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明,方志欣,周 嫣,唐 倩,曾庆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正畸临床中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正畸学者们对Ⅱ类错牙合的形成和补偿机制做了较大量研究,认为其形成的机制错综复杂。此类错牙合畸形不仅存在矢状方向的不调而且很多患者还存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问题,牙列及颌骨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类型错牙合的补偿表现。而近年的多项研究显示后牙合平面与颌骨的发育、下颌的前伸运动及错牙合类型等密切相关[1-3]。本研究探讨分析矢状Ⅱ类骨面型患者前、后牙合平面及颌骨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索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形成和补偿机制,为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安全高效矫治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3月-2015年12月在笔者科室就诊的患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8例,其中男69例,女89例。纳入标准:①初诊年龄10~17岁;②矢状Ⅱ类骨面型,ANB>4.7°;③上下颌牙列完整,除第三磨牙外,所有牙齿均建立咬合关系;④正中咬合时,第一磨牙呈远中关系,尖牙呈Ⅱ类关系;⑤牙齿无明显磨耗,无切端及牙尖的牙体组织缺损;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颅面部软硬组织影像清晰。排除标准:①面部有明显畸形或者左右明显不对称;②有严重龋坏牙、多生牙或畸形牙;③牙列存在严重拥挤、锁牙合或反牙合;④存在早接触、牙合干扰或严重颞下颌关节病症状;⑤有口腔及颌面部外伤史、手术史、正畸治疗或口腔修复治疗史。

表1 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高、均、低角组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比较 (x¯±s )

按垂直生长型分组:依据头颅侧位定位片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MP-SN)将158例患者分为:①高角组:即MP-SN>37.7°,共计54例,平均年龄(16.14±3.0)岁;②均角组:即27.3°≤MP-SN≤37.7°,共计78例,平均年龄(15.63±3.0)岁;③低角组:即MP-SN<27.3°,共计26例,平均年龄(16.07±3.4岁)岁。

1.2 研究方法:头颅侧位定位片均由专业技师拍摄,拍摄机器为Instrumentarium Dental公司出产的Orthopantomograph® OP200D and Orthoceph® OC200D数字化曲面断层全景及头颅X光机,放大率在分析中已校正。将合格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导入Winceph8.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在系统中进行定点、测量。所有观察项目标志点的确定及测量均由第一作者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完成。2周后重复测量,两次测量差异大于1mm或1°的测量项目进行第3次测量,取其中两次最接近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根据Fushima等[1]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测量标志点、参考平面及测量项目如下:标志点11个:①U1:上中切牙切点;②U5:上颌第二前磨牙颊尖点;③U7:上颌第二磨牙咬合面中点;④Or:眶下点;⑤Po:耳点;⑥ANS:前鼻嵴点;⑦PNS:后鼻嵴点;⑧Me:颏下点;⑨MTA:下颌角下缘切线点;⑩Gn:颏顶点;⑾N:鼻根点。

参考平面6个:①AOP平面(前牙合平面):U1点与U5点的连线;②POP平面(后牙合平面):U5点与U7点的连线;③FH平面(眶耳平面):Or点与Po点的连线;④PP平面(腭平面):ANS点与PNS点的连线;⑤MP平面(下颌平面):Me点与MTA点的连线;⑥NP平面:由N向FH平面所作垂线。

测量项目9项:①AOP-FH:前牙合平面与FH平面的前交角,当此交角在FH平面上方时为负值;②POP-FH:后牙合平面与FH平面的前交角,当此交角在FH平面上方时为负值;③OP-diff:前牙合平面与后牙合平面的交角;④Go-A(下颌支倾斜角):下颌支后缘切线与下颌平面的前上交角;⑤PPFH:PP平面与FH平面的前交角,当此交角在FH平面上方时为负值;⑥RAM-I(下颌支角):下颌支后缘切线与FH平面的前下交角;⑦MAND-L(下颌长度):下颌支后缘切线与FH平面交点到Gn点的距离;⑧Pog-NP(下颌突度):B点到NP平面的垂直距离,B点在NP平面前为正,在NP平面后为负;⑨RAM-H(下颌支高度):下颌支后缘切线与MP平面及FH平面交点的连线距离。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One way),若方差不齐时采用Brown-Forsythe法及Welch法。组间多重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AOP-FH、POP-FH)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骨性Ⅱ类错牙合高、均、低角组颌骨相关指标测量比较:下颌支倾斜角(Go-A)和下颌支角(RAM-I)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P-FH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下颌突度(Pog-NP)、下颌支高度(RAM-H)均为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下颌骨长度(MAND-L)高角组<低角及均角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平面的概念在口腔医学,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等领域广受关注,它与牙颌面部形态、颞下颌关节和咀嚼功能等联系紧密,是影响口颌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下颌闭合轨道、磨牙关系、颌骨的生长发育及面部美观等相关[4-7]。在口腔正畸学领域,牙合平面通常在X线片上被定义为一条直线,然而,正常天然牙列下颌存在约2mm的Spee曲线曲度,上颌存在相应的补偿曲线,所以牙合平面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面。基于以上原因,日本学者Fushima等[1]将牙合平面分为前牙合平面与后牙合平面。前后双牙合平面的概念既简单又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牙牙合曲度,也利于更好地分析牙合平面与牙颌畸形及牙颌畸形的治疗变化的关系,故本研究也采纳了前后双牙合平面的概念。

