隔天1 次,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耳闷消失时间、眩晕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和听力恢复时间。②两组临床疗效。以参考文献[9]为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听力提高>30 dB;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听力提高<15 dB。③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Express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思达高)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④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 取血液样本,离心(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⑤两组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耳闷消失、眩晕消失、耳鸣消失及听力恢复时间比较

两组眩晕消失、耳鸣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耳闷消失、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耳闷消失、眩晕消失、耳鸣消失及听力恢复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耳闷消失、眩晕消失、耳鸣消失及听力恢复时间比较(d,±s)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PT、TT、F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PT、TT 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FIB 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注 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

2.4 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ET、N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ET 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NO 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比较(±s)

注 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

2.5 两组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

联合组有2 例腹泻,1 例皮下瘀斑;对照组有1 例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261,P=0.609)。

3 讨论

突发性聋是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0-12]。目前研究认为突发性聋可能与内耳循环障碍有关,患者血栓栓塞、血流减少及血管痉挛等损害听觉器官功能[13-14]。临床通过物理刺激、神经营养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高[15-16]。

本研究中联合组耳闷消失时间、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治疗效果更好。胞磷胆碱钠是一种磷脂酰胆碱的前体物质,能够抑制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减少过氧化物生成,稳定内耳细胞膜,同时可以保护和修复神经[17]。巴曲酶是从蛇毒中提取的一种类凝血酶,具有强效溶栓作用,改善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促进听力恢复[18-19]。本研究中联合组能够更好地改善凝血功能及微循环。其原因可能为巴曲酶进入患者血液循环后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将其水解为单体,同时诱导相关溶解酶激活剂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进而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流量,巴曲酶可以抑制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及白细胞活化,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供应[20-21]。突发性聋患者耳蜗听毛细胞活动耗氧量较大,且没有侧支循环,影响局部循环代偿能力,导致微循环障碍[22-23]。巴曲酶能够缓解患者血管痉挛,促进损伤细胞修复,调节ET、NO 水平,改善微循环障碍[24]。郑雁[25]研究发现,巴曲酶用于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与本研究相符。

综上,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同时可以改善凝血功能和微循环障碍,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