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 王占利 李曌洋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随着近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医发展迅猛,民众对于西医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瑰宝——中医药学发展缓慢。自1956 年全国创办了4 所中医学院到今天的各类中医药院校的蓬勃开展,国家对祖国医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一时半刻尚不能完全改变目前尴尬的局面。有专家认为中医学教育只有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中医学教育基本规律,从师承教育中汲取精华,与院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1]。因此,我们要积极汲取并发挥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部分,与现在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现代性、实用性的中医药人才。本文针对这种现状进行了初步尝试与探索.

1 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教育的现状

1.1 医学生自身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好多医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对自身无明确的认识,只因为高中毕业要进入大学选择专业,就糊里糊涂选择了中医,甚至对于中医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对于学校的课程学习也是兴趣缺乏,有甚者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等到大学第五年临床实践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匮乏,中医基础知识薄弱,现代医学知识缺乏,不能学以致用,完全不能适应临床工作。临床带教老师亦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有极个别带教老师觉得自己临床任务已经相当繁重了,还要带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学生,时而帮倒忙,采取置之不理的临床带教态度。这样恶性循环,医学生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差—带教嫌弃—自卑心理产生,随之而来的各种负面情绪轻易就将心中小小的振兴中医药的火苗掐灭了,即便国家大力倡导拯救、传承、振兴中医药,亦效果甚微。

1.2 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中医药教育的日益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传统教育模式弊端日益凸显。目前医学类高校多为本科五年制、本硕连读七年制,这种教育体系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中医文化氛围的烘托欠佳,大部分高校将中医经典着作学习设为选修课,中医名家实践经验的传授甚少,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枯燥乏味,实践时不能应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去探索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中医出现“后继乏人”“后继乏学”的窘境[2]。加之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对于西医的推崇,所谓临床上西医起效快,急危重症行之有效,学校课程设置里偏重于西医基础类课程,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中医不如西医的自卑感,甚至放弃中医转投西医,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中医药人才的流失。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懵懵懂懂中度过,导致“中不成、西不就”,即西医的学习只是略懂皮毛,中医知识亦不精通的尴尬局面。

1.3 教师缺乏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感

伴随中医药院校的扩招,出现师资力量配备紧缺现象,中医药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现象,院校招聘新进教师部分为临床经验偏少的博士研究生,而他们承担了大部分本科生的基础课程,照本宣科、没有丰富临床经验依托,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单一、乏味、学生兴趣缺乏。而在教师看来,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会与不会、理解与否,脱离课堂后就与自己无关了,毕竟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科研、行政等繁琐的事物,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课后沟通,缺乏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感。

部分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及实习基地对于实习生的管理有待加强,缺乏责任心。学校认为实习、临床实践应归带教基地管理,而医院则认为跟带教教师及学生的主动性有关,带教老师教多少,学生能学多少是多少。而现今临床上的医生多数西医化,临床工作中能用到中医的有多少,能够交给学生的中医知识又有多少,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师承教育的意义

中医师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术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承载方式[3]。中医学的传承自古离不开师徒授受传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岐伯、黄帝师生的问答记载,此为师承教育的肇始。从夏商周时期开始,至宋代设置“太医局”培养专门人才,再到今天的全国各类中医药院校的不断扩展,祖国医学的发展只有遵循中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和中医学教育基本规律,与目前的现状结合起来,才能走的长远,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2.1 树立中医自信心

师承教育是一种可以让医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中医的的诊疗手段。师傅手把手将医学理论、疗效特色、实践经验等传授给徒弟;徒弟则在跟师的侍诊学习过程中,不断了解和体会师傅的临证思维、理法方药,不仅增强了徒弟的从医信念,而且还能使徒弟在学习中悟出心得[4]。医学生经过门诊跟师、抄方的日积月累,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其临床辩证思维及临床技能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激发学习中医的热情。

2.2 传承中医药文化

师承教育除了培养人才,亦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至关重要的方法,其包括医术、医学、医德和医道等。医术传承实用的医疗技术、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经验;医学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学术体系;医德传承名老中医行医生涯展现出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操;医道传承通过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站在名老中医“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和创新,故医术、医学、医道、医道密不可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5]。因此,无论是当下,还是将来,都需要医学生传承并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实践并发挥光大,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救死扶伤,缓解民众的病痛。

3 师承教育的尝试及探索

3.1 导师双选制是核心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目前大势所趋,不同于民间拜师学艺,院校本科出身都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以“名老中医为核心”,从医学生理论实习阶段、见习教学阶段、临床实践阶段分别配备一名导师,可以“一带多”或者“多带一”。建立师生双选模式,从医学生的个体化教育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医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促进医学生中医文化知识的增长。双向选择确定的关系是持续健康交流互动的前提,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确定适当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导师根据自身专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整个参培过程的持续发展[6]。

3.2 名医工作室是依托

以我校四所附属医院名医工作室为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立,从组织结构上为师承制教育和中医学术传承搭建了关键平台[7]。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为学术继承人或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 年以上的高年资主任中医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可以胜任带教工作并指导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学习。

3.3 阶段层次递进是阶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从医学生理论学习阶段、见习阶段、临床实践阶段,就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框架、智力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分层次、阶段性的培养,进行“精雕细琢”,耐心辅导,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使其了解中医文化的魅力所在,掌握其精髓奥秘。以一个教育的链条来讲,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是一个统一连续体[8]。院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对中医药学生的后续学习教育起到了奠基、引领提携之能。

3.4 经典背诵是基石

中医经典是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中医临床思维观点的源头。坚持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领悟是贯穿中医人才培养的主线[9]。历代名医的成才之路均离不开中医经典的研习,而背诵则成为基础中的基础。我校大力提倡中医经典的诵读,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讲课,例如沙龙座谈、名医讲座,小组探讨会、各种各样的比赛等,既提高了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致,又寓教于乐,效果斐然。

3.5 临床实践是关键

中医的灵魂在于临床,“学贵有恒,实践第一”[10]。中医是一门临床医学,除了课本理论知识外,大量的宝贵经验来源于临床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践,勤于临床,才能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所学的知识最终是要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同时又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传承和创新。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本[11]。

3.6 最终考核验效果

考核制度是师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如何判定学生的跟师情况,如何判定学生的知识掌握,如何判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就成了关键。学生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名医医案完整记录、整理,对名医经验及时总结并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探讨,能更好地在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临证水平,形成良性互动[12]。积极掌握分析老师临床诊疗疾病的辨证思路,用药技巧,用心记录及感悟,有疑惑之处及时提问,请求老师解答,如此一来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我校制定跟师考评手册,对于跟师时间、跟师次数、跟师医案整理和跟师心得等都有明确规定,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同时还有年度跟师考试,分笔试、面试、技能等方面。

综上所述,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对于中医本科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重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培养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医药人才至关重要。为进一步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更加合理并符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中医师承模式,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医这块文化瑰宝绽放、流光溢彩,仍需要我们中医药人的苦苦探索及追求,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