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龙 马璐妹

科研创新是评估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世界顶尖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促使这些高校长期引领科技创新前沿,为各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1-2]。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除清华、北大、浙大等着名高校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并已形成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外,大部分高校仍未重视本科创新培养或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3]。

随着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必将延伸到各层次的本科教育中。由于本科院校在学生层次、教师水平、教学条件、科研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故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至关重要[4-5]。本文浅谈地方医科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阻碍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因素

地方医科高校,一、二年级以公共基础课为主,课程少、任务轻,时间充裕,大三之后以专业课程为主,课程多,任务重,且需要临床实习、考研、找工作等,可用于科研实践时间有限,所以科研实践在低年级开展为宜。但以下因素对低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产生阻碍:(1)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考卷评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而不愿投入科研实践[6];(2)普遍以修学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的学生,认为科研创新高不可攀,且会挤占大量学习时间影响考试;(3)该阶段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有限,科研素养欠缺,主观上认为面对复杂的科研项目会束手无措;(4)以往学习过程中沿袭而来的对老师的距离感,回避与老师面对面的机会。另外,学校政策上只给获创新创业比赛名次的学生记学分,可能导致部分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拿不到学分,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部分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过程中未尽到职责使科研活动流于形式,对本科生的科研实践产生负面评价。

2 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作用

由于各门课程分开讲授,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知识连贯性的问题,且多数本科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将所学理论系统化,更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现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仅限于课本,海量的网络信息和期刊杂志丰富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但能主动利用且善于利用这些手段的本科生很少,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也难以获得有用的信息。针对以上问题,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对海量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查询、提取、分析、筛选和利用,帮助学生积累和重构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另外,广泛获取前沿信息、拓宽知识面、深入思考,可以启迪辨证思维。另外,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敢于表达、积极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相较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显着提高[7]。在科研创新训练过程中,本科生首先需通过文献阅读丰富知识结构和了解前沿知识,针对感兴趣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设计方案、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撰写报告或论文等一系列过程的探究和摸索,培养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分析和思考能力等,形成严谨学风和创新思维。另外,科研训练过程中,师生间频繁互动,表达各自观点并不断讨论,有助于知识体系完善,并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许多医学研究生在开展实验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科研工作或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不感兴趣,导致研究生阶段碌碌无为,甚至影响个人发展。若本科生能早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喜好,有助于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本科阶段的科研实践经历有助于学生提前发现自己是否对科研感兴趣、感兴趣领域之所在,正确选择本科后发展道路。决定继续读研的本科生不但可以明确读研方向,而且依靠本科阶段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研究工作中,能更快适应科研新环境。

科研过程也可以锤炼学生的意志。首先,实验中的成功会激发学生的科研乐趣,但大量失败更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其意志和品质。其次,现阶段的本科生个性较强,缺少团队意识,这可能导致其进入社会后处处碰壁[8],而科研实践可增加本科生与年长者相处的机会,受老师学术修养、人格魅力熏陶以及学长积极科研态度感染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对其科学实践和个人成长的作用不可低估。

3 本科生科研实践对教师的积极作用

地方医科高校要建立研究型大学,首先需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认识,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给学生创造出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和激励机制。目前地方医科高校教师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参与度较低,主要原因包括:(1)大量教师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但未认识到本科生科研实践对科研的促进作用,主观上排斥;(2)学校缺乏相应激励措施,导致教师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动力。

地方医科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1)地方医科高校大量专业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但该群体第一年需学习各门课程,第三年需临床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等,可用于科研的时间不足;(2)招生规模限制,尤其对青年教师每年一个名额,导致科研帮手严重缺乏,难以开展新研究;(3)若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未接触过科研,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阅读文献和学习基本实验技能,真正能用于科研创新的时间不足,科研成果产出率低;(4)各种实验技术传承可能因为招生原因而断档;(5)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心理,教学过程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低年级本科生群体有足够时间接受科研训练,弥补科研助手不足,且在实验室停留时间多于研究生,既可以开展新项目,也解决实验传承问题,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改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收获:(1)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创新人才的教育初心[8];(2)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促进科研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9];(3)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传承;(4)推进个人科研课题或开拓新的研究领域;(5)形成和睦的师生关系。

4 科研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配对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需投入较大精力和时间,若学生配合不佳,会影响教师指导热情;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蹭热度的心理,但却没有准备好吃苦耐劳,针对此问题,对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的遴选非常重要[10]。遴选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文献阅读、报告制度,对意向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需每周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并在周组会中讲解其中一篇文献的内容;经过一定积累后,每周至少阅读1篇英文文献并讲解其内容;(2)最新高质量的英文综述翻译制度,教师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后,发送该研究领域最新高质量的英文综述给学生,要求一定时间内将该综述内容理解并翻译成中文。通过这些方式,部分学生由于意志不坚定或课程压力而选择退出,但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报告文献、其他学生提问、老师对文献深入讲解并扩展到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学生可以迅速扩充知识量,并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验研究方法,即便退出也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科研思维、完善了知识构建、提升了自律意识,且勇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遴选过程完成后,教师需拟定学生感兴趣研究领域与本人研究领域交叉的个性化研究课题,并要求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和不定期讨论等方式,初步掌握课题的背景知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现手段等为下步开展科研工作打基础。当学生掌握充足的信息后,学生需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掌握实验技巧,并开展自己的课题、定期汇报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不断观察本科生的工作状态和思维波动情况,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工作勤奋、思维灵活、态度认真的本科生给予适当的激励,包括发放劳务费、支持其参与学术会议、支持其参与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对学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不影响整体研究布局的前提下,尽量发表文章。

该过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1)需定期组织例会,听取文献汇报和结果汇报;(2)制定兼顾个人研究方向和学生感兴趣的领域的课题,老师需主动学习学生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和前沿研究,这符合《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所述:“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互促进”[11];(3)教师需指导学生实验、传授实验技能;(4)教师需思考经费分配以维持各课题的开展。

5 学校需完善制度,支持本科生科研创新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合理的制度来保障[12]。目前,多数高校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教学纪律的保持、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由于不便量化,学校对学生创新思维、思想道德、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工作往往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尝试了多种科研创新活动(如参加竞赛或者第二课活动等),但大多缺少创新性、可行性,周期短,深度和广度不够,实际培养的效果非考核重点,使得科研创新活动流于形式。

对于很多教师,虽然支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得不到学校制度的支持,如不能计入教学工作量、研究资金需自己筹集,挫伤老师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整个运行机制多处于自发自愿的无序状态。

另外,多数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空间狭小,难以容纳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采用仅对研究生开放的封闭管理模式,故学校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学校应该出台相关制度保障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学校需设立学生科研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负责大学生科研的指导、评定、审核、管理和服务工作,该部门的职责应该包括:建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良好沟通、依据学校特点制定合适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扶持和评价考核政策,组织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与评审,做好学生科研的服务性工作等等。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基金,为科研提供必要的经费。再次,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保障工作顺利进展,在教师层面,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与教师的业绩评价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完善学生科研创新鼓励措施,对参与科研创新的学生授予一定的学分,将学生论文发表、评奖、申请专利等科研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评先、评优、评奖,以及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本科生提供施展的空间和条件。

6 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本科生是国家对本科教育的要求,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以本为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提高认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