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王 倩 申燕霞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劳工标准问题。并引发国际组织对谊问题的争论。从国际力量对比看。将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国际劳工问题也逐渐写入了许多区域性的贸易协议中。国际劳工标准也有可能成为一项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将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越须寻求相应的策略来积极应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

关键词:国际劳工标准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063-02

一、劳工问题的简要介绍

1、什么是劳工标准?从法律意义上讲即劳工权利。国际劳工标准一般指国际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并具备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工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准则。它涉及的内容大体包括伦理道德及经济效益两方面。ILo在1988年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基本劳工权利原则宣言》,将劳工标准明确规定为四个方面的核心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有效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一国对劳动权利的保护一劳工标准,将影响到一国的劳动价格,继而影响到该国生产成本,从而决定了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回顾。劳工标准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初,国际劳工标准是作为制定国家劳动立法而出现的;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同时国际贸易与在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劳工立法方面的国家政策和国际竞争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1904年的《法国-意大利条约》是涉及劳工问题的双边协议的第一个,到1914年,欧洲国家之间谈判了28个双边协议。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宣布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并决定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

3、劳工标准问题的争议。对于劳工标准问题争议的焦点是劳工标准是否与国际贸易挂钩。从全球层次看呈现的是南北国家间对立的基本格局。发达国家支持国际贸易一劳工标准挂钩,他们认为:(1)可以弥补逐低标准,因为国家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同,因而各国有不同的劳工标准。例如,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劳工标准相对宽松,这些国家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当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时,这些国家通过低劳动标准获得价格优势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这对发达国家同行业造成严重冲击。(2)为了弥补国际劳工组织的脆弱性。由于国际劳工组织是以自愿主义为基础的,所以批准的公约是自愿的,这导致在执行劳工标准的公约方面的约束力不是很强,因此即便是批准公约的国家,并不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能改善劳工状况。因此将其与国际贸易挂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发展中国家有效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改善劳工状况,维护人权。

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他们认为:(1)因为各国的劳动密集程度不同,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造成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不应该将社会责任标准强加给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国家。(2)国际劳工标准低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的,发达国家要想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而不是通过贸易制裁来解决。此外,“社会条款将扰乱国际贸易,因此将限制由于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成果。”目的是削弱一些欠发达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利用国际劳工标准隐蔽性、复杂性、随意性的特点。将劳工标准变成一种新的隐蔽性的非关税壁垒,来攻击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以达到抑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4、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否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一直以来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最终未被列入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中。但是国际劳工标准已成为大势所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国际劳工公约的成员越来越多。自ILO成立以来,到1987年,会员总数为150多个,2000年为175个,截止到2006年12月12日会员发展为178个。(2)目前没有将劳工标准纳入到WTO多边规则中,但发达国家可以采取单边行动。发达国家通过各种贸易优惠政策来吸引发展中国家认可劳工标准问题。2002年1月,欧盟针对发展中国家修改了普遍优惠计划,规定对尊重核心劳工标准的国家关税减少2倍。并将对这些国家给与附加市场准入的奖励,还能获得欧盟进一步的技术和资金援助。(3)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SA8000标准认证。SA8000标准从1997年8月出台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9月30日,全球共有285家组织机构获得认证,并且每年都以递增的速度增加。SA8000标准日益成为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因此,核心劳工标准问题作为人权与劳工权利的基本准则与贸易相联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是劳工标准与贸易相联系的形式与时间长短的问题。

二、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

1、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提高,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中国是劳动力丰富的大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这就形成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在这些行业,劳动力优势明显。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制度不健全。当发达国家强制我国实行国际劳工标准时,企业必须改善工人福利水平,完善职工的保障制度。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优势,造成出口量减少,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小。

2、对于我国多数出口相关企业来说,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一般很难达到,即使是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一般也很难完全达到。企业如果通不过劳工标准认证,产品就不能进入进口国市场或者本国供应商资格被取消,这会对我国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劳工标准认证时间一般比较长。在认证期间,企业的出口也会受阻,不仅使企业的利润降低,对我国外贸出口规模也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3、过高的劳工标准对我国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若企业被强制实行较高的国际劳工标准时,将不得不改善个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工资,使劳动力优势变为劣势,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减小生产规模,利润萎缩,这时企业不断解雇部分职工,以缩减开支,进而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总的来说,过高的劳工标准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4、劳工标准对我国吸引外资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步伐

