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各种老年性临床病症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据临床数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5个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这一疾病已然成为老年人因病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脑部缺血或出血坏死性病变[2]。脑血管疾病起病骤然,发病后应及时入院就诊,采用科学合理的诊断技术确诊,比如说CT血管造影。此次试验旨在探究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43∶37,年龄为29~76岁,平均年龄为(53.17±6.20)岁;其中,颅内动脉瘤32例,脑血管畸形22例,脑缺血性疾病15例,自发性颅内出血11例。此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手术确诊,此次为首次发病且病程短于24 h知悉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待其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进行,CT血管造影在进行检查前的一个小时分段注入造影剂,以肘前静脉为穿刺部位,采用压力注射器,以3 ml/s的速率将100 ml的20 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注射完毕后,等待10~20 s,开始进行检查。此次试验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足部先进,扫描部位为头颅,层厚设置为113 mm,螺距设置为110 mm,管电压设置为120~140 kV,电流设置为300~432 mA。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获得CTA影像,传输至GEAW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VR)或者是最大密度投影(MIP),获取三维重建影像,处理30 min后即可获得血管影像。

1.3 判定标准

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关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单盲法,对所获取的CT血管影响进行独立诊断,若意见不统一再进行讨论获取统一的诊断结果[6]。以DSA检查或手术结果为标准,将CTA诊断结果与之相比较,计算诊断正确率,评价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诊断正确率上,CT血管造影达到了95.00%,仅有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未诊断出来,其诊断正确率略低于DSA检查或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其病因为血液粘稠、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其中急性症型多为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引起的脑部出血性疾病,发病后表现为颅内出血,必须及时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将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7]。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及诊断正确率,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生存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方式不断更新,现在广泛应用的螺旋CT,具有操作简便、诊断正确率较高的优点,因此被用于各种临床病症的诊断。但是CT平扫在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等的诊断中时,无法发现明显的病症特征,因此需要注射造影剂对可疑部位进行重点检查,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改良的CT诊断方式,通过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获得清晰的病灶组织增强图像,检出正确率和灵敏度较高[8]。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应用CT血管造影技术,安全性比较高,只会产生肘前静脉这一个穿刺创口,而且检查时间比较短,适用于危急或躁动患者,而且由于该技术能够实现对病灶部位的多角度动态观测,能够将脑部血管病变细节及解剖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实现基底动脉系、颈内动脉系、Willis环的同步显示,且出现伪影的几率较低,其诊断正确率是比较高的。

当然,相较于DSA,CTA虽然在空间分辨率上更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说无法动态显示动脉充盈情况,无法明确显示细小血管分支情况,对于动脉瘤的烟雾病侧支血管、瘤N/D比率等形态学细节描述效果不佳,因此有时无法诊断出颅内动脉瘤,不过在其他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其诊断结果基本正确。

综上所述,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症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采纳应用。

表1 不同诊断方式的结果比较 [n(%)]

[1]高晗清,薛群,段晓宇,等. hs-CRP、Lp-PLA2联合CT血管造影在TIA及轻型脑卒中急性期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J]. 山东医药,2017,57(41):85-87.

[2]兰婷,金晓霞,卢玲,等.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61):23-24.

[3]崔松,陈亚磊,王瑞,等.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的预测价值[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6):331-336.

[4]孙翾,顾敦星. CT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328-330.

[5]张梅.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6,14(8):106-108.

[6]唐焱,周宏,罗光华,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S斑块超声、CT血管造影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4):391-395.

[7]陈跃峰.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11-12.

[8]汤素琼,李彬,吉六舟,等.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48-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