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智汇小学 段超英

两年前,我接手了一个新班——二年级(1)班。开学第一天,就碰上一件棘手的事。

“不好了!不好了!小宇把小豆的手咬破了!”一个孩子惊慌失措地跑进办公室向我报告。我赶快往外走,去看看受伤的孩子。刚走出门,就碰上迎面走来一堆女孩子。她们簇拥着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女孩,后面还有几个大个子男生拉扯着一个撅着小屁股奋力往后撤的瘦瘦小小的男孩儿,他呼喊着:“我不去!我不去!”

“小豆,别怕!让老师看一下你的手。”小豆一边抽泣一边伸出颤抖的小手给我看。白净的小手上一圈浸着血的牙印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小豆,老师给你涂点碘伏消消毒,不疼的,可以吗?”小豆含着泪点点头。我一边给孩子涂碘伏一边说:“小豆跟老师说说事情经过好吗?”小豆委屈地说:“老师,课间我从小宇的座位经过,没留意蹭掉了他桌角的铅笔盒。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他突然拉住我的手张口就咬。呜呜呜!”

小豆的伤口很深,我通知了双方家长,陪同孩子到医院治疗。

小宇爸爸向我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原来小宇的父母一年前离异了,又各自重新组建了家庭。原本完整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小宇变得形单影只,性格也变得非常敏感。在学校,同学不小心碰小宇一下,他就觉得是在有意伤害他,马上会疯狂地还击。同学都说,他发火时就像一只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见谁扎谁。

听了家长的话,我分析小宇的过激行为,源自家庭的变故造成他缺乏了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怎样重塑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呢?我约来了他的爸爸和生母,跟他们聊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建议他们要从爱孩子的角度达成共识,一起关爱孩子,尽量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建立起对家人的信任。

接下来我又找小宇谈心,了解小宇打人的真实想法。我拉着小宇的手说:“同学在交往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这是正常的,同学间大多数伤害都不是有意的。比如,小豆就不是有意撞掉你的铅笔盒。老师相信你不会仅仅因为同学撞掉你的铅笔盒就咬人的,你能告诉老师原因吗?”小宇说,因为小豆撞掉的是他妈妈刚给他买的新铅笔盒,这是妈妈送给他的礼物,他十分爱惜。看到铅笔盒摔到地上,就气愤地抓住她的手咬了下去,他也没想到会咬得那么重。后来他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听同学解释。我看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着问:“你为什么总和同学打架呢?”

他说,因为没有人跟他玩,所以就想出了向同学吐口水或者拍打同学来吸引注意力,同学一生气就追着他到处跑。他认为这只是逗同学玩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欺负同学。

我告诉他,做游戏是为了获得快乐,所以必须建立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想和同学做游戏应该采取正当的方式,用商量的语气去争得同意,而不是用挑衅的方式。

“小宇,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21天能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你想不想用21天时间改掉爱打人的习惯,好好和同学相处呢?”我和小宇商量。小宇欣然同意了。于是,我们俩一起设计了一张漂亮的表格,表头写着“21天不打人”。约好只要小宇坚持在一天中不打同学,放学后就可以在表格上为自己贴上一个笑脸。

第二天,我在班会上组织同学讨论:怎样和同学交往。我提醒大家,打人是错误的交往方式。小宇也在班会上公开向小豆道歉,并且承诺要控制自己不去伤害同学。我提议给小宇改错的机会,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和小宇交往。

一天下来,小宇果真没有和同学发生冲突。放学后,他如约而至,为自己贴上了第一个笑脸。我夸他懂得克制自己,鼓励他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第一天的成功是个良好的开端,小宇毕竟只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的自控能力不像成人那样具有持久性。他的坏习惯也不会因为三两天的克制就完全改变,要他彻底改掉坏习惯,必须有我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十分关注小宇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他有要攻击同学的倾向,就在他耳边轻声提醒:“要克制自己,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每次他来贴笑脸的时候,我都会和他谈心,了解他的心声。更多的时候,我帮他补习落下的功课。21天的约定很快就到期了,在我的帮助下,有了玩伴的小宇变得开朗起来。

(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