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男 杨冬芝 赵子明 郭栋

劳动教育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1-3]。药学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后备力量。加强药学学生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本身的育人效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教育也必须要重视劳动教育,让育人体系更加完善[4-5]。药学学生的专业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本身的育人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药学专门人才。

1 药学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1.1 专业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

对药学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医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对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意义重大,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途径。药学学生是未来的药师或药品研发人员,在学习系统的专业课知识之外,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药学生产、服务相关的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完善劳动价值取向、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学生在学习、掌握高深的药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更好地掌握药学生产、服务实践技巧,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药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是掌握扎实的岗位技能,岗位技能是药学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项特殊的劳动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多关注药学人员缺乏的基层地区。

1.2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是药学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三全育人”和劳动教育均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6-7]。药学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劳动教育的过程更需要融入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药学专业要构建劳动育人工程,必须把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教育中,深化劳动教育与药学专业教育的融合,不断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培养踏实、勤劳、严谨、奉献、创新的全员劳动精神、全过程劳动意识和全方位劳动能力。

1.3 “二三课堂”是药学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阵地

“二三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进行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或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8-10]。第二课堂是指在校园内进行的各类课堂外的活动,包括实验训练、科研训练、科技比赛等;第三课堂是指在校园外进行的各类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包括校外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丰富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与第一课堂相比,“二三课堂”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课外劳动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延伸第二、三课堂,充分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劳动教育[11-12]。

2 药学专业开展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劳动认知存在偏差

劳动教育是最基本的德育,但是在当前药学专业教学当中,劳动教育往往只有形式化的理论引导。由于药学的专业特性,学生学习的课程多,学业压力大,相关课程的安排非常紧凑,劳动教育难以得到重视。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导下,劳动教育被逐渐边缘化。学校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套针对药学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2.2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整体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当前,药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与其他专业相比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药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与专业知识相关联,具备更强的针对性。然而,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目前主要局限于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缺乏创新性,与药学专业关联性不强。第一课堂只专注药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部分必要的实践操作,药学专业的“二三课堂”尚未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缺乏相应的课程教材,药学劳动教育的省级、国家级规划教材非常少,缺乏关于培养不同专业人才的劳动教育特色教材。

2.3 药学专业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单薄,劳动育人培养体系不完善

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由于缺乏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类课程通常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缺乏制药企业和医院药房的工作经验,因此在授课中无法很好地结合药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讲解药学行业的劳动方式、问题和理念时显得不够深入。此外,企业或医院的兼职教师也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系统研究,使得药学的劳动教育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2.4 劳动教育效果评估体系欠缺

劳动教育目前还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由于社会对劳动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学院也未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形式上的劳动教育也只强调劳动体验,缺乏评价机制,停留在劳动习惯的养成层面,没有系统设计,缺乏对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等的挖掘。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缺乏规范方法,难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劳动教育缺乏激励政策,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劳动教育的发展。

3 药学专业劳动教育开展的研究内容

3.1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劳动教育

院校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和其他公共课程,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态度,促进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发展。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学院应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劳动能力;在“三全育人”格局的大背景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理念为指引,探索出更加适合药学劳动教育发展的灵活路径,不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至关重要。

3.2 劳动教育与药学专业课有机融合

根据社会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和药学专业的特点,挖掘药学专业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实践内容。药学类专业课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与药学专业课有机融合,结合专业特色、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计划安排充分结合药学类专业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创新性劳动品格,强化动手操作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3.3 开设药学劳动教育通识公共必修课

学院将以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为主的通识劳动课程和实践纳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设《药学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新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药学劳动教育》共计32 学时,主要以网课在线学习方式为主,包括通识理论部分8学时,学生学习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实践部分24学时,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其中日常生活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8 学时,专业生产劳动实践16 学时。劳动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3.4 强化“二三课堂”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学院结合药学专业特点,联动校内外资源,以大学生创业创新比赛为导向,医院、药企、社区为地点,以专业实践、生活劳动、服务劳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二三课堂”劳动育人新模式。在“二三课堂”设置劳动实践教育模块,教师客观记录、审核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情况,实现劳动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课外试验、校外竞赛、社会实践、外出实习等环节中,实现“第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的无缝对接和同向同行,见图1。

图1 “三全育人”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二三课堂”的实施过程

4 药学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

4.1 调研药学师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和认知

学校对学生参加劳动必要性的认识、参加劳动的初衷、劳动教育希望的展开形式、专业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等展开调研,精准摸排学生群体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态度,多吸纳学生群体意见,以学生所希望的方式切实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实用性,切勿搞形式主义的教学。对于教师群体,学院首先应调查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期望,选拔一批认知程度高的师资队伍作为主力教师参与后期的劳动教育;再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形式进行分解,按照模块化教学模式,“揭榜挂帅”式地将每个模块的任务打包给各个模块的负责人,让学生管理部门、专业课教师、企业兼职导师均参与到药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中。

4.2 第一课堂中劳动教育与药学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深挖药学专业的劳动育人元素,如在天然药物的课程教学中,强调学习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性知识的理解;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药房和乡村活动,向居民们讲解真伪鉴别药材、合理用药以及医药法律知识。此外,学生还有机会与普通劳动者互动交流,通过参与劳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提升自己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将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能力素质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劳动者素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还能深切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

4.3 拓展专业实践,在“二三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

将药学专业蕴含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与社会实践、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相结合;将劳动教育与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与劳动教育课程协同互补[13-15]。徐州医科大学与徐州市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产业园以及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实训平台。同时,本校专门建设了中等规模的药物创制中心,具备提取天然产物、包衣片、胶囊、软膏、乳剂等常规剂型的试生产能力;该中心除了具有实训教学功能之外,更多地作为本科生创业团队的孵化器,采用开放式、模块化、项目化的管理运行模式,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学院还与连锁药店等社会药房合作,共建实训中心,为社会药学服务的实践实训提供平台,强化学生药学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居民用药安全专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前往徐州市药品企业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参观学习等,不断强化本专业劳动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合,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深刻领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

4.4 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及保障措施

劳动教育评价系统应偏重于劳动过程,将劳动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二三课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以达到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劳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思想的目标[16]。为了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本校将劳动教育的观念与态度、知识与技能、成果与素养等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评价主体应包括劳动者自评、带教老师评价以及其他人的评价。为了健全评价体制和机制,教师需要共同努力达成劳动育人目标。在平时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及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推动学生发展。在学年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综合评定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状况。劳动素养评价结果应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作为评选优秀学生以及能否毕业的重要参考。

劳动教育和“二三课堂”作为实现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在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未来会有更多的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二三课堂”,既有逻辑必然,又面临诸多挑战。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将劳动教育融入“二三课堂”,是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劳动教育格局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校通过融入“二三课堂”的劳动教育,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继续深化药学专业劳动教育,使药学专业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创造药学劳动教育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