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凯妮 蒲冬梅

(1.渭南市合阳县中医医院内分泌,陕西 渭南 715399;2.渭南市潼关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渭南 714399)

2型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通常选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地补充患者内源性胰岛素缺乏,因而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对血糖水平起控制作用[1]。但在实践中,患者长期服用胰岛素会使体重增加,甚至导致胰岛素抵抗等状况发生,使血糖剧烈波动,对血糖稳定不利[2]。临床发现,以此为基础服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疗效较好,特别适用于单用胰岛素未得到很好控制者,此药为复合制剂,其中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临床常将其运用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等疾病治疗中,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可提高葡萄糖消耗速度,调节胰岛素相关基因转录,以此抑制肝糖原释放,改善胰岛B细胞生理功能,使葡萄糖在外周组织转运更为有效。借此促进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防止肝糖原异生,有效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配合应用可以加强治疗效果,且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保证作用[3]。本文旨在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序贯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参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8.54±4.05)岁;体重指数(23.17±1.27)kg/m2。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8.67±4.28)岁;体重指数(23.24±1.32)kg/m2。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度满足本次研究者;(2)具有较高的研究依从性;(3)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者;(2)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3)血脂代谢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S20217012,3 mL:300单位),初次剂量0.5 U/(kg·d),依据35%、20%、25%进行分配,分别于三餐前进行皮下注射,保留20%睡前注射,密切关注患者血糖的变化,按具体情况调整剂量。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5,规格:15 mg/500 mg)治疗,初次剂量1片/次,1次/天,密切关注患者血糖的变化,按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红蛋白(HbAlc)、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日间血糖漂移幅度(MODD)、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及空腹C肽水平。

2 结 果

2.1 血糖指标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试验组的FPG、2 h PG、HbAl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2 血糖漂移情况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血糖漂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试验组的MAGE、MODD、MPPGE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漂移情况比较

2.3 血脂指标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试验组的TG、TC、LDL-C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4 胰岛功能指标波动情况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胰岛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试验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波动情况对比

3 讨 论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一直是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较难解决的问题,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明显降低,随着病程延长,多数患者会渐进式地过渡到胰岛素受损、胰岛素衰竭阶段,进而威胁患者生命。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针对糖尿病胰岛抵抗的治疗不断优化,治疗药物也呈多元化发展,随着临床不断深入分析,发现除常规胰岛素之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效果更好,特别是针对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患者,不仅能够降低血糖,同时可改善血脂,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5]。

二甲双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控糖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增强周围相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胰岛素介导效果对葡萄糖利用的效率,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增加患者肌肉及脂肪组织内的胰岛素受体数目,进而增强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酶活性。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用药后的FPG、2hPG、HbAlc、TG、TC、LDL-C均低于参照组(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表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序贯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究其原因,二甲双狐对线粒体内磷酸甘油脱氢酶影响较大,并且能影响能量代谢关键激酶—二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明显抑制肝糖的输出,其作用于肌肉、脂肪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亦起一定影响。而吡格列酮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受体(PPAR-γ)激动剂,可以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激活胰岛素靶器官胰岛素受体后途径,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6]。本文结果还显示,试验组用药后的MAGE、MODD、MPPGE均低于参照组(P<0.05)。血糖漂移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脑组织内不仅存在少量抗氧化剂,还具备较多儿茶酚胺、不饱和脂肪酸,加上氧自由基增加后可引起脑微血管病变,使得脑组织缺氧,促进海马区神经元以及大脑皮质死亡,进而提升认知障碍的发生率[7]。对此,通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同时改善血糖漂移情况,保障患者预后。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属于复合制剂,前者作为增敏剂,可促进PPAR-γ活化,且提升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达到降糖降脂的目的;后者则可防止肝糖异生,使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由此可见,该药物能够促进外周组织使用葡萄糖,降低肝糖原输出,显着增强降血糖的作用,同时减少血糖漂移幅度,为病情尽快稳定提供保障[8]。

综上所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序贯治疗,可显着改善血糖、血脂、胰岛功能,降低血糖漂移情况,值得应用。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渭南市合阳县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