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素珍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南 长沙 412000)

临床口腔修复过程中针对于无法保留的残冠、残根一般采取拔牙术后实施牙列缺损修复。但对于患有重大疾病或严重牙周病,拔牙后其牙槽嵴萎缩较为明显,无法达到预期满意效果。保留牙根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采取口内余留牙以及残根安放磁性附着体进行义覆盖义齿修复,能够使牙槽骨吸收减少,并提高义齿的稳定性及固位,使咀嚼效率提高。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我院2019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磁性附着体用于覆盖义齿修复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0例牙列缺损需要实施义齿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义齿修复治疗标准、认知正常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31±1.32)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残根残冠的处理,将其中的稳固残根残冠实施根管治疗,保证牙周健康。磁性附着体义齿制作方法:①根面预备:采取治疗残冠、残根依据临床牙根长短、颌间距离、牙槽骨高度、基牙松动度对于患者的残根预备情况进行决定,颌间距离相对较小,基牙有松动、牙槽骨高度低应尽量保持残根根面预备与牙龈尽量平齐,或保持在龈下0.5 mm部位,如其中的颌间距离相对较小应尽可能在根面预备出凹状洞形,调整深度2~3 mm,并将其中的衔铁放在根内,对于桩核设计时应将其中的衔铁放在根内的箱形洞型当中,使其中的桩核的高度减少,反之应做好残根的预备,应保持与牙龈平齐,牙根长短为对于桩长短决定的重要因素,牙根较短时应尽量维持残冠保留,使其中的桩的长度得到保障,同时需要依据临床个体情况对于其中的平衡桩的根、长短受力问题进行评定;②根管预备:桩的长度应稍大于根长的2/3,并在8 mm以上,同时其中桩的直径一般控制在根直径的1/3,必要时需要在其中根管口预备小箱型体,直径应稍宽于桩,深度一般为2 mm,使其中的桩抗力、固位力增加;③制取印模:采取间接法实施硅橡胶印模材、桩核系统印模桩印模制作,印模应采取加固钉实施加固,并利用硅橡胶印模材实施印模制取,印模组织面应确保工作区清晰、无气泡时实施灌制模型;④制取颌关系:技术员应依据此关系实施适当的最佳衔铁位置确定;⑤粘接、试戴:临床对于金属桩核放置在完全就位试戴,合适后应实施水门汀粘接,粘接后其中的水门汀固化将其中多余的水门汀粘接剂清除,并进行基牙清洁,将磁铁依据衔铁的位置放在衔铁上,其中的磁体应尽量放置在舌侧,并在其中留出排牙空间,基托应避免组织倒凹,实施覆盖义齿印模制作并将磁铁从衔铁上取下,进行覆盖义齿操作,必要时可适当增加一定的金属网,提高其抗折断能力。

2 结果

安放磁体后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大于磁体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比较

3 讨论

牙列缺损一般为患者部分牙齿缺失引发恒牙牙列不够完整引起的疾病,在口腔科就诊患者中较常见。牙齿缺失后长期没有得到修复治疗,易导致对颌牙伸长、缺失牙近远中牙齿倾斜、移位等,对于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为患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对于牙列缺损的治疗方法具备多样化操作,现阶段临床较为常见的为活动义齿、固定义齿以及固定-活动义齿修复,其中固定-活动义齿修复即附着体义齿分为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磁性附着体义齿、套筒冠义齿等,其中磁性附着体具备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生活质量以及咀嚼功能的改善。与传统的颌面附着体相比,磁性附着体具有长期稳定的固位力、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且能够使义齿修复质量提高,积极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属于长期在口内应用的修复体,其义齿修复、咀嚼效率、固位等问题均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及关注方向。牙列缺损属于人群当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牙列缺损的产生原因一般为牙周病、龋病、外伤、颌骨疾病、发育性疾病等造成患牙的不可保留或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是利用天然牙、基托下粘膜和骨组织作支持,通过基托以及固位体卡环将义齿有效在牙列当中固定,患者可依据自身需求进行义齿清洁以及自行摘带,但存在其固位效果差的不足。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为近几年临床发展的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活动-固定义齿即半固定修复技术,由于义齿加工技术以及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同时,在修复体摘戴或行使功能时,能使其所受的应力中断,使基牙所受的侧向力和损伤力减小,有利于基牙的健康,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附着体。磁性附着体逐步应用在各类口腔颌面修复体当中,磁性附着体为利用磁力将基牙以及义齿连接,能够实现稳定及固位,同时其具备可自动复位、操作简单、不传递侧向力、有利于保护基牙等特点,且有效解决了传统覆盖义齿咀嚼效率低、固位效果不好问题,并能够改善美观的问题。传统磁性附着体存在抗腐蚀性差的特点对其临床应用产生一定限制。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能够有效的继承原有的功能及优点,并在义齿及基牙之间有保留残根的生理刺激,有效延缓压牙槽嵴吸收速度,使其义齿的稳定性及固位性增强,应用效果良好,具备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

临床分析发现,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其中的固位力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效义齿实际的固定固位力相比磁体固位力的理论值更低。临床在进行磁性附着体磁力值中尽量保持分散设计,位置设置越分散固位效果越理想。垂直于衔铁吸着面其方向垂直向上,磁性固位力最大;在吸着面的切线方向,磁性固位力相对较弱,其衔铁及磁铁之间会表现出水平向上的分力,容易与衔铁及磁铁之间产生侧移,导致磁性固位力降低。即使无法依靠增加基托面积来使其中固位力增强,也应力求义齿基托与牙槽嵴密合、实现咬合平衡,使其侧向分力减少。磁性附着体在牙体制作过程中,其龈上牙体量相对较小,能够实现更换比例改变,使其中的侧向力减小。闭路磁体以及形体的距离为0.3 mm义齿为传递侧向力,说明磁性附着体在口腔当中长期应用不退磁其固位力不衰减,能够为义齿提供稳定长期的固位力。

此外,人体的咀嚼效率存在着年龄、性别以及个体差异,不同健康状况也会对于咀嚼效率造成影响。患者戴用义齿1个月后,在同一时间对于义齿粘固前后咀嚼效率进一步测试,发现义齿的稳定性及部位为影响义齿咀嚼效率的重要因素,排除其他的干扰后,能够发现粘固磁体后患者的咀嚼效率相比以往有所增高,对比差异明显。粘固磁体后其意识稳定性发生改变,患者的咀嚼运动幅度及频率加快及加大,少部分无意识、应用经验以及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的患者在佩戴1个月后无法适应新义齿。伴随粘固磁体后义齿固位力有所提高,促进咀嚼效率提升。大部分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后效果理想,但其中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义齿脱落、钉帽脱落,这种情况发生在3个月内,原因主要为塑料人工牙牙面磨损后产生咬合不平衡,导致磁体以及支撑板之间无法均匀接触,使其中的钉帽或磁体发生脱落。本研究结果显示,安放磁体后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大于磁体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磁性附着体能够改善牙列缺损,属于美容修复的有效固位形式,能够提高义齿功能,可通过磁性附着体实施基牙保护。分析原因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结构相对简单、价格低廉,其固位体较为长久,是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牙列缺失患者为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残冠、残根有效修复方法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可提高义齿的咀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