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医学教育已经从一次性教育转化为阶段性终生教育[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医学毕业生独立承担临床工作前学习的重要部分,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临床、科研、教学等能力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走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此,我科也开始逐步尝试将互联网技术与以往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病例库平台相结合,以提高临床专业住院医师在我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学习效率以及临床阅片技能。

1 临床专业住院医师影像科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对新型检查设备及技术认识不足

自我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我科每月都会承接3~10名临床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任务。这些住院医师主要为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生、临床型及学术型研究生及部分博士毕业生,由于学历不一,导致其临床能力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影像科为设备依赖型科室,影像设备平均更新周期约为5年[3],新的检查设备及技术在近几年层出不穷,使得绝大部分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对诸如能谱CT、磁共振功能成像等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范围知之甚少。

1.2 影像科规范化培训时间不足

影像学中的“同病异影,异病同影”一直是困扰初学者的难题[4]。另外,影像医学专科性强,亚专业分化日趋精细。而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在影像科的轮转时间仅为1~3个月,对于这些学员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繁杂的影像学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其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 “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可行性

2.1 PACS病例库的建立

目前PACS系统在影像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5]。许多研究[5-7]都在探讨如何将PACS系统与当前影像科教学相结合,以适应医学影像教学的发展趋势。我科也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基于PACS系统对每一种病例以及同一病例的不同发展时期进行选择性整理和分类,建立病例库。规培住院医师不仅可以在PACS系统中调阅相关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同时还可以阅读影像学报告,从中学习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2.2 引入“互联网+”的可行性

2015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8]。互联网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推动教育向多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9]。随着微博、微信及各种移动APP的出现,使得教育和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育资源更加开放,学习方式更加自主[10]。

3 “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施行方法

3.1 软件支持

初步尝试将“钉钉(Ding Talk)”及“百一测评”这两款企业管理软件与PACS病例库相结合,以提高科室实际规培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其中“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提供PC版、Web版和手机版,支持手机和电脑间的文件互传,该软件旨在全方位提升企业沟通及协同效率。“百一测评”则是亚信科技(中国)旗下功能强大的免费的企业级在线考试系统。

3.2 参与者

医学影像科规培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及教学秘书,医学影像科全体带教老师;以及在科内轮转的所有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每位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于入科时即安排一名科室带教老师负责带教。

3.3 “钉钉+PACS病例库”模式在过程化管理中的施行方法

科室利用钉钉软件的团队组建功能、DING功能及日志功能,建立了依托钉钉的日常考核系统。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由规培秘书将同期入科的临床专业规培医师建群,并将科室入科教育内容、考勤制度、当月病理证实读片时间表等制度及工作安排上传至群公告,供规培医师实时查阅。学员则利用钉钉的日志功能,于每个工作日的17∶00之前至少上报1篇当日学习汇报。带教老师于每个工作日的17∶00之后审核规培医师上传的学习汇报,并向未及时上传学习内容的规培医师发送DING消息,了解其学习情况。

临床专业规培医师可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的要求,通过PACS病例库浏览学习所需掌握的病例病种,并通过钉钉按时上传学习汇报。学习汇报主要包括图片与文字两个部分,其中图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上传当日在PACS病例库中所学习病例的影像报告截图;二是上传从PACS病例库中导出的所学习病例的病变影像图片(具有代表性的JPG格式图片1~2张即可)。文字是指当日学习病例的名称以及简要的影像学描述,其中学员在轮转初期可以摘抄影像报告中的描述,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总结后,鼓励学员用自己已掌握的专业语言对病灶进行描述。

3.4 “百一测评+PACS病例库”模式在考核中的施行方法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要求,科室在百一测评软件后台建立了专门针对临床专业规培医师的影像诊断科出科考试题库,题库内容包括理论题和读片题。考试题型为单选题。临床专业规培医师在出科考试时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百一测评考试系统,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生成的试卷,完成答题后系统即可显示考试分数。科室规培秘书只需在软件PC端汇总当月所有出科规培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即可。

4 “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优势与成效

4.1 变革传统管理模式,提高科室规培工作效率

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在影像科轮转期间,科室会根据每一位学员的专业方向,指定一位相关专业学组的带教老师对学员进行带教。但每一位带教老师同时又是一名影像科诊断医师,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如何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又做好学员的带教工作,检查学员的学习成果?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科内的带教老师。自从引入钉钉、百一测评等APP之后,这一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带教老师与学员通过钉钉日志来完成每日学习报告的书写与点评,使得学员与带教老师间的交流互动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极大的时空灵活性[11],在讨论中掌握各病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对学员轮转学习的动态监督,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感情,在科室内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再如,利用百一测评对学员进行考核不仅大大节省了以往批阅纸质试卷的时间。另外,规培秘书定期以“教师角色”登陆百一测评,在后台查看题库内每道题目的随机抽中率以及规培医师对该题目的答题正确率。教学主任会根据软件后台统计的结果定期组织带教老师对答题正确率低的题目进行分析,研究题目设置的合理性,及时增加新题目,剔除不恰当的题目,实现对题库的动态更新。

4.2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规培医师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在轮转期间所参加教学活动(病理证实读片会、专题小讲座等)主要都是高年资带教老师讲,学员听的传统灌输式模式。“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能够促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静态灌输向自主共享的动态模式转变[12],学员们可以借助“互联网+PACS病例库”自主学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疾病影像学表现。学员通过阅读图像和报告,在钉钉学习汇报中尝试自己用影像专业术语描述病灶来逐步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逐步建立影像诊断思维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对学习汇报的点评又会对学员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还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当神经外科专业规培医师在学习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时,部分学员会对颅内动脉瘤的CTA成像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带教老师不仅可以带学员到工作站上进行实际操作,还可以通过钉钉向学员发送相应的课件以供日后学习。

4.3 推进带教老师与规培医师间的亦教亦学

“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增进了带教老师与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员通过阅读病例库中的影像资料及其报告进行学习,这反过来会促使带教老师在书写报告时更加注重运用专业术语及书写规范。此外,带教老师要对学员的学习汇报进行准确的点评,这也会促使带教老师注重更新和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提高诊断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今后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的开展[4]。

5 “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虽然“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在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成效明显,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反思。其主要表现出的问题及对策如下:首先,“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具体实施细节还有待完善,例如该模式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但完全自主学习也暴露出盲目学习及缺乏条理等弊端。针对这一情况,科室也在制定各临床专业规培住院医师的学习计划,并由带教老师引导学员循序渐进的学习影像诊断学知识。其次,带教老师经验不足。目前科室会定期开展各学组的读书报告会和青年带教老师的预试讲活动,以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教学水平。总而言之,我科不仅会进一步完善“互联网+PACS病例库”模式的各项具体实施细节,还会逐步将钉钉软件中的考勤等功能也应用于临床专业规培医师的教学管理中,并最终在影像专业规培住院医师及专业型研究生的培训工作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