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莫春燕

在亚洲部分城市中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在65%左右[1]。目前常用的角膜接触镜、佩戴眼镜、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均不能延缓眼轴长度变化,高度近视患儿的视网膜伸长会引起视网膜的机械拉伸,从而可能导致视网膜萎缩,进而威胁近视者的身心健康[2-3]。高度近视最明显的特征是轴向长度的逐渐增长,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增长迅速,成年后增长失控。高度近视眼患儿可能因眼球的逐渐伸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延缓儿童近视的进展对减少儿童日后发生近视相关疾病的风险至关重要,且对我们深入了解和治疗近视具有很大意义。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就诊于门诊的青少年近视患儿,我们对比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疗法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就诊于门诊的8~12 岁青少年,受试者及家属在参与研究前必须知情同意方可入组,共招募140例(262 只眼)受试者,男74 例,女66 例。A 为穴位埋线组:70 例,130 只眼;B 为传统针刺组:70 例,132 只眼。两组受试者近视的屈光度在-0.55 D~-2.00 D 之间,确诊近视在半年以内。

1.2 入组和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受试者屈光度在-0.55 D~-2.00 D 之间,眼底及眼压检查正常。排除标准:随访中断的患儿,没有按事前制定方案治疗的患儿;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儿;间歇性或显性外斜视影响双眼视力;患有干眼症、结膜炎、先天性白内障等其它眼部疾病。

1.3 治疗方法

A 组进行穴位埋线,穴位包括太阳穴、晴明穴、翳明穴、承泣穴、足三里穴、风池穴、合谷穴、攒竹穴,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改良后简易注射法,将医用羊肠线剪为约1.0 cm 线条,浸泡于75%酒精,用7 号注射器将线段植入穴位,深度大约1.0 cm。每隔半月进行一次埋线,2 次为1 个疗程。B 组进行传统针刺疗法,穴位包括太阳穴、晴明穴、翳明穴、承泣穴、足三里穴、风池穴、合谷穴、攒竹穴,其中太阳穴、晴明穴、翳明穴、承泣穴、攒竹穴宜轻捻,退针至皮下时快速拔出,足三里、风池穴、合谷穴可插拔进行针灸,然后留针约20 min,出针后用棉球按压1 min。每两周刺激一次,4 次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疗法两组治疗1 年后,检测受试者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眼科宜书》及《中医眼科全书》进行疗效判定:治愈为裸眼视力提高3 行以上;有效为裸眼视力提高2 行以上;无效为:裸眼视力提高不到1 行或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集双眼数据,使用SPSS 23.0 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组内结果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示为(±s),组间结果分析方法为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疗效比较

治疗1 年后的疗效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47,P=0.326)。治疗1 年后的治愈率相比,穴位埋线组较传统针刺组的治愈率明显升高(F=1.069,P=0.037)。两组的有效率相比,传统针刺组的有效率较穴位埋线组明显升高(F=0.958,P=0.013),见表1。

2.2 两组受试者治疗1 年后与治疗前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

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 年后两组受试者的调节灵敏度(P=0.021)、调节幅度(P=0.014)及屈光度(P=0.006)均发生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试者眼轴长度(P=0.171)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针刺组相比,穴位埋线组受试者调节灵敏度(P=0.026)和和屈光度(P =0.032)治疗前后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较传统针刺组治疗1 年的调节幅度治疗前后差值(P=0.125)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于用眼过度及用眼卫生引起的眼部疾病越来越多,近视的发生与眼轴变长有关,而轴性近视眼主要由于视网膜成像不清导致眼轴的代偿性生长。调节幅度降低可导致眼睛疲劳、视物模糊和头痛等症状[4-5]。人类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时,视网膜上仅黄斑区能接受足够视觉刺激,其它区域接受光线不足,而使黄斑以外的视网膜细胞活性下降,导致近视眼的发生[6-7]。

刺激眼周穴位是一种常见治疗近视的中医疗法。目前对于眼周穴位刺激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针刺疗法即针灸和穴位埋线。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内经》记载了针灸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8]。眼内的血液主要靠眼动脉供应,大量的研究表明[9],针刺疗法对眼动脉循环起一定改善作用,针刺疗法对于眼部水肿、出血和炎症的治疗具有神奇疗效,并且针刺疗法对视神经的缺血和缺氧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以及产生降压效果。针灸可刺激眼部穴位达到疏通经络作用,进而对治疗近视产生一定效用。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将医用羊肠线埋入与眼部疾病相关的穴位,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疗法的原理相同,均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经活络的作用,而埋线可对穴位产生更加持久作用。目前研究中[10-13],穴位埋线渐渐被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穴位埋线可用于消化系统、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等疾病的治疗。然而,目前穴位埋药用于治疗近视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穴位埋线和传统针刺疗法对近视的青少年进行治疗1 年后,观察两种方法对近视治疗的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对近视有明显治疗作用,而穴位埋药对于近视的治愈率更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 年后两组受试者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屈光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针刺组相比,穴位埋线组受试者调节灵敏度和屈光度治疗前后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治愈近视方面,穴位埋线效果更明显,可能主要与穴位埋药在改善调节灵敏度和屈光度方面效果更显着有关。同样,有研究显示传统电刺激在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效果[14]。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和传统电刺激疗法对青少年近视眼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疗效,而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穴位埋药在疗效及可实施性方面更加有效。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s)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s)

注:A 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B 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