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

颅脑损伤会诱发脑血管痉挛以及闭塞,影响血管供血区域,发生继发性缺血、缺氧、梗死等问题[1]。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是相对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之一,发生率约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2.0%,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均高[2]。手术是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既往治疗中以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为主,但是患者病死率、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明显,手术安全性无法保证,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此类脑梗死治疗的关键[3]。有资料指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优势突出,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例,进行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方案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均经CT、MRI检查确诊,病例选自2012年3月—2017年3月,总计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例数相同,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2~62岁,均值(37.50±3.2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患者18例,高处坠落跌伤患者10例,殴打击伤患者6例。对照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2~60岁,均值(38.60±2.3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患者19例,高处坠落跌伤患者11例,殴打击伤患者4例。试验组、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后均进行常规处理,包括吸氧、脱水、止血、护脑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探查患者颅脑受损情况,在综合患者个体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双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双侧额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双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开颅范围为前颅窝底部-寇状缝或翼点,骨窗为头皮边缘-眉弓上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头颅去骨瓣范围。骨窗边缘切口、组织处理应轻柔,术中骨蜡涂抹止血,手术视野以温热氯化钠注射液(0.9%)冲洗,清除脑内血肿、坏死组织,术中间隔2~3 cm以丝线悬调硬膜。

试验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颧弓上耳屏前(1 cm)作切口,耳廓后上方为起点,以顶骨正中线为止,沿顶骨正中线向前作切口,以前额部发际线下为止,游离骨瓣后位于旁开正中线矢状窦约2.5 cm。后术者于额前作切口、切开硬脑膜,作T字切口后,以弧形切开硬脑膜,暴露额叶、颞叶等相关组织,并综合患者颅脑损伤情况进行处理,严重患者于颞肌腱膜处进行硬膜减张缝合,其余结合情况选择颞肌贴敷。

1.3 观察指标

记录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3个月手术效果、GCS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以及围术期(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变化情况。

1.4 手术效果评价标准[5]

结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为5分,虽然有功能缺陷,但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中等残疾为4分,存在残疾,术后有独自生活能力。重度残疾为3分,虽然意识清醒,但残疾明显,日常生活需照料。植物生存为2分。可随意睡眠、睁眼,但无法正常活动,身体反应小。病死为1分。

1.5 统计学方法

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验指标结果均经软件包SPSS19.0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效果占比均以%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GCS评分、脑梗死面积变化均以(±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两组脑梗死患者实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效果见表1。试验组良好+中残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χ2=11.103 4,P=0.000 8。

2.2 围术期脑梗死面积变化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前、术后1 d以及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变化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术前脑梗死面积对比P>0.05,术后1 d脑梗死面积对比P>0.05,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对比P<0.05。

2.3 GCS评分变化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GCS评分变化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术前GCS评分对比P>0.05,术后3个月GCS评分对比P<0.05。

2.4 术后并发症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4。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χ2=8.336 4,P=0.003 8。

3 讨论

外伤性脑梗死是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多发因素,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后,预后差且病死率高[6]。大面积脑梗死即>2个脑叶结构/梗死区面积直径≥4 cm,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基于疾病的复杂性,治疗方法不当会增加病残、病死率[7]。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挫伤、脑组织水肿在脑组织损伤后发生应激变化,治疗期间这些问题均需要加以考虑。开颅减压术是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治疗的基础措施,传统去骨瓣减压术以清除颅内血肿、已坏死脑组织为主要目的,由于开骨窗小,所以术后急性脑膨出等并发症问题明显[8]。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中可以设置更大的骨窗范围,并进一步扩大颅内腔容积,利于缓解颅内压较高问题[9-11]。另外,此术式能够缓解脑疝造成的脑干组织压迫,利于脑干正常功能恢复,整体上提高治疗效果[12-13]。

表1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组间术后效果对比 [n(%)]

表2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变化对比(±s)

表2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变化对比(±s)

试验组 34 6.6±1.0 5.8±0.9 2.2±0.5对照组 34 6.7±1.3 6.0±1.0 4.5±0.5 t值 - 0.355 5 0.866 8 18.966 2 P值 - 0.723 3 0.389 2 0.000 0

表3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GCS评分变化对比(±s)

表3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GCS评分变化对比(±s)

试验组 34 3.3±1.2 5.0±1.5对照组 34 3.4±1.1 3.6±1.3 t值 - 0.3581 4.1126 P值 - 0.721 3 0.000 1

表4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n(%)]

此次实验对比了不同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手术效果、GCS评分、并发症、脑梗死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为(2.2±0.5)cm2、良好+中残占比为52.94%、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为14.70%、术后3个月GCS评分为(5.0±1.5)分。对照组术后1周脑梗死面积为(4.5±0.5)cm2、良好+中残占比为14.70%、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为47.05%、术后3个月GCS评分为(3.6±1.3)分。经统计学计算,两组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死优势突出,利于并发症降低、梗死面积改善、手术效果的提高,具有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石柳.标准大骨瓣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5):126-128.

[2]刘陆.标准大骨瓣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4):111-113.

[3]顾相海.标准大骨瓣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临床价值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92-93.

[4]彭波,王波,方波,等.标准大骨瓣在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优势分析 [J].现代养生 B,2015(12):105.

[5]唐应时.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63-64.

[6]刘胜文,王胜,刘星,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成因及机制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8):804-806.

[7]李宇光,彭过,孟建超,等.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6):496-498.

[8]陈立朋,林亮君,杨国容,等.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J].广东医学,2016,37(2):288-291.

[9]田怡然,姜蔓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66-67.

[10]刘昊,王福林,何二平,等.控制性减压在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6):152-153.

[11]洪有波,张良龙,武峰.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治疗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103-104.

[12]梁晋,祝捷,李建国,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1):18-21.

[13]赖湘,张文波,叶敏,等.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