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敏

摘要:实践型师资培养是保险专业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本科院校应注重加强实践性师资培养,促进学校与保险公司的横向交流,教师也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型师资 保险专业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7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职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保险专业教师培养中忽视实践型师资培养是目前保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且影响到保险专业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型师资培养

西方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理解: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有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一是教学专业能力与知识;二是研究专业能力与知识;三是社会服务专业与知识。这其中无论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由此可知,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实践型师资是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并担负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责的师资。实践型师资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自身具有较强的堪为人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二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职责。

二、实践型师资培养对于保险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1.实践型师资培养是提高保险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保险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是保险专业的生命,这就对本科院校保险专业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保险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更需要加强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实践型师资的培养是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但现有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师一般是从博士毕业招聘而来,他们从高校的学生到高校的保险教师,而且,本科院校在引进教师时往往强调的都是学历、科研和职称条件,很少有考虑实践经历的,因此招聘的大多是理论型人才,绝大多数没有从事过保险实务工作,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所教内容与实际脱离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实践操作能力差。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需要老师的指导。实践课程由理论课教师兼任,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事实证明,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环节方面,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保险专业教师参加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实践型师资培养是提高保险教师研究能力的需要。保险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集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社会学、灾害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为一体,通过对保险的功能、保险经营管理、保险监管和保险业发展的综合研究,为保险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保险学科必须特别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说明保险研究离开了保险的实践需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高质量的科研水平和成果来源于高质量的专业实践。保险学科本身就是通过不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延伸和深化自身发展的。时至今日,保险学科依然还有许多重要的实践问题需要研究,需要运用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理论来解决。而这些需要本科院校教师去做大量的基于实践的应用性研究工作,所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师研究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4.实践型师资培养是加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任何本科院校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本科院校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保险学科需要实践人才,保险行业也特别需要善于业务经营、管理,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擅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科院校的保险专业以培养服务保险行业一线的、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保险行业需要的实践型保险人才是本科院校保险专业面临的迫切任务。但是,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满足保险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只有有了真正进入保险一线的实践经历,才能真切感受到实践与教学的差距,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了解保险市场及保险公司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充实提供可靠信息,提高教师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合保险行业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保险专业实践型师资培养的对策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的自我角色期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

1.本科院校应注重对保险专业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应把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师资培养任务来完成,从学校层面重视起来,在教师的引进、培养和考核等方面要注重实践型师资的培养。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科和专业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安排保险专业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以及保险公司的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以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实践训练的时间和要求可以按不同课程来定。同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考核机制,增加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业绩的考核,把教师到保险公司实践的情况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晋升、晋职、津贴、奖金挂钩,会充分调动实践教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实践性师资培养的常规性措施。实践型师资培养是保险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问题,可以鼓励保险专业教师到实务部门实践,但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首先,社会实践一定要经过院校主管部门的同意,要审查教师实践的内容是不是属于专业实践的范畴。其次,实践或参加社会活动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本职工作,依然要以本职工作为主,同时对于实践的成果要进行定期的考核。

2.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横向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保险专业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必须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与合作,否则,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应用性素质方面,难以取得与保险行业需要相匹配的效果。在保险公司实践中培养实践型师资,首先要实现和公司的“对接”,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本科院校要主动加强学校与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构筑校企合作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并创造条件,拓宽教师实践、合作、业务培训的渠道,鼓励教师到公司实践锻炼,面向公司经营,承担科研项目,主动开展社会服务,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本科院校与保险公司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工作,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教师积极开展实际应用方面的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更为方便地为保险专业教师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有利于学校直接参与保险公司实践的管理。教师必须了解、熟悉保险公司最基本的运行、经营、管理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本科院校需要针对保险专业的特点,大力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工作,为培养实践型师资提供有利条件。而且,教师如果能践行自己的科研成果,就能形成别人不具备的创新实践能力。这样,保险专业的教师不仅会提高科研水平,而且会在科研创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具备较强“产学研用”合作能力的人才,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可外聘在保险公司工作多年的具有实践经验的经理人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并通过听课或教研室交流,促进教师教学中实践部分知识的提高。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中,教师的岗位聘任、工资薪酬、福利待遇等都是与职称紧密挂钩的,院校教师普遍高度重视职称评定,而目前职称评定的条件又偏重于教学和科研学术等指标,导致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虽然渴望实践,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如果能把具有实践经验与学历学位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同等重要条件考虑,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目前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进修,访问学者交流,都是从高校到高校,很少有教师与实践部门访问交流或在职培训的规划和制度。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条件,主动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找到与实践结合的渠道。多到实务部门调研,多与实务部门的人结合成科研团队,增加教师与业界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沟通与互动,取长补短。

此外,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本科院校还应该建立保险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要根据教师的发展层次为教师提供阶段性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提升机制和渠道,帮助教师不断地发展自己。例如:对于助教级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需要他们对保险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有整体的了解。因此,他们必须通过公司实训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对于讲师级教师,要求其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保险专业相关行业动态和具体的职业技能;同时能够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保险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对于副教授级教师,应该能够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行业(职业)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对保险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总之,本科院校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为了适应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满足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也为了促进保险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各院校应切实抓好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有特色、应用能力强的实践型师资队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经贸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型师资培养途径与激励机制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2.李华.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略〔J〕.平原大学学报,2008(3)

3.任江海,李跃利.法学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

4.罗承.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9)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61)

(责编:贾伟)