较快,廉价的劳动力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当劳工标准提高后,劳动力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能会丧失或变成劣势。因此,对外资的吸引力降低,一些合资企业达不到劳工标准,产品出口受阻。同时跨国公司也会担心部分承包商达不到标准而不愿来中国投资,这对中国吸引外资将会产生消极作用。另一方面外资在我国投资的不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先进的专利技术和设备,对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有积极推动作用,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随着劳工标准的提高外商投资规模缩减甚至可能撒资,我国将无法获得上述优势,时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自面影响。

5、削弱了我国消化过剩产能的能力。中国政府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来完成。较高的投资增长率导致了一些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国内消费需求却增长缓慢。因此,必然要靠出口来削减过剩的产能。当存在较高的劳工标准时,这些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达不到社会责任标准的。被禁止出口,影响了出口消化这些过剩产能的能力。

6、劳工标准会加大我国不同阶层和地区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劳工标准的提高,削弱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这些劳动力一般都是素质比较低的基层工人,使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而素质较高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不会面临失业危险,这就加大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外贸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劳工标准对沿海城市的就业影响较大,进而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则不十分明显,这样就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地区性不平衡。

(二)正面影响

1、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虽然国际劳工标准一般很难荻取认证。但如果荻取认证,企业可以突破国外壁垒,产品可以被更多的国家认可。虽然短期内产品价格会有所提高,长期内随着出口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仍可获取规模经济,成本会有所下降,价格也会有一定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当企业适应了新的劳工标准后,工人的社会福利改善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整体环境改善,这必将为企业吸引外资提,供有利条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的社会责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劳工的人权得到保护。劳工标准提高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受到广泛关注,企业为了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不得不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高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以及重新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表以适应较高的劳工标准。这不仅使工人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也使工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同时也维护了人类道义。

3、提高劳工标准有利于企业加速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劳工标准实施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很难保持。因此,劳工标准的提高促进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要素组合,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使企业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4、有利于维护国际竞争秩序,避免企业利用价格优势进行恶性竞争。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使厂商利用生产要素成本低来获得价格方面的优势。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利用低劳工标准压低劳动力成本,使产品的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引发了不少发达国家反倾销的职责,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竞争秩序。劳工标准提高后,工人工资提高,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最终将接近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责的几率,也避免了企业利用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

5、从宏观上讲,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人权关注的呼声日益高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呼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劳工标准的提高将给我国政府和外贸企业施加巨大压力,使政府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加快改善劳动条件及劳工待遇。使人权得到基本维护,这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中,劳工标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因此中国应该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1、中国对WTO劳工标准应持有正确的态度。劳工标准具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与国际贸易挂钩的角度看,劳工标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的工具,因此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反对劳工标准作为一种社会壁垒纳入多边谈判体制。但是从劳工标准本身来看,其实质是维护工人的基本利益,是为人阶级服务的。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工标准与国际接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能盲目反对,也不能盲目接受,要辨证地对待劳工标准问题。

2、完善我国劳工法律法规,不断改善劳工条件。目前我国劳工立法尚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尚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鉴于我国在劳工立法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应该认真研究国际劳工标准的新动态,完善劳工立法。改善劳工状况,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与国际劳工标准相一致的国内劳工标准。同时要把《劳动法》落到实处,强化其执行机制,真正做到改善本国劳工状况,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3、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与合作。首先,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积极反对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采取共同措施制止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当成贸易保护的工具,争取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另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在标准的内容与实施方式上达成一致,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安排;允许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采取逐步标准化的安排。增进交往缓解矛盾,促进劳工标准发挥有利的作用,提高发展中国家整体竞争力。

4、企业应积极应对,改革创新。中国的劳工状况归根到底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加入WTO后,企业应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摆脱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上过度竞争,贸易摩擦增多的局面,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取优势。此外,实施主动灵活的谈判策略,加快制定国际劳工标准预警机制,避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5、政府行业协会应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一方面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必要的责任认证,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取缔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严惩违反劳工标准的行为,加大现有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行业协会应积极协助企业理解劳工标准,并参照SA8000标准及其他国家的劳工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工标准,争取在国际谈判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四、结束语

劳工标准问题由来已久,能否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争议一时难以停息,国际劳工标准被纳入新一轮国际多边贸易谈判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扭转这一历史潮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应对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同时,还应参与到国际劳工标准制定中来,制定大量符合各国国情的国际劳工标准,维护世界各国在贸易中的平等地位。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