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宾 李治 沈国昌* 陈梁 张琪

贝尔麻痹亦称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以患侧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通常急性起病,面神经麻痹在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临床在急性期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物,B 族维生素,神经康复治疗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研究[2]表明,约85%的贝尔麻痹患者在前3 周内经历了一些恢复,完全性面瘫(House Brackman V-VI 级)患者在发病后前3~4 个月内未经历一定程度的恢复,则更可能出现面部功能不完全恢复,伴有或不伴有痉挛和联合运动。本文探讨经皮穿刺面神经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阻滞对恢复期贝尔麻痹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2 年11 月本院门诊接受贝尔麻痹治疗的患者9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2016 年版)诊断标准》[1];②发病后经正规治疗>2 周仍为完全恢复正常;③临床检查肝肾功能,凝血机制正常;④治疗前认知功能正常;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肺功能异常;②存在严重出血倾向;③难以耐受治疗。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侧、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患侧面神经茎乳孔出口位置为目标穿刺靶点[3],到达目标位置后,回抽无血,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0.5 mL,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1 mg,1 次/周,连续3 周;再以

2%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777)为阻滞药物,超声引导下行同侧星状神经阻滞治疗[3],注入浓度为1%利多卡因5 mL,以出现Hornor 综合征为阻滞成功标志,3 次/周,连续3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外周神经丛刺激针穿刺,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后,回抽无血,连接贝朗神经刺激器(B.Braun Melsungen AG,型号:StimuplexRHNS 12),调节电流0.3~0.5 mA,频率1 Hz,诱发出面神经5 支支配区域抽搐,持续面神经刺激20 min,再注入面神经阻滞药物。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均采用物理疗法:①按摩同侧面神经支配区域肌肉,尽量摩擦热面部皮肤及肌肉,时间不限;②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滴眼液保护暴露角膜,夜间休息时胶布物理闭合眼睛;③湿毛巾热敷患侧,1 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GS)[4],多伦多分级法(torontofacial gmaing system,TFGS)[5]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记录治疗前后HBGS 量化转换表的估计功能值(%)及TFGS综合评分。

1.4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连续3 周治疗后,以House-Brackmann 分级法为准,I 级为治愈,II 级为显效,III级为有效,IV-VI 级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软件2021 版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GS、TFGSP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GS、TFGSP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GS、TFGSP评分比较(±s)

?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在93.3%,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面神经穿刺后连接神经刺激器,诱发出患侧面神经5 支支配区域抽动为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无明显穿刺并发症。两组患者行星状神经阻滞出现2 例声音嘶哑、1 例少量血肿,经观察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贝尔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发病2~3周内无明显恢复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治疗,易遗留后遗症状,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精神障碍。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发展迅速,种类激增,适应证不断拓展,多数学者将神经电刺激技术应用于疼痛、癫痫、痉挛状态、神经功能的恢复等,取得满意疗效[6]。刘惠林等[7]研究认为,予面神经一定量的刺激,能使患者面部神经的兴奋性,灵活性及反应性得到适当的改善,增强面积纤维的收缩,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加速患侧面神经炎症部位的淋巴循环及周围阻滞测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力。徐永亦等[8]认为急性期过早、过强刺激可能会导致面神经局部水肿加重,从而进一步加重面神经所受压力增大,不易治愈。本研究在贝尔麻痹的恢复期将面神经电刺激的靶点定位于茎乳孔面神经出口位置,直接刺激面神经5 支失神经支配肌肉,使其发生节律性收缩,保持肌肉的性能与质量,肌肉收缩的泵效应,亦可增强肌肉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防止或减少肌肉萎缩、纤维化、硬化和挛缩的发生。星状神经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增加颜面部微循环血流量,促进面神经供血供氧[9],经皮穿刺面神经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能增加面神经局部电流,升高面部温度,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传导,两者联合提高了面神经运动纤维、副交感及感觉纤维功能的恢复,对失神经营养后的症状面部肌肉瘫痪、感觉麻木、腺体分泌及后遗症的减少有显着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BGS 估计功能值及TFGS 综合评分均低于观察组,表明经皮穿刺面神经电刺激治疗效果显着,可能与面神经麻痹后通过对神经肌肉的刺激促进神经运动功能,延缓失用性肌肉萎缩,使贝尔麻痹恢复期的神经肌肉处于相对正常的状态,加速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心理精神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经皮穿刺面神经电刺激的特点是靶点精准,肌内直接刺激较其他经皮表面电刺激能更精准、全面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治疗有效率更高。对于经皮穿刺电刺激所需的频率、强度、脉宽及作用时间仍需要继续研究,本研究所用的神经刺激器应用参数均是根据患者情况及耐受度所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阈值。王然等[10]在治疗颈枕部带状疱疹合并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面神经脉冲射频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状基本痊愈。尽管如此,目前神经调控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调控的最佳靶点仍存争议,各种类型神经调控技术的疗效比较,仍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论证。

综上所述经皮穿刺面神经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阻滞,对恢复期贝尔麻痹患者治疗有效,超声下定位穿刺简单易学,并发症少,所需仪器可操控性强,为恢复期贝尔麻痹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