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嵘 赵蕊 张进巧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脑病科,陕西 西安 710032)

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通常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同时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直接危及患者机体健康,在我国的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1]。对此,临床以往多选择单纯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重度患者的效果较为局限,难以达到满意结果。有研究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更好,其可快速控制病情,改善血流动力学,保障预后[2]。本文研究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运用于老年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纳入的老年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2.11±0.58)岁,狭窄位置:大脑中动脉25例,颈内动脉13例,缺血事件:脑梗死2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1.88±0.69)岁,狭窄位置:大脑中动脉28例,颈内动脉10例,缺血事件:脑梗死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例。纳入标准[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与临床诊断相符,且经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意识正常,病情稳定。排除标准:存在颅内责任血管串联病变者;存在药物过敏史或者依赖史者;合并非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者闭塞者;合并颅内出血史、视听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单纯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635,25 mg),75~160 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3115,75 mg),75 mg/次,1次/d,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给予局部麻醉,治疗期间持续肝素化,并开展股动脉穿刺,放入6F动脉鞘,同时将导引管头放在颈动脉远端,按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与球囊。两组均持续治疗三个月。

1.3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指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行为认知(NCSE)[4]、神经功能缺损(NIHSS)[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6];统计两组并发症(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

2.2两组患者NCSE、NIHSS、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CSE、NIHSS、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C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CSE、NIHSS、ADL评分的对比分,n=38]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各1例;对照组脑出血2例,脑梗死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4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4.070,P<0.05)。

3 讨 论

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极易发展成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约占7~18%左右,成为危害老年人群机体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疾病持续发展,可造成死亡[7]。以往临床多选择药物进行干预,其中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堆积,并预防血栓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生长修复[8];而氯吡格雷作为ADP受体阻滞剂,可避免ADP与血小板受体发生结合反应,阻止血小板聚集[9]。但针对重度患者通过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局限,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且容易造成复发。现临床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更为显着,可有效弥补单纯药物的缺陷,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快速稳定[10]。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高出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CSE、ADL高出对照组,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安全性高,可减少并发症,同时改善血流动力学,提升患者认知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升生活质量。经分析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并促进责任动脉血流恢复,防止脑梗死或者脑缺血出现,促进病情趋于稳定,减少并发症出现,安全性高,保障预后[11]。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的效果更为突出,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