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禄青

网络上流行一个段子:“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玩笑的背后,道出了实体经济的辛酸与困境。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表述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点透了人心所想、人心所向的那层窗户纸,使“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个舆论场紧密贴合,让“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民间投资下滑严重,“脱实向虚”的风险在加大。许多企业家都在玩房地产、玩金融,把实体经济晾在了一边。企业家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的钱太难挣,他们不得已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向了投资和投机领域。这样做将带来许多不利后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首先,不利于我国继续发挥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国一直被誉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里具有独特优势。从发展阶段看,我们现在还很难与发达国家在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如果任由“脱实向虚”,不充分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则很可能会削弱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脱实向虚”还会带来经济泡沫和经济风险的累积。再次,从社会心理层面看,大范围持续“脱实向虚”,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对于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众所周知,从马桶盖到化妆品,从奶粉到电饭煲,境外购物一度火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已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专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质量提升行动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何谓工匠精神?

王京生(国务院参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一道构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工匠精神推动的是品质的革命、匠心的锤炼,崇尚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是尽善尽美、锲而不舍。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复兴,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但无论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十分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指那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彭奇彪(湖南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讲质量讲创新的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国外制造强国如德国、日本等,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从外形尺寸上,还是性能甚至使用寿命上,都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国家一些产品的质量就参差不齐,做得好的各方面性能可能非常好,但是差的也许连基本性能都满足不了,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

周永利(浙江省政协委员、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具备工匠精神,就跟一个人需要符合健康标准一样,这样企业才能保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魅力。不过,相比木匠、铁匠等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内涵更广泛,比如智能化、物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入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手艺工匠结合后,才是合格的工匠。

秋山利辉(家具职人、秋山木工创办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而且,没有“超”一流的人品,单凭工作打动人心,是不可能做到的。“匠人须知30条”是我们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这“30条”守则浓缩了培养一流匠人,即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

为何倡导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国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亟须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而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筑梦人。

乔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中国掌握焊接技术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够达到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的技术水平的工匠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精心雕琢”甚至像“金娃娃”一样用心呵护的工匠却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如高凤林一样的大国工匠,他们创造的与其说是技术传奇,不如说是人生传奇和精神传奇。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精神价值追求和较高的人生境界,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以提“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这也不可避免影响工匠群体,很多人更重视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技能,而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般认为马虎将就、大差不差就行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缺少这种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工匠精神”。缺乏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障碍。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鲁班,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着名品牌。但我觉得,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着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着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于是一些人转而认为,不是中国人缺乏这种精神,而是中国不适合这种模式。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我对这种意见的批评是:看看这些年中国人如何到海外市场抢购商品便可知晓,现在中国人的需求结构正往高级化方向迅速地升级,但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本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不是中国不适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为某种原因的作用,使这种精神无处发扬,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塑造出了漠视消费者的各种企业顽疾,它们是不是我们历史上“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的根本原因?应该说,由于短缺的市场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削弱了竞争意识,削弱了消费者本位的格局,长期阻碍把视消费者为上帝、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发展。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开始增强,尤其突出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的市场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因此“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的环境和土壤中。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缺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过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具备优异的制造能力,才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中国必须尽早、尽多地培养熟练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才能在工业人口基数减少的不利环境下守住核心竞争力。

怎样践行工匠精神?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经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青年人去做一个扎实工作一辈子的“工匠”呢?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缺失的是社会鼓励工匠精神的文化。所以,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如果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企业组织必然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在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管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太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指出,工人技师可以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这一政策给予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更多元的薪资和福利形式,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工人技师的行业中来。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崇高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高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李国武(湖南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大国工匠”如何炼成?企业自身的坚持和培育是基础,职业教育的完善是前提。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就社会而言,需要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重新定位和规划职业教育。要走出只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打造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大军。

同时,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工艺、尊重工匠、追求专业品位的好风气,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相匹配的身价,并提供符合其身份的社会报酬。这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培育过程。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我注意到一种现象,我们在宣传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浮躁现象。比如出现在媒体上的22岁特级技师,学校里的“大国工匠”,等等。大国工匠是标杆、旗帜,他只可能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我们常说技能人员发展四段论:一是通过艰苦的基础训练,能干好;二是通过分析理解,知道为什么能干好;三是经过科学的逻辑思维,能说出来;四是通过广泛的求证,变成普遍规律写出来,不到第四阶段,真不能随便称“大国工匠”。

在媒介报道中还应注意,工匠精神显然不是工人独有的精神,它应该是全民族的精神;注意推出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高端典型,突出一些能够提供方法加技巧的解决方案的人物,这也是“中国智造”的核心;要注意多层次宣传工匠的成长之路,让大家看得见、摸得到,事物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优秀的工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