本研究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高、均、低角组前后牙合平面的测量分析后发现: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AOPFH、POP-FH)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性Ⅱ类错牙合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大,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均有增大趋势。Fushima等[1]研究认为陡的后牙合平面会表现下颌的顺时针旋转。贾秀等[8]研究认为出现陡峭的后牙合平面的原因就是下颌骨的发育不足以及下颌骨体的后下旋转。Tanaka等[3]的研究也发现上颌后牙合平面的倾斜和下颌位置存在联系。本研究对生长发育期高低均角骨面型患者的下颌支高度和下颌骨长度进行比较分析后也发现,高角组下颌支高度和下颌骨长度均比均角和低角组小,而且下颌支角(Go-A)和下颌支倾斜角(RAM-I)也均表现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进一步证明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者后牙合平面较陡峭,下颌骨体发育不良和后下旋转,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中反映下颌突度的指标也显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提示骨性Ⅱ类错牙合后牙合平面越倾斜,下颌后缩也越严重。

表2 骨性Ⅱ类错牙合高、均、低角组颌骨相关项目测量比较 (x¯±s )

骨性Ⅱ类高角者后牙合平面陡峭,下颌后缩,临床中为了达到改善侧貌的目的,希望下颌能够逆时针旋转,因而学者们比较注意对后牙合平面的矫治。弓国梁等[9]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有效减小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垂直生长型患者也可取得良好的下颌前移效。Fushima等[1]认为增加上颌后牙区高度可以减小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可以使Ⅱ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向前上旋转。也有学者[10]应用微种植支抗压低磨牙对高角病例进行垂直向的控制,结果上颌磨牙平均压低1.8mm,下颌磨牙压低1.2mm后,下颌平面前上旋转2.3°。以上矫治措施或学说对上颌磨牙的控制方向相反却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对后牙合平面的控制不应简单理解为升高或压低牙齿,而应综合考虑其对整个牙颌系统的影响,其矫治机理及机制也尚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同时显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前牙合平面陡峭,PP-FH角大,则患者出现开唇露齿的概率增加,矫治时应通过压低和内收上前牙代偿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异常。有研究[11]认为,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时,前牙内收过程中会产生相对伸长,会导致前牙合平面倾斜度的增加,这种前牙合平面的改变既不利于前牙区的美观也不利于下颌可能发生的逆时针旋转。Ye等[12]也认为对上切牙的垂直高度的控制才是使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下颌发生前上旋转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矫治中亦应注意前牙合平面的控制。由此也提示大家对不同垂直骨面型Ⅱ类错牙合患者在治疗中有针对性地对前后牙合平面进行控制,可能更有利于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本研究根据垂直骨面型的不同,将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细化为高均低角组,分别探讨分析该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后牙合平面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探索了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形成和补偿机制。但由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低角者较少,本研究中低角组样本量较小,今后需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1] Fushima K,Kitamura Y,Mita H,et al.Signif i cance of the cant of the posterior occlusal plane in ClassⅡdivision 1 malocclusions[J].Eur J Orthod, 1996,18(1):27-40.

[2]叶瑞,王晟,裴姣,等.平面与下颌矢状向位置关系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2012,30(6):610-614.

[3]Tanaka EM, Sato S.Longitudinal alteration of the occlusal plan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entoskeletal frames during growth[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8,134(5):602.e1-602.e11.

[4]Ogawa T,Koyano K,Suetsugu 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lination of the occlusal plane and jaw closing path[J].J Prosthet Dent,1996,76(6):576-580.

[5]Braun S,Legan HL. Changes in occlusion related to the cant of the occlusal plan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7,111(2):184-188.

[6]Lamarque S.The importance of occlusal plane control during orthodontic mechanotherap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5,107(5):548-558.

[7]Batwa W,Hunt NP,Petrie A,et al.Effect of occlusal plane on smile attractiveness[J].Angle Orthod,2011,82(2):218-223.

[8]贾秀,张晔,王培军,等.哈尔滨市正常牙合人群前后牙合平面数据的建立及其与牙,骨骼的相关性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2):213-216.

[9]弓国梁,林新平.后牙合平面对青少年骨性Ⅱ类矫治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12):18-21.

[10]Xun ChL,Zeng XL,Wang X. Microscrew anchorage in skeletal anterior open-bite treatment[J].Angle Orthod,2007,77(1):47-56.

[11]方志欣,周嫣,曾庆妍,等.固定正畸对骨性Ⅱ类患者后牙合平面及上牙轴倾斜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4):2079-2081.

[12]Ye R, Li Y,Li X,et al. Occlusal plane canting reduction accompanies mandibular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in camouflaging treatment of hyperdivergent skeletal Class Ⅱ malocclusion[J].Angle Orthod,2013,83(5):